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2017-2018年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控 高三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2017年12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按要求填空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郴州旅舍》)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孟子强调了以苦难来磨练意志的重要性,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对比的手法同 样说明了这个道理的名句是:“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湖南岳阳楼的一组是() ①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凌空百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④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答案】1.(1)可堪孤馆闭春寒(《踏莎行》)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 1.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 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 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2.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 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 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 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 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 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 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
金山区 2017-2018 年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控 高三语文试卷 (时间 150 分钟,分值 150 分) 2017 年 12 月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按要求填空。 1. (1)___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________▪郴州旅舍》)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孟子强调了以苦难来磨练意志的重要性,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对比的手法同 样说明了这个道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湖南岳阳楼的一组是( ) ①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凌空百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 ④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答案】1. (1)可堪孤馆闭春寒(《踏莎行》)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 D 【解析】 1. 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 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 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2. 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 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 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 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 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 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 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
得不到分数。解题策略:一、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 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 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 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名句默 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 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 的原字 3.A选项说的是黄鹤楼;B选项虽然也是说的岳阳楼但是这个对联是说的范仲淹,用来指岳 阳楼建筑,不恰当:C选项说的是鹳雀楼:所以只能选择D选项。 点睛: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枝别具风姿的奇 葩。它语言精练,含义深刻,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常设 对联题,因为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衡量出考生语文素养 的高下。但是本题考査一改以往考査写作,另辟蹊径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査,可以说一种创 新型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要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又把文化常识融于其中,也考查了学 生对我国文化常识的了解和积累。所以在备考时我们不光要关注对联的知识,也要注意平时 生活中的积累。 、按要求选择。 4.2017年11月25日,“君子如兰:纪念白蕉诞辰110周年艺术特展”暨《白蕉文集》新书 发布活动在金山区博物馆举行,下列四句组成了一首绝句,对白蕉先生的画兰艺术给予了高 度评价。 ①许谁共论醉良宵②惊倒扬州郑板桥③万派归宗漾酒瓢④凭他笔挟东风转 按照绝句要求和评价内容,正确的排列次序应该是( A.④②①③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注:白蕉(1907-1969),本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金山张堰人,在近代中国画坛以 画兰为名,郑板桥(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擅画兰、竹、石、松、菊等 【答案】C 【解析】本题解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好本题必须对诗歌的格式有一定 的了解。绝句有严格的格律的要求,当然,在解答本题时也可以根据所给诗句的内容来思考 回答
