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百语 努力提高情商 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确实有助于一个人获得 成功。然而情商的水平还没有系统、权威、成熟的测试方案,通常只是根据个人的 综合表现进行判断,或者在综合测试中加入若干情商因素的考量。 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 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 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恰然自得。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一味强 调人脉、情感等,忽略了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开发和理性培养。 智商是情商的基础。任何情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 的智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情商。 情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智商。它是一种对自身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 利益的认识能力;智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情商,它是一种对自身行为活动 所产生的利益关系的认识能力 情商的发展为智力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情商较高的人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 自己现有的智力资源,并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不是 盲目地、凭一时兴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 智商、情商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般来说,智力 的提高将有利于情商的提高,情商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智力的提高 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如何提高情商? 是把别人当成自已的朋友。二是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把快乐留给别人。三是宽以 待人,严以律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1 014-6-1615:18
2014年上半年(总第二十三期) · · 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确实有助于一个人获得 成功。然而情商的水平还没有系统、权威、成熟的测试方案,通常只是根据个人的 综合表现进行判断,或者在综合测试中加入若干情商因素的考量。 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 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 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一味强 调人脉、情感等,忽略了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开发和理性培养。 智商是情商的基础。任何情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 的智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情商。 情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智商。它是一种对自身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 利益的认识能力;智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情商,它是一种对自身行为活动 所产生的利益关系的认识能力。 情商的发展为智力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情商较高的人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 自己现有的智力资源,并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不是 盲目地、凭一时兴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 智商、情商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般来说,智力 的提高将有利于情商的提高,情商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智力的提高。 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如何提高情商?一 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朋友。二是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把快乐留给别人。三是宽以 待人,严以律己。 卷首语 努力提高情商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 1 2014-6-16 15:18:23
卷首语 努力提高情商……………………………… 领导讲话·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袁贵仁(4) 进一步激发协会活力推动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刘建同(14) ·本刊特稿· 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实现人人成才教育梦……鲁昕(17) 锐意进取为推进我国成人继续教育的改革 创新做贡献…………………………………………郑树山(21) 探索实践· 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社区教育管理创新路径选择………陈乃林(27) 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愿望的实现途径……………成奎(37) 科研成果 我国城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坐标 宋亦芳(41) 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 地位与作用……… ………李洪蕾(49) 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实践研究——以西城区椿树街道 花毽学习为例 …………邹敏忠等(55)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2 014-6-1615:18:2
目录 ·卷首语· 努力提高情商……………………………………………………… (1) ·领导讲话·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袁贵仁(4) 进一步激发协会活力 推动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 刘建同(14) ·本刊特稿· 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实现人人成才教育梦 …………… 鲁昕(17) 锐意进取 为推进我国成人继续教育的改革 创新做贡献………………………………………………… 郑树山(21) ·探索实践· 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社区教育管理创新路径选择……… 陈乃林(27) 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愿望的实现途径……………………… 马成奎(37) ·科研成果· 我国城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坐标………………………… 宋亦芳(41) 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 地位与作用………………………………………………… 李洪蕾(49) 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实践研究——以西城区椿树街道 花毽学习为例…………………………………………… 邹敏忠等(55)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 2 2014-6-16 15:18:24
社区教育研究 CONTENTS 2014年第1期(总第23期) 014年6月25日出版 总顾问:杜灵欣陈宁 学术顾问:郑建国费元鸿 学习型城区建设 编委会主任:丁大伟 植根地域文化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市民终身 编委会副主任:童薇史征 学习服务体系 (58) 编委会成员:王树仁杨文玉杨之靖 坚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打造市民终身学习 杜文异米淑兰张建国 品牌特色………… …………………………(67) 车亚军邹平孟庆生 党群连心共创建服务管理上水平—学习型示范社区 高晓宁贾相梅魏玉梅 创建工作回顾…… ………………(74) 王珍王和高玉静 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激活社区发展潜能………(79) 吴慧涵 坚持理念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深入开展学习型 社区建设工作 主编:童薇(兼) 副主编:钱孝先李建英 它山之石· 执行主编:赵慧声 在统筹中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编辑部主任:李洪蕾 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教育的运作实效及实践思考 责任编辑:王俊明邱晓欣李佳 …(89) 关于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93)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封面在2014年北京外语游园会现场,市政府外事工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教育协会 作办公室主任赵会民听取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 总校常务副校长张建国介绍由该校组织编写的 编辑: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学院南院 市民讲外语微学本 投稿邮箱:xcshejiao@126.com 封二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区示范区建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右安门内大街79号 封三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满足市民学习需求 邮编:100054 封四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引领市民终身学习 电话:63521178 设计制作:《社区教育研究》编辑部 (内部发行)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3 014-6-1615:18:2
CONTENTS 封面 在2014年北京外语游园会现场,市政府外事工 作办公室主任赵会民听取西城区文明市民学校 总校常务副校长张建国介绍由该校组织编写的 “市民讲外语微学本” 封二 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区示范区建设 封三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 满足市民学习需求 封四 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引领市民终身学习 主 办: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教育协会 编 辑: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学院南院 投稿邮箱: xcshejiao@126.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右安门内大街79号 邮 编:100054 电 话:63521178 设计制作:《社区教育研究》编辑部 (内部发行) 社区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总第23期) 2014年6月25日出版 ·学习型城区建设· 植根地域文化 发展社区 教育构建市民终身 学习服务体系…………………………………………… (58) 坚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 打造市民终身学习 品牌特色………………………………………………… (67) 党群连心共创建 服务管理上水平——学习型示范社区 创建工作回顾…………………………………………… (74) 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激活社区发展潜能 …………… (79) 坚持理念创新 推动成果转化 深入开展学习型 社区建设工作…………………………………………… (84) ·它山之石· 在统筹中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教育的运作实效及实践思考 …………………………………………………………… (89) 关于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 (93) 总 顾 问:杜灵欣 陈 宁 学 术 顾 问:郑建国 费元鸿 编 委 会 主 任:丁大伟 编委会副主任:童 薇 史 征 编 委 会 成 员:王树仁 杨文玉 杨之靖 杜文 米淑兰 张建国 车亚军 邹 平 孟庆生 高晓宁 贾相梅 魏玉梅 王 珍 王 和 高玉静 吴慧涵 主 编:童 薇 (兼) 副 主 编:钱孝先 李建英 执 行 主 编 :赵慧声 编辑部主任:李洪蕾 责 任 编 辑 :王俊明 邱晓欣 李佳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 3 2014-6-16 15:18:24
