、 第一章 绪论 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 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为饲料。饲料科是动物赖以生存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 在长期的畜牧业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理论与应用研 究,对动物生产需要的饲料及其营养价值(nutrient value)逐渐有了更科学、 更全面、更深化的认识,饲料的种类不断增加,新型饲料资源不断产生,饲料 的利用方式从传统的、经简单加工的单一使用发展到科学的、适宜加工的配合 利用,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并不断采取各种新的技术措施,生产出产品质 量高、营养更全价的饲料,现在,饲料工业己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更注重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不仅要求肉、奶、蛋等畜产品数量足够,而且要求质量更高,因此,动物饲用 的饲料正逐渐向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方向发展 饲料学(feed science)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 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关系。饲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 的发展,并且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它在发展畜牧业进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将愈来愈重要。 第一节国外饲料业发展概况 国外饲料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饲料业在近代和现代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从此带动了畜牧业乃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发展中 国家的饲料业有其独特之处,但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的饲料业代表着世界饲 料业的前进方向。 世界饲料业发展起步较晚。近200多年来,由于近代和现代动物营养和饲
1 第一章 绪 论 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 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为饲料。饲料是动物赖以生存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 在长期的畜牧业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理论与应用研 究,对动物生产需要的饲料及其营养价值(nutrient value)逐渐有了更科学、 更全面、更深化的认识,饲料的种类不断增加,新型饲料资源不断产生,饲料 的利用方式从传统的、经简单加工的单一使用发展到科学的、适宜加工的配合 利用,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并不断采取各种新的技术措施,生产出产品质 量高、营养更全价的饲料,现在,饲料工业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更注重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不仅要求肉、奶、蛋等畜产品数量足够,而且要求质量更高,因此,动物饲用 的饲料正逐渐向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方向发展。 饲料学(feed science)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 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关系。饲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 的发展,并且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它在发展畜牧业进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将愈来愈重要。 第一节 国外饲料业发展概况 国外饲料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饲料业在近代和现代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从此带动了畜牧业乃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发展中 国家的饲料业有其独特之处,但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的饲料业代表着世界饲 料业的前进方向。 世界饲料业发展起步较晚。近 200 多年来,由于近代和现代动物营养和饲