得不到分数。解题策略:一、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 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 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 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名句默 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 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 的原字。 3. A 选项说的是黄鹤楼;B 选项虽然也是说的岳阳楼但是这个对联是说的范仲淹,用来指岳 阳楼建筑,不恰当;C 选项说的是鹳雀楼;所以只能选择 D 选项。 点睛: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枝别具风姿的奇 葩。它语言精练,含义深刻,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常设 对联题,因为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衡量出考生语文素养 的高下。但是本题考查一改以往考查写作,另辟蹊径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可以说一种创 新型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要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又把文化常识融于其中,也考查了学 生对我国文化常识的了解和积累。所以在备考时我们不光要关注对联的知识,也要注意平时 生活中的积累。 二、按要求选择。 4. 2017 年 11 月 25 日,“君子如兰:纪念白蕉诞辰 110 周年艺术特展”暨《白蕉文集》新书 发布活动在金山区博物馆举行,下列四句组成了一首绝句,对白蕉先生的画兰艺术给予了高 度评价。 ①许谁共论醉良宵 ②惊倒扬州郑板桥 ③万派归宗漾酒瓢 ④凭他笔挟东风转 按照绝句要求和评价内容,正确的排列次序应该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注:白蕉(1907-1969),本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金山张堰人,在近代中国画坛以 画兰为名,郑板桥(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擅画兰、竹、石、松、菊等。 【答案】C 【解析】本题解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好本题必须对诗歌的格式有一定 的了解。绝句有严格的格律的要求,当然,在解答本题时也可以根据所给诗句的内容来思考 回答
点睛: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古绝远在律诗岀现以前就 有了。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 (ze)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 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见。 第二部分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谈中国画的雅和俗 刘旦宅 ①雅和俗是相对而言的,昨天被当作是俗的东西,今天可能就是雅的东西了。六朝的清 瘦俊爽之美,是极雅致,充满文人气息的审美,一入唐就逐步改变了。盛唐的宫廷审美,崇 尚丰满肥腴,色彩浓艳厚重,与六朝相比,其俗是显而易见的。但久而久之,唐代的丰满肥 腴、秾装丽色被认为雅一一雍容华贵气质的典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盛唐宫廷贵妇那种寓 婀娜于肥腴的体态,确有妙不可言的雅状:唐马丰满壮实的造型,唐三彩或红白赭,或蓝白 赭,或红蓝白的色泽,毫无媚俗相。苏东坡对吴道子的推崇,可当绘画的极致,但独不能容 忍丝毫俗态,他把吴道子和王维作比较,在两人的画面前,他都爱不忍去,都有很高、很贴 切的赞语,但最后还是认为王维要高出一筹。原因是王维的画中有诗,画如其诗一样“清且 敦”。苏东坡已经点明了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 ②绘画上的提倡文化修养,树立雅的标准,在晩唐就有溢觞之兆,五代出现了明确的提 法。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把画分为四格,即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认逸格为第一位, 并声言:“画之逸格,最难其俦。”黄休复在一直被认为其绘画最高标准的“神”上,另立 更高于“神”的“逸”,无疑是评论界对雅的入画的认可和推崇。其实,“逸”和“神” 样,是技巧和精神的混合,不同的是“神”包含了画家的匠心以及画家本人情感思绪的流露, 但更多的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表现;而“逸”则完全敞开了画家本人的精神世界,是技巧和 画家(不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混合 ③因此,绘画上的雅、俗区别,是画家情调的雅、俗,表现在绘画情调中的雅、俗。北 宋宫廷画院,注意到画家文化修养的问题,画院试画多是带有诗意性的命题,著名的如“踏 花归来马蹄香”,画蝴蝶追逐马蹄者夺魁:又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画艄工横笛 卧舟尾者出奇制胜:再如“乱山藏古寺”,画荒山乱岭间飘然一幅以示藏寺之意者获褒。其
