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6.机械运转速度的波动的危害: ① 运动副中产生附加的动压力(惯性力) 机械振动 降低机械的寿命、效率和工作可靠性 7.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采取措施把机械运 转速度波动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以减小 其产生的不良影响,称为机械速度波动的 机械设计基础 调节
6.机械运转速度的波动的危害: ① 运动副中产生附加的动压力(惯性力) ② 机械振动 ③ 降低机械的寿命、效率和工作可靠性 7.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采取措施把机械运 转速度波动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以减小 其产生的不良影响,称为机械速度波动的 调节。 §7-1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7-1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一、周期性速度波动 1.周期性速度波动: 当外力作周期性变 化时,机械主轴的 角速度也作周期性 的变化,如图7-1 虚线所示。机械的 这种有规律的、周 期性的速度变化称 机械设计基础 为周期性速度波动。 图7-1周期性速度波动
一、周期性速度波动 1. 周期性速度波动: 当外力作周期性变 化时,机械主轴的 角速度也作周期性 的变化,如图7-1 虚线所示。机械的 这种有规律的、周 期性的速度变化称 为周期性速度波动。 §7-1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7-1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2.周期性速度波动的重要特征:在一个整周期中,驱动力所 作的输入功与阻力所作的输出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周期中 的某段时间内,输人功与输出功却是不相等的(如图所 示),因而出现速度的波动。 3.调节方法: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常用方法是在机械中加 上一个转动惯量很大的回转件一一飞轮。 飞轮平衡原理:盈功时飞轮转速略增并将多余的功以动能 的形式储存起来,使机械的速度上升较慢;亏功时飞轮转 速略减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以补充驱动力功的不足, 使机械的速度下降较慢;从而把速度波动控制在允许的范 机械设计基 围内。图7-1中实线为安装飞轮调节后的速度曲线
2.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重要特征:在一个整周期中,驱动力所 作的输入功与阻力所作的输出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周期中 的某段时间内,输人功与输出功却是不相等的(如图所 示),因而出现速度的波动。 3. 调节方法: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常用方法是在机械中加 上一个转动惯量很大的回转件——飞轮。 n 飞轮平衡原理:盈功时飞轮转速略增并将多余的功以动能 的形式储存起来,使机械的速度上升较慢;亏功时飞轮转 速略减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以补充驱动力功的不足, 使机械的速度下降较慢;从而把速度波动控制在允许的范 围内。图7-1中实线为安装飞轮调节后的速度曲线。 §7-1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7-1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1.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在机械运转过程中,由于机械驱 动力或阻力的不规则变化等原因使机械动能的平衡关 系遭到破坏,因而使机械的运转速度发生不规则的随 机变化。 2.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危害:如果输入功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总是大于输出功,则机械运转速度将不断升高, 直至超越机械强度所容许的极限转速而导致机械损坏; 机械设计基 反之,如输入功总是小于输出功,则机械运转速度将 不断下降,直至停车。 础
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1.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在机械运转过程中,由于机械驱 动力或阻力的不规则变化等原因使机械动能的平衡关 系遭到破坏,因而使机械的运转速度发生不规则的随 机变化。 2.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危害:如果输入功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总是大于输出功,则机械运转速度将不断升高, 直至超越机械强度所容许的极限转速而导致机械损坏; 反之,如输入功总是小于输出功,则机械运转速度将 不断下降,直至停车。 §7-1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