料科学在西方国家的迅速兴起,尤其是对饲料营养价值和饲养标准的研究推动 饲料工业、牧草业等蓬勃发展,使得饲料业迅速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饲料科 学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国外饲料业发展的萌芽阶段 19世纪0年代以前,是国外饲料业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饲料工业 还未起步,饲料业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此期间,许多科学家对饲料及 其营养价值、饲养标准的研究为以后饲料业的发展,尤其是饲料业的建立做了 大量的准备工作,创造了条件。早在18世纪以前,人类对饲料的营养价值就有 了感性的认识。如在罗马时代,普利尼就认识到了“适时收割的干草比成熟收 割的好”,并指出“改进饲养才能获得良好的家畜生产效益。”人类在进入18 世纪以后,随着动物营养实验科学的发展,加上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 推动才使饲料学发展有了质的飞跃。l807年,英国的Fordyce沁证实,需要给产 蛋鸡补充钙,从此开始了饲料矿物质营养的研究。l810年,德国科学家Thac 提出了“干草当量”体系,以此方法制订出了各种饲料的相对营养价值。1864 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与stohmann创建了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 在此基础上,1874年wof首次提出了以总消化养分为(TDN)为基础的饲养 标准。早期的饲料加工设备比较简单。在1900年以前,手杓铲是饲料加工厂使 用的基本混合工具,木桶是主要的产品贮存容器。1848年Chast制袋公司首次 加工出布袋,代替了木桶。有关机器设备的利用少见文献记载。在这个阶段, 人们对饲料的认识,尤其对饲料营养价值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畜牧业仅仅是一 项副业。饲喂畜禽所用的基本上是谷物精料或秸秆、饲草等粗饲料,饲养水平 非常低下。 二、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阶段 世界饲料业作为一门独立产业,是伴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动物 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饲料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外饲料工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饲料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一)世果饲料工业的开始1875年,John Barwell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天 基根市创建了Blatchford's全球第一家饲料厂,生产犊牛饲料,它的建立标志着 世界饲料工业的开始。但当时由于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特别是对饲料营养价值 评定的局限性,其饲料产品只考虑了干物质和可消化总养分(TDN)2项质量 指标。 (二)饲料工业的起步阶段从世界上第一家饲料厂建立到20世纪初期
2 料科学在西方国家的迅速兴起,尤其是对饲料营养价值和饲养标准的研究推动 饲料工业、牧草业等蓬勃发展,使得饲料业迅速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饲料科 学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国外饲料业发展的萌芽阶段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是国外饲料业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饲料工业 还未起步,饲料业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此期间,许多科学家对饲料及 其营养价值、饲养标准的研究为以后饲料业的发展,尤其是饲料业的建立做了 大量的准备工作,创造了条件。早在 18 世纪以前,人类对饲料的营养价值就有 了感性的认识。如在罗马时代,普利尼就认识到了“适时收割的干草比成熟收 割的好”,并指出“改进饲养才能获得良好的家畜生产效益。”人类在进入 18 世纪以后,随着动物营养实验科学的发展,加上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 推动才使饲料学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807 年,英国的 Fordyce 证实,需要给产 蛋鸡补充钙,从此开始了饲料矿物质营养的研究。1810 年,德国科学家 Thaer 提出了“干草当量”体系,以此方法制订出了各种饲料的相对营养价值。1864 年,德国 Weende 试验站的 Henneberg 与 stohmann 创建了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 在此基础上,1874 年 wolff 首次提出了以总消化养分为(TDN)为基础的饲养 标准。早期的饲料加工设备比较简单。在 1900 年以前,手杓铲是饲料加工厂使 用的基本混合工具,木桶是主要的产品贮存容器。1848 年 Chast 制袋公司首次 加工出布袋,代替了木桶。有关机器设备的利用少见文献记载。在这个阶段, 人们对饲料的认识,尤其对饲料营养价值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畜牧业仅仅是一 项副业。饲喂畜禽所用的基本上是谷物精料或秸秆、饲草等粗饲料,饲养水平 非常低下。 二、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阶段 世界饲料业作为一门独立产业,是伴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动物 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饲料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外饲料工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饲料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 4 个阶段。 (一)世界饲料工业的开始 1875 年,John Barwell 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沃 基根市创建了 Blatchford’s 全球第一家饲料厂,生产犊牛饲料,它的建立标志着 世界饲料工业的开始。但当时由于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特别是对饲料营养价值 评定的局限性,其饲料产品只考虑了干物质和可消化总养分(TDN)2 项质量 指标。 (二)饲料工业的起步阶段 从世界上第一家饲料厂建立到 20 世纪初期
是饲料工业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饲料加工设备不断出现。从19世纪0 年代欧洲研制出对辊式磨粉机开始,到1909年S.Hows公司制造出分批卧式 混合机,1g11年英雨的S2r有阴公司研制出笋一台商品制数机,以乃以后立 式混合机、糖蜜饲料制粒机的相继问世,标志着饲料加工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这一时期也是饲料原料种类逐渐得到开发和应用阶段。19世纪80年代,农民 还不知道利用麩皮、肉骨粉、棍籽饼铂作饲料,几乎完全依赖谷物和粗饲料饲 养畜禽。以后随着制粉、肉类、油料及其他加工业副产品饲用价值的认识,原 来不能被畜牧业利用的副产品相继被开发利用作了饲料。如1888年,玉米蛋白 粉在芝加哥广泛生产。1890年,肉骨粉被作为蛋白质补充料用于猪和鸡的饲粮 1890年以后,亚麻饼粉、首蓿粉、骨粉在畜窝生产上应用,1915年鱼粉被广☑ 销售。1922年美国首次生产大豆粕。1939年尿素被用作反乌家畜的合成蛋白质 来源。当今世界所用的主要大宗饲料原料在当时均被开发出来并得到了应用。 当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也十分活跃。898年Hcry将总消化养 分为基础的饲养标准修订为可消化总养分为基础的饲养标准。1894年Kun首 倡按能量直接衡量饲料的营养价值。此后,德国Kellner淀粉价以及北欧大麦 饲料单位、苏联燕麦单位和美国的Aralsby的净能体系相继问世,维生素、微 量元素、矿物质的研究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自从1912年波兰化学家Fuk在 谷壳中发现了维生素B1、1913年美国学者在鱼肝油和奶油中发现了维生素A 以来,在20世纪30至40年代大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相继被发现 并被合成。1925年,美国学者Hart等人研究表明,铁和铜同时使用才能治愈 大鼠的缺铁性贫血,1935年一些学者发现钴是瘤胃活动的必需物质,1937年发 现锰可以防止家禽飞节病,从此畜禽微量元素研究逐渐深入。氨基酸的研究也 取得了一些进展。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理想蛋白质的概念并建立了饲料中氨 基酸的微生物分析法,50年代提出了化学分析法,为以后的定量评定饲料的蛋 白质营养价值提供了手段。1944年,美国科学院全国研究理事会(NRC)制订 了一系列畜禽饲词养标准,并且10年修订一次,现被共认是当今制订词料配方的 基础。所有这些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都有力地支持了饲料工业的发展 但在这一时期,虽然有一些专营饲料生产销售的饲料厂出现,多数饲料工业仍 是农场的副业,以农场主经营为主,生产饲料多用于自养的畜禽,生产规模小, 品种较单一,生立的饲料还不能满足畜禽的营养要求,生产性能不高 (三)饲料工业的成长发展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养殖业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开始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国外饲料工业开 始从农场中分离出来,饲料工业不再是一项副业,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产业 进入成长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冷却机、颗粒膨化机,集调质、喂料以及分
3 是饲料工业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饲料加工设备不断出现。从 19 世纪 70 年代欧洲研制出对辊式磨粉机开始,到 1909 年 S.Howes 公司制造出分批卧式 混合机,1911 年英国的 Sizer 有限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商品制粒机,以及以后立 式混合机、糖蜜饲料制粒机的相继问世,标志着饲料加工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这一时期也是饲料原料种类逐渐得到开发和应用阶段。19 世纪 80 年代,农民 还不知道利用麸皮、肉骨粉、棉籽饼粕作饲料,几乎完全依赖谷物和粗饲料饲 养畜禽。以后随着制粉、肉类、油料及其他加工业副产品饲用价值的认识,原 来不能被畜牧业利用的副产品相继被开发利用作了饲料。如 1888 年,玉米蛋白 粉在芝加哥广泛生产。1890 年,肉骨粉被作为蛋白质补充料用于猪和鸡的饲粮。 1890 年以后,亚麻饼粉、苜蓿粉、骨粉在畜禽生产上应用,1915 年鱼粉被广泛 销售。1922 年美国首次生产大豆粕。1939 年尿素被用作反刍家畜的合成蛋白质 来源。当今世界所用的主要大宗饲料原料在当时均被开发出来并得到了应用。 当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也十分活跃。