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系列教 目录 第一章导论 关于本书各章的简介… 1.变量的测度等级 …(2) 2.本书所介绍的分析方法的概述…………… ………(4) 3.本书介绍的统计方法的分类框架 ………(5) 、在应用统计的研究中,要以研究方法论为指导… (8) 1.理论、观察、统计之间的关系 (8) 2.统计研究中的常见谬误… (10) 3.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模型…… ……………(13) 4.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 14 5.真理性的检验与统计检验 ………(14) 第二章多元线性回归 (17 变量的关系和回归的任务 (18 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0)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0) .一元回归系数的意义… ………(22)
3.变量变换 4.最小二乘估计的统计性质…… (25) 5.模型的假设条件… (2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9)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29) 2.回归平面和回归系数的意义 ………(30) 3.一般回归模型…… (32) 4.多元回归模型估计的统计推断 …(33) 四、方程的解释能力 ……………………(34) 1.确定系数R2 (34) 2.调整的确定系数R2d (36) 3.多元相关系数R ……………(36) 4.偏确定系数……… (37) 5.偏相关系数 (40) 6.方差分析 五、回归方程的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推断统计……… ……(41) 1.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3.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43) 4.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原因 …(44) 六、标准化回归系数…………………… ……(44) 七、回归预测的区间估计……………………………………(45 1.Y0的区间估计… 2.Y0的预测………… 八、多重共线性及其解决方法 …(49 1.多重共线性的含义及其影响… ……………(49) 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3.补救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办法……… (51) 4.最优回归方程的选择… 九、虚拟变量的应用… ……(55) 1.虚拟变量的建立… 2.虚拟变量回归系数的意义 …(57) 3.采用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的检验
4.其他形式的分类变量编码和应用 (63) 附录关于 SPSS for Windows进行回归分析的有关操作 …(68) 1.SPSS基本操作 (68) 2.线性回归的基本操作……………………… 3.回归分析假设条件的检查 4.其他回归分析指标输出 (79) 5.要求SPSS输出偏回归系数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并计算矩 阵C 6.将SSS回归结果存成新变量 第三章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原理 1.因子分析模型…… (88) 2.因子分析中的有关概念 3.因子分析的步骤 、求解初始因子 1.主成分分析法 2.公因子分析法 3.因子求解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01) 解释因子 (102) 1.正交旋转方法 2.斜交旋转方法… (105) 3.旋转方法的选择 (107) 4.解释因子… (107) 四、因子值及其应用 (109) 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111) Extraction对话框 …(112) 2. Rotation对话框 …………(112) 3. Factor Scores对话框……………… (113) 4. Descriptive对话框 …(113 5. Options对话框… ……(114) 第四章聚类分析 (117 聚类分析的主要步骤 .···+··· 选择变量 ……(1l8)
2.计算相似性 3.聚类 4.聚类结果的解释和证实……… ……………………(119) 、相似性测度………… (119) 1.相关测度… 2.距离测度 121) 3.关联测度… 122) 4.数据的标准化问题… ………………(124) 、聚类方法 (125) 1.层次聚类法……(125) 2.迭代聚类法…36) 3.分类数的确定 ……(138) 4.聚类方法的选择……… (140) 四、聚类结果的解释和证实 …………………………………(140) 五、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142) 1. Hierarchical Cluster ……(142) 2. k-means Cluster (143) 第五章通径分析 …………(145) 引言 ……………(145) 二、通径模型的设置… (147) 三、递归通径模型与非递归通径模型 (148) 1.递归通径模型 …(148) 2.非递归通径模型 ……………(149) 3.递归通径模型分析的假设条件 ……(152) 四、分解简单回归系数的通径分析………………………………(152) 1.计算一个变量对最终反应变量( ultimate response variable 的各种影响 …(153) 2.以不同通径传递的间接影响……… 3.在控制某些变量的条件下的总影响的分解工作 4.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通径系数…………… (156) 5.用列表法报告各种影响作用分解……………(157) 五、分解简单相关系数的通径分析 ……(159) 六、通径模型的调试与检验… …………(165)
1.通径模型的调试 …(166) 2.通径模型的识别 (168) 3.对过度识别的通径模型的整体检验方法…………………(171) 第六章 logistic回归 (177) 、从多元线性回归到 logistic回归 ………(178) 1.多元线性回归中使用定性因变量严重违反本身假设条件……(178) 2.线性概率模型及其问题 ………………………(180) 三、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181) 1. logistic函数及其性质……… (182) 2. logistic回归模型因变量的不同形式…… (185) 四、 logistic回归系数的意义……… 1.以 logit p方程的线性表达式来解释回归系数 (188) 2.以发生比a的指数表达式来解释回归系数……………(190) 3.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 …(192) 4.标准化的 logistic回归系数 五、 logistic模型各参数估计的评价及统计检验 …(194) 1.对于整体模型的检验………………………………(194) 2.回归系数的检验 …………………(196) 3.系数子集的联合假设检验 (197) 六、示范例题 ……(198) 1.对两个自变量同时纳入模型进行回归 ……(199) 2.两个自变量并加上交互作用项的回归 …………………(203) 3.自变量组分步纳入的回归…………………………(205 4.自动选择显著自变量的分析… 209) 第七章对数线性模型 (215 从常规交互表分析到对数线性模型分析………… 1.传统交互表分析的缺点……… (216) 2.对数线性模型的发展 、对数线性模型的基本原理-……… ……(218) 1.例1分析模型的背景情况 (218) 2.交互表单元频数的对数线性模型化 (220) 3.对数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值的理解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