第二部分 阅读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谈中国画的雅和俗 刘旦宅 ①雅和俗是相对而言的,昨天被当作是俗的东西,今天可能就是雅的东西了。六朝的清 瘦俊爽之美,是极雅致,充满文人气息的审美,一入唐就逐步改变了。盛唐的宫廷审美,崇 尚丰满肥腴,色彩浓艳厚重,与六朝相比,其俗是显而易见的。但久而久之,唐代的丰满肥 腴、秾装丽色被认为雅—一雍容华贵气质的典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盛唐宫廷贵妇那种寓 婀娜于肥腴的体态,确有妙不可言的雅状;唐马丰满壮实的造型,唐三彩或红白赭,或蓝白 赭,或红蓝白的色泽,毫无媚俗相。苏东坡对吴道子的推崇,可当绘画的极致,但独不能容 忍丝毫俗态,他把吴道子和王维作比较,在两人的画面前,他都爱不忍去,都有很高、很贴 切的赞语,但最后还是认为王维要高出一筹。原因是王维的画中有诗,画如其诗一样“清且 敦”。苏东坡已经点明了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 ②绘画上的提倡文化修养,树立雅的标准,在晚唐就有溢觞之兆,五代出现了明确的提 法。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把画分为四格,即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认逸格为第一位, 并声言:“画之逸格,最难其俦。”黄休复在一直被认为其绘画最高标准的“神”上,另立 更高于“神”的“逸”,无疑是评论界对雅的入画的认可和推崇。其实,“逸”和“神”一 样,是技巧和精神的混合,不同的是“神”包含了画家的匠心以及画家本人情感思绪的流露, 但更多的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表现;而“逸”则完全敞开了画家本人的精神世界,是技巧和 画家(不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混合。 ③因此,绘画上的雅、俗区别,是画家情调的雅、俗,表现在绘画情调中的雅、俗。北 宋宫廷画院,注意到画家文化修养的问题,画院试画多是带有诗意性的命题,著名的如“踏 花归来马蹄香”,画蝴蝶追逐马蹄者夺魁;又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画艄工横笛 卧舟尾者出奇制胜;再如“乱山藏古寺”,画荒山乱岭间飘然一幅以示藏寺之意者获褒。其
实,这些命题画,只要在考题中略作婉转,即可不俗。然而,如此的不俗,与雅还有距 绘画的雅逸,在于画法,而不是题材,不是曲意求题材之工。元代的雅逸,是两来无法望其 项背的,这是绘画发展的因果关系,也说明了绘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元代趋雅, 完善雅化绘画的关键,是纳入书法笔法的画法上的根本性改革。据说,赵孟頫向钱选请教, 钱曰:“能作隶家。”这牵涉到笔墨的精神状态,也即画家精神状态的表现问题。不管此说 是后人杜撰还是真有其事,“隶”“利”之分,或曰“戾”“利”之分的焦点,是文人画和 画工画,其实质还是画的雅和俗。为什么明代称为第一院体画家的戴进,后人赞扬他画得出 色的同时,还要添一条读书少的尾巴,这种肯定中的否定,变际上是婉转的否定,否定他画 的要点是不能雅。唐寅的老师周臣自叹画不如其弟子时,说出了一个致命的原因:自己少唐 生胸中数千卷书耳!其中要点也是不能雅。周臣确有自知之明。俗话说:诸病可医,唯俗不 可医。话有点绝对,但说出了俗病是顽症。然而用猛药可能会有所收获,但俗和雅之间实在 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俗本身也有通俗和庸俗之分,但不管怎么说,俗总是属于初级阶段的东 西。但如能加上一个“大”字,而成大俗,就不再是初级阶段的东西而成为高级的了,于是 也就荣登了大雅之堂。齐白石本是木匠,其俗自不待言,他经努力,文化素养修炼得炉火纯 青,更因其大彻大悟,又加上老天爷帮忙得以登大寿,终于大器晚成,其雅亦不待言矣。他 的画有一种不修边幅的雅致,十分动人,这是悟性和勤奋的契合。假如周臣也奋起直追,也 读他个千卷书,或许其画会有所改观亦未可知 ④俗未必是坏,民间艺术,如杨柳青、桃花坞的年画,俗到底,土到家,民间风味十足, 同样可以达到生动的境界。只要有趣,但俗无妨,俗趣也是一种绘画趣味。俗有其大众化的 优势,它明朗、健康、土情俚风,不矫不饰,为大众所喜见乐闻,是可以发扬和提高的。历 来的雅艺术,都是从俗艺术中来的。 ⑤雅是艺术的尖端,所谓的象牙塔尖是也。塔身、塔尖是共存的,因此,雅和俗的艺术, 在社会中共存,是社会的共同艺术财富。“雅俗共赏”,不是指雅俗混杂的中间状的艺术, 而是指雅和俗两种审美层次同具审美价值,在审美的选择上是同等的,欣赏者可各择其爱, 评论也不能执一词而有所偏颇,创作者更应在各自的审美领域内尽情尽兴 (选自《书画艺术》 5.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6.第②段“不修边幅的雅致”在文中指的是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苏东坡对吴道子和王维两人的画都有很高的赞语,但认为王维的画比吴道子的画要高出
实,这些命题画,只要在考题中略作婉转,即可不俗。然而,如此的不俗,与雅还有距离。 绘画的雅逸,在于画法,而不是题材,不是曲意求题材之工。元代的雅逸,是两来无法望其 项背的,这是绘画发展的因果关系,也说明了绘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元代趋雅, 完善雅化绘画的关键,是纳入书法笔法的画法上的根本性改革。据说,赵孟頫向钱选请教, 钱曰:“能作隶家。”这牵涉到笔墨的精神状态,也即画家精神状态的表现问题。不管此说 是后人杜撰还是真有其事,“隶”“利”之分,或曰“戾”“利”之分的焦点,是文人画和 画工画,其实质还是画的雅和俗。为什么明代称为第一院体画家的戴进,后人赞扬他画得出 色的同时,还要添一条读书少的尾巴,这种肯定中的否定,变际上是婉转的否定,否定他画 的要点是不能雅。唐寅的老师周臣自叹画不如其弟子时,说出了一个致命的原因:自己少唐 生胸中数千卷书耳!其中要点也是不能雅。周臣确有自知之明。俗话说:诸病可医,唯俗不 可医。话有点绝对,但说出了俗病是顽症。然而用猛药可能会有所收获,但俗和雅之间实在 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俗本身也有通俗和庸俗之分,但不管怎么说,俗总是属于初级阶段的东 西。但如能加上一个“大”字,而成大俗,就不再是初级阶段的东西而成为高级的了,于是 也就荣登了大雅之堂。齐白石本是木匠,其俗自不待言,他经努力,文化素养修炼得炉火纯 青,更因其大彻大悟,又加上老天爷帮忙得以登大寿,终于大器晚成,其雅亦不待言矣。他 的画有一种不修边幅的雅致 .......,十分动人,这是悟性和勤奋的契合。假如周臣也奋起直追,也 读他个千卷书,或许其画会有所改观亦未可知。 ④俗未必是坏,民间艺术,如杨柳青、桃花坞的年画,俗到底,土到家,民间风味十足, 同样可以达到生动的境界。只要有趣,但俗无妨,俗趣也是一种绘画趣味。俗有其大众化的 优势,它明朗、健康、土情俚风,不矫不饰,为大众所喜见乐闻,是可以发扬和提高的。历 来的雅艺术,都是从俗艺术中来的。 ⑤雅是艺术的尖端,所谓的象牙塔尖是也。塔身、塔尖是共存的,因此,雅和俗的艺术, 在社会中共存,是社会的共同艺术财富。“雅俗共赏”,不是指雅俗混杂的中间状的艺术, 而是指雅和俗两种审美层次同具审美价值,在审美的选择上是同等的,欣赏者可各择其爱, 评论也不能执一词而有所偏颇,创作者更应在各自的审美领域内尽情尽兴。 (选自《书画艺术》) 5. 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6. 第②段“不修边幅的雅致”在文中指的是 。 7. 下列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苏东坡对吴道子和王维两人的画都有很高的赞语,但认为王维的画比吴道子的画要高出一