1898 年 Henry 将总消化养 分为基础的饲养标准修订为可消化总养分为基础的饲养标准。1894 年 Kuhn 首 倡按能量直接衡量饲料的营养价值。此后,德国 Kellner 淀粉价以及北欧大麦 饲料单位、苏联燕麦单位和美国的 Aralsby 的净能体系相继问世,维生素、微 量元素、矿物质的研究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自从 1912 年波兰化学家 Funk 在 谷壳中发现了维生素 B1、1913 年美国学者在鱼肝油和奶油中发现了维生素 A 以来,在 20 世纪 30 至 40 年代大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相继被发现 并被合成。1925 年,美国学者 Hart 等人研究表明,铁和铜同时使用才能治愈 大鼠的缺铁性贫血,1935 年一些学者发现钴是瘤胃活动的必需物质,1937 年发 现锰可以防止家禽飞节病,从此畜禽微量元素研究逐渐深入。氨基酸的研究也 取得了一些进展。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了理想蛋白质的概念并建立了饲料中氨 基酸的微生物分析法,50 年代提出了化学分析法,为以后的定量评定饲料的蛋 白质营养价值提供了手段。1944 年,美国科学院全国研究理事会(NRC)制订 了一系列畜禽饲养标准,并且 10 年修订一次,现被共认是当今制订饲料配方的 基础。所有这些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都有力地支持了饲料工业的发展。 但在这一时期,虽然有一些专营饲料生产销售的饲料厂出现,多数饲料工业仍 是农场的副业,以农场主经营为主,生产饲料多用于自养的畜禽,生产规模小, 品种较单一,生产的饲料还不能满足畜禽的营养要求,生产性能不高。 (三)饲料工业的成长发展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养殖业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开始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国外饲料工业开 始从农场中分离出来,饲料工业不再是一项副业,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产业, 进入成长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冷却机、颗粒膨化机,集调质、喂料以及分
别或混合添加糖蜜、脂肪的多功能混合机问世。由于饲料机械制造业、加工业 的不断发展,饲料工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豆粕、鱼粉成为主要的蛋白质饲 料。脂肪被作为能量饲料使用,并且配制出高能量的肉仔鸡饲粮。为了控制酸 败,在脂肪中加入抗氧化剂。正明了在配制饲料时,蛋白能量出的重要性。研 究出反刍动物净能体系。激素被用在牛的饲料中用于促进增重。饲料营养添加 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非营养性添加剂合成抗生素和合成抗菌素类 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饲料产品的质量和畜禽的生产性能。1950年,美 国配合饲料z量已大2600多万t,日本1960一1970年西配合饲料产量由2433万 t增加到1499.7万t。60年代,美国的饲料工业进入全国最大的20个工业部门 之列。 (四)现代化的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动物科学和临 料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电脑配方和自动化管理的引入,和酶制剂、酸化剂等 新型饲料添加剂的不新研制和应用于生产,使技术含量高的浓缩饲料和预混料 增长迅速,国外饲料工业进入现代化的稳定发展时期。在美国、德国、英国等 经济发达国家,向料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已成为与电子计算 机工业等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位于工业部门经济的前10位。现代的饲料加工 机械设备集闭,可提供粉碎机、计算机控制配料科系统、批量式混合机、颗粒机 等系列配套设备。大型饲料厂自动化程度高,电脑自动取原料样品检验,并在 极短时间(2~3min)出查验结果,电脑自动控制配、卸料。饲料加工企业生 产规模日益扩大, 一体化企业逐渐成为主流。2001年全球工业化饲料总量接近 6亿t,但80%以上是由不到3500家饲料加工厂生产的。如美国工业饲料生产 量为1.5亿t,其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t的公司就有3家,通过集团化提高饲 料生产能力和产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形成了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 场竟争中使饲料企业具有了很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以饲料企业为龙头的一体 化企业,将饲料原料生产、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等各个环节联接起来,减 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在市场树立了统一的 企业形象,为把企业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全美排名前10位的饲 料企业集团中,就有3家是一体化企业。发达国家的饲料生产企业都十分注重 高新枝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并且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如美国在食品饲料 行业中积极推行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 poit,HACCP),欧洲国家执行欧盟统一饲料标准。各国饲料业十分重视开发各 种饲料原料资源,并严格禁止使用被污染和不合格原料。为防止疯牛病(牛海 绵样脑病,BSE)和二慝英污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继采取措施,禁止所有 反刍动物的肉骨粉作反刍动物的饲料或所有动物的饲料,禁止被二英污染的
