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最早的光谱分析 19世纪中叶,本生( Bunsen)和基尔霍夫( Kirchhoff), 把N放入本生灯(煤气灯,这种灯不会产生明亮的光谱背景) 中去烧,10-6mg(当时的天平无法称出),D双线很强。 他用夫琅和费线演示这个效应,指出夫琅和费光谱中的D 双线是太阳外围较冷的钠原子对太阳内层发射的连续光谱吸 收的结果。基尔霍夫还指出,物质吸收其本身发射的相 同波长的光线
(4) 最早的光谱分析 19世纪中叶,本生( Bunsen )和基尔霍夫(Kirchhoff), 把Na放入本生灯(煤气灯,这种灯不会产生明亮的光谱背景) 中去烧,10-6 mg(当时的天平无法称出),D双线很强。 他用夫琅和费线演示这个效应,指出夫琅和费光谱中的D 双线是太阳外围较冷的钠原子对太阳内层发射的连续光谱吸 收的结果。基尔霍夫还指出,物质吸收其本身发射的相 同波长的光线
(5)火花激发光源的发现 1835年惠斯通 Wheatstone)观察到火花激发 的光谱,他指出,可以根据火花光谱中的谱线来 鉴定金属。随后,原子光谱的许多分析应用使用 了电孤或火花来激发,产生了原子光谱分析,逐 淅形成现代电弧和火花激发技术的基础
(5) 火花激发光源的发现 1835年惠斯通(Wheatstone)观察到火花激发 的光谱,他指出,可以根据火花光谱中的谱线来 鉴定金属。随后,原子光谱的许多分析应用使用 了电弧或火花来激发,产生了原子光谱分析,逐 渐形成现代电弧和火花激发技术的基础
3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1.物质或样品由哪些元素组成,即定性分析。 2.各元素含量有多少,即定量分析。 (1)原子光谱分析基础 a.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光谱; b.原子光谱是原子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c.原子光谱分析的本质是通过光谱信号的检测建立谱线 强度与待测组分合量的函数关糸; d.主要研究光谱线的两个特征物理量:波长与光强; f.波长是单个光量子能量的体现(ε=hc/λ),宅是原 子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g.强度(光强)是光量子群体能量的反映,是原子光谱 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1. 物质或样品由哪些元素组成 ,即定性分析。 2. 各元素含量有多少,即 定量分析。 (1) 原子光谱分析基础 a. 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光谱; b. 原子光谱是原子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c. 原子光谱分析的本质是通过光谱信号的检测建立谱线 强度与待测组分含量的函数关系; d. 主要研究光谱线的两个特征物理量:波长与光强; f. 波长是单个光量子能量的体现(ε=hc /λ),它是原 子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g. 强度(光强)是光量子群体能量的反映,是原子光谱 定量分析的依据
(2)原子光谱分析方法分类 分类依据:光源或激发性质和测量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火烙、电孤、火花、等 离子体放电等) ·原子吸收光谱(火焰、石墨妒) 原子荧光光谱
(2)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分类 分类依据:光源或激发性质和测量原理 • 原子发射光谱(火焰、电弧、火花、等 离子体放电等) • 原子吸收光谱(火焰、石墨炉) • 原子荧光光谱
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检测器 光源 进样系统 光源 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检测器 分光系统 进样系统 原子化器 可省略 检测器 光源
三种原子光谱仪结构特征图 ❑ AES ❑ AAS ❑ AFS 原子化器、 光源 分光系统 检测器 进样系统 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分光系统 可省略 检测器 原子化器 检测器 光源 光源 进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