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 1860年Von Rokitansky首先描述子宫内膜异位症 主要有以下3种学说,任何一种学说都不能完全 解释内异症的所有方面
[发病机制] 第二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860年Von Rokitansky首先描述子宫内膜异位症 主要有以下3种学说,任何一种学说都不能完全 解释内异症的所有方面 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
第二大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种植学说] 1921年首次提出该学说(Sampson). 异位的内膜来源于子宫内膜组织, 这些组织转移宫腔以外的部位, 并种植和生长
[种植学说] 1921年首次提出该学说(Sampson) 异位的内膜来源于子宫内膜组织, 这些组织转移宫腔以外的部位, 并种植和生长。 第二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第三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经血逆流 经期时,妇女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 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 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 Sampson,1921 部分月经逆向流动进入腹腔
(1)经血逆流 经期时,妇女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 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 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 第二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Sampson,1921
第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2) 医源性种植 剖宫产术后继发腹壁切口内异症或 阴道分娩后会阴切口处出现内异症, 可能是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
(2) 医源性种植 剖宫产术后继发腹壁切口内异症或 阴道分娩后会阴切口处出现内异症, 可能是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 第二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第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3)淋巴及静脉播散 有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 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 兰三供 输尿管 肠 鼻 监
(3)淋巴及静脉播散 第二十四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有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 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