4 别或混合添加糖蜜、脂肪的多功能混合机问世。由于饲料机械制造业、加工业 的不断发展,饲料工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豆粕、鱼粉成为主要的蛋白质饲 料。脂肪被作为能量饲料使用,并且配制出高能量的肉仔鸡饲粮。为了控制酸 败,在脂肪中加入抗氧化剂。证明了在配制饲料时,蛋白能量比的重要性。研 究出反刍动物净能体系。激素被用在牛的饲料中用于促进增重。饲料营养添加 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非营养性添加剂合成抗生素和合成抗菌素类 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饲料产品的质量和畜禽的生产性能。1950 年,美 国配合饲料产量已达 2600 多万 t,日本 1960~1970 年配合饲料产量由 243.3 万 t 增加到 1499.7 万 t。60 年代,美国的饲料工业进入全国最大的 20 个工业部门 之列。 (四)现代化的稳定发展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于动物科学和饲 料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电脑配方和自动化管理的引入,和酶制剂、酸化剂等 新型饲料添加剂的不断研制和应用于生产,使技术含量高的浓缩饲料和预混料 增长迅速,国外饲料工业进入现代化的稳定发展时期。在美国、德国、英国等 经济发达国家,饲料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已成为与电子计算 机工业等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位于工业部门经济的前 10 位。现代的饲料加工 机械设备集团,可提供粉碎机、计算机控制配料系统、批量式混合机、颗粒机 等系列配套设备。大型饲料厂自动化程度高,电脑自动取原料样品检验,并在 极短时间(2~3min)出查验结果,电脑自动控制配、卸料。饲料加工企业生 产规模日益扩大,一体化企业逐渐成为主流。2001 年全球工业化饲料总量接近 6 亿 t,但 80%以上是由不到 3500 家饲料加工厂生产的。如美国工业饲料生产 量为 1.5 亿 t,其生产能力超过 1000 万 t 的公司就有 3 家,通过集团化提高饲 料生产能力和产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形成了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使饲料企业具有了很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以饲料企业为龙头的一体 化企业,将饲料原料生产、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等各个环节联接起来,减 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在市场树立了统一的 企业形象,为把企业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全美排名前 10 位的饲 料企业集团中,就有 3 家是一体化企业。发达国家的饲料生产企业都十分注重 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并且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如美国在食品饲料 行业中积极推 行危害分 析及关键 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欧洲国家执行欧盟统一饲料标准。各国饲料业十分重视开发各 种饲料原料资源,并严格禁止使用被污染和不合格原料。为防止疯牛病(牛海 绵样脑病,BSE)和二口恶 英污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继采取措施,禁止所有 反刍动物的肉骨粉作反刍动物的饲料或所有动物的饲料,禁止被二口恶英污染的
饲料作原料。由于抗生素所引起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及激素类药物所引起的副 作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应运而生,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在这一阶哥,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研究讲一步深化,许多国家相继提出 了评定反刍动物饲料理想蛋白质及蛋白质需要量新体系,反刍动物的饲养标准 现已采用蛋白质新体系。猪、禽等单胃动物的理想氨基酸模式、畜禽营养调控、 饲料营养物质生物学效价的研究日益深入,用可消化氨基酸配制饲粮应用于实 践。信息技术在饲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同遗传 学、育种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等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嫁接进一步 加强。 三、牧草和粗饲料的生产和利用是世界饲料业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饲料业中,与饲料工业同步发展的牧草业和其他粗饲料利用也获得 了长足的进步。 