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力资源的先天同质与后天差异 先天同质 后天差异
1.2 人力资源的先天同质与后天差异 ◼ 先天同质 ◼ 后天差异
1.2.1先天同质 人的先天能力个体之间有差别,但根据 大数法则,人的能力的分布在群体、国 家和地区之间大体相同* ■古典经济学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 力资源,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是同 质的,因而将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的积 累上
1.2.1 先天同质 ◼ 人的先天能力个体之间有差别,但根据 大数法则,人的能力的分布在群体、国 家和地区之间大体相同* ◼ 古典经济学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 力资源,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是同 质的,因而将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的积 累上
1.22后天差异 ■劳动力不同质(力量、技能等质量指标 不一样),差别由后天造成 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医疗保健和营 养、教育和培训等获得* 获得后天能力必须支付成本,进行人力 投资*
1.2.2 后天差异 ◼ 劳动力不同质(力量、技能等质量指标 不一样),差别由后天造成 ◼ 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医疗保健和营 养、教育和培训等获得* ◼ 获得后天能力必须支付成本,进行人力 投资*
1.3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960s以来,发展经济学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 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 经济绩效的不同 ■余值增长率的分析 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教育产业 结论
1.3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1960s以来,发展经济学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 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 经济绩效的不同 ◼ 余值增长率的分析 ◼ 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教育产业 ◼ 结论
1.3.1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 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1940-1960s期间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 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舒尔茨认为主要原因在人力资源的差异, 日本和西欧的高素质人力瓷源在战争中 保存,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低, 所以外资利用效果不同*
1.3.1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 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 1940-1960s期间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 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 舒尔茨认为主要原因在人力资源的差异, 日本和西欧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战争中 保存,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低, 所以外资利用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