筹,其原因在于王维的画如其诗一样“清且敦”。 B.北宋宫廷画院试画多是带有诗意性的命题。这些命题画虽然不俗,却还算不上雅。可见绘 画的雅逸,关键在于题材 C.戴进的画被后人否定,周臣自叹画不如唐寅,共同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画不能雅。假如二人 读他个千卷书,提高文化修养,或许其画会有所改观。 D.元代的画在雅逸方面超越了两宋的画。这反映出绘画发展的因果关系,也说明了绘画的发 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 8.第④段说“历来的雅艺术,都是从俗艺术中来的”,请举一例(文学、绘画、音乐,戏剧 皆可)说明之 9.简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案】5.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苏轼提出的观点一一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引 出下文黄休复论述绘画的雅的标准。 6.齐白石修炼文化素养,加上悟性,其绘画敞开了他本人的精神世界、技巧和精神浑然一体 的逸格状态 8.(1)宋词中的一些词牌,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本是船舫歌妓唱曲中所使用的 俗调,文人借用来进行新的创造,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欣赏的雅词。(2)金山农民画,是在江 南民间艺术土壤中滋生出来的一棵新苗,其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有江南水乡 的独特风韵。在辅导老师的开掘、专家的帮助、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七十年代未创立了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风格,受到中外专家们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厚爱 9.文章先论述雅俗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的分野在画家的文化修养,接着通过举例论述绘画的 发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再论述雅俗可以相互转化,最后论述雅和俗并无优劣之分,同 具审美价值。 【解析】 5.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划线句位于第二段的开头,题干上又明确要求从结构上分析,故很 容易确定,这个句子起到过渡的作用。但是,这里要分析该句所起到的过渡作用属于过渡中 的哪一种,即承上启下,还是单独的承上或者单独的启下。从原文中来看第一段写苏轼提出 的观点: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划线句的后面写黄休复论述绘画的雅的标准。故可以 判断该句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点睛:这个句子处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一般来说在文章中间部分,结构上多数是起过渡的作 用,关键是此题一定要答出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此句和空间的关系是承接上文的
筹,其原因在于王维的画如其诗一样“清且敦”。 B. 北宋宫廷画院试画多是带有诗意性的命题。这些命题画虽然不俗,却还算不上雅。可见绘 画的雅逸,关键在于题材。 C. 戴进的画被后人否定,周臣自叹画不如唐寅,共同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画不能雅。假如二人 读他个千卷书,提高文化修养,或许其画会有所改观。 D. 元代的画在雅逸方面超越了两宋的画。这反映出绘画发展的因果关系,也说明了绘画的发 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 8. 第④段说“历来的雅艺术,都是从俗艺术中来的”,请举一例(文学、绘画、音乐,戏剧 皆可)说明之。 9. 简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案】5.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苏轼提出的观点一一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引 出下文黄休复论述绘画的雅的标准。 6. 齐白石修炼文化素养,加上悟性,其绘画敞开了他本人的精神世界、技巧和精神浑然一体 的逸格状态。 7. B 8. (1)宋词中的一些词牌,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本是船舫歌妓唱曲中所使用的 俗调,文人借用来进行新的创造,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欣赏的雅词。(2)金山农民画,是在江 南民间艺术土壤中滋生出来的一棵新苗,其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有江南水乡 的独特风韵。在辅导老师的开掘、专家的帮助、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七十年代未创立了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风格,受到中外专家们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厚爱。 9. 文章先论述雅俗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的分野在画家的文化修养,接着通过举例论述绘画的 发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再论述雅俗可以相互转化,最后论述雅和俗并无优劣之分,同 具审美价值。 【解析】 5. 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划线句位于第二段的开头,题干上又明确要求从结构上分析,故很 容易确定,这个句子起到过渡的作用。但是,这里要分析该句所起到的过渡作用属于过渡中 的哪一种,即承上启下,还是单独的承上或者单独的启下。从原文中来看第一段写苏轼提出 的观点: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划线句的后面写黄休复论述绘画的雅的标准。故可以 判断该句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点睛:这个句子处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一般来说在文章中间部分,结构上多数是起过渡的作 用,关键是此题一定要答出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此句和空间的关系是承接上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