畜产品构成中,牛羊肉和奶类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就决定了草食家畜在世 界畜牧业的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牧草的种植和秸秆等粗饲料资源的 利用在饲料业中举足轻重。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无疑走精料、牧草、粗饲料 三结合的道路是解决世界饲料问题的根本途径。根据2000年的数字,世界肉类 产品的结构比例为:猪肉占39.00%,牛肉占25.80%,羊肉4.80%,禽肉28.50%, 其他肉类1.90%,奶类人均占有量93.64kg。畜牧业发达的美国,猪、牛、羊 禽肉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2.7%、32.7%、0.3%和43.8%,奶类人均269.37kg,同 年法国上述肉类和奶类所占比例依次为36.4%、25.0%、2.2%、31.8%和432.49g 发展草食家畜和奶类虽然需要相当比例的精料,但这些畜产品主要由牧草和秸 秆转化。在单胃畜禽的配合饲料中,紫花苜着草粉等草产品正成为重要的原料 之一,并正对牧草在单胃畜禽中的营养调控进行深入的研究。据统计,世界畜 产品由青草转化的平均占55%,其中美国约占74%,西德、法国占60%,澳大 利亚占90%,新西兰占100%。1995年美国以占耕地面积9.5%的面积种植首蓿 和三叶草等优质牧草,紫花首蓿面积己达2023万hm2,人工草场占草场总面彩 的102%,其草粉、草捆、草颗粒除满足本国需要外,每年向日本、南韩等国 家大量出口。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饲料来源之一。全世界秸秆年产量 约29亿t,其中玉米陆占35%,小麦秸占21%,稻草占19%,大麦秸占10% 黑麦秸占2%,燕麦秸占3%,谷草占5%,高粱秸占5%。秸秆的碱化、青贮、 氨化、压块等技术及其作用机理自20世纪初以来逐渐普及,某些产品进入了商 业化生产阶段。在秸秆养牛方面,印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大量利用秸利 发展肉牛和水牛,解决了饲料粮不足问题。这些饲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
5 饲料作原料。由于抗生素所引起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及激素类药物所引起的副 作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应运而生,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在这一阶段,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许多国家相继提出 了评定反刍动物饲料理想蛋白质及蛋白质需要量新体系,反刍动物的饲养标准 现已采用蛋白质新体系。猪、禽等单胃动物的理想氨基酸模式、畜禽营养调控、 饲料营养物质生物学效价的研究日益深入,用可消化氨基酸配制饲粮应用于实 践。信息技术在饲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同遗传 学、育种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等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嫁接进一步 加强。 三、牧草和粗饲料的生产和利用是世界饲料业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饲料业中,与饲料工业同步发展的牧草业和其他粗饲料利用也获得 了长足的进步。 畜产品构成中,牛羊肉和奶类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就决定了草食家畜在世 界畜牧业的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牧草的种植和秸秆等粗饲料资源的 利用在饲料业中举足轻重。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无疑走精料、牧草、粗饲料 三结合的道路是解决世界饲料问题的根本途径。根据 2000 年的数字,世界肉类 产品的结构比例为:猪肉占 39.00%,牛肉占 25.80%,羊肉 4.80%,禽肉 28.50%, 其他肉类 1.90%,奶类人均占有量 93.64kg。畜牧业发达的美国,猪、牛、羊、 禽肉所占的比例依次为 22.7%、32.7%、0.3%和 43.8%,奶类人均 269.37kg,同 年法国上述肉类和奶类所占比例依次为 36.4%、25.0%、2.2%、31.8%和 432.49kg。 发展草食家畜和奶类虽然需要相当比例的精料,但这些畜产品主要由牧草和秸 秆转化。在单胃畜禽的配合饲料中,紫花苜蓿草粉等草产品正成为重要的原料 之一,并正对牧草在单胃畜禽中的营养调控进行深入的研究。据统计,世界畜 产品由青草转化的平均占 55%,其中美国约占 74%,西德、法国占 60%,澳大 利亚占 90%,新西兰占 100%。1995 年美国以占耕地面积 9.5%的面积种植苜蓿 和三叶草等优质牧草,紫花苜蓿面积已达 2023 万 hm2,人工草场占草场总面积 的 10.2%,其草粉、草捆、草颗粒除满足本国需要外,每年向日本、南韩等国 家大量出口。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饲料来源之一。全世界秸秆年产量 约 29 亿 t,其中玉米秸占 35%,小麦秸占 21%,稻草占 19%,大麦秸占 10%, 黑麦秸占 2%,燕麦秸占 3%,谷草占 5%,高粱秸占 5%。秸秆的碱化、青贮、 氨化、压块等技术及其作用机理自 20 世纪初以来逐渐普及,某些产品进入了商 业化生产阶段。在秸秆养牛方面,印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大量利用秸秆 发展肉牛和水牛,解决了饲料粮不足问题。这些饲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