领导讲话 2014年上半年(总第二十三期)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 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做好今年的工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 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 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方向、保持定力 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积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 极稳妥、务求实效。坚定方向、保持定力,就是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育治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 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 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统筹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 兼顾、突出重点,就是要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似 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 量,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 面发展的能力。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就是要以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中央的部署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积极稳妥、务求实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效,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先易后难、循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 渐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做表面文章,不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 轰动效应,为适应国家需求、回应人民期待,求。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扎扎实实地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断创造经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教育部门的负责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4 014-6-1615:18
2014年上半年(总第二十三期) · ·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精 神 、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的 第 一 年 , 是 全 面 完 成 “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 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做好今年的工 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方向、保持定力,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积 极稳妥、务求实效。坚定方向、保持定力,就是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 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 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统筹 兼顾、突出重点,就是要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 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促 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 质量,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 面发展的能力。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就是要以 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中央的部署 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积极稳妥、务求实 效,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先易后难、循序 渐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做表面文章,不 求轰动效应,为适应国家需求、回应人民期待, 扎扎实实地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断创造经 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 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 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 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 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 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 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 育治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体 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 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 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通 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 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 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 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 求。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教育部门的负责 领导讲话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 4 2014-6-16 15:18:29
2014年上半年(总第二十三期 领导讲话 同志,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各方面更加重视教育结构 度一致,必须带头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刻和布局: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了前 人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未有的迁移流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竞 重大意义 争异常激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迫:信息 (一)落实中央決策部署,必须加快推进教化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多方位的 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冲击。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 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发展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 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改革朝什么方向奋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在什么地方聚焦、于什么环节着力。过去我 (三)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教 们习惯讲管理,现在强调治理:过去我们常说四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化,现在提出治理现代化。这反映了新形 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 势下我们党对治国理政理念和治国理政方式规律实施3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性认识的深化,是重大理论创新 重要原因是,我们在不断推进教育管理方式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三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教育工作还存 中全会的重大部署,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少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 的重大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 办学活力还不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还 多来,党中央把改进作风放在突出位置,在全不紧,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等。这些问题,原因 党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有很多,究其根本,不在学生、不在教师,也主 届政府把转变职能作为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 要不在书记校长,而在教育管理部门,在于我们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央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以及由此带来 坚持改作风、转职能,实质上都是在完善治理体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能力落后:政府、学校 ,提高治理能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改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 革开启了新的窗口期,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深刻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理解中央精神、自觉遵循中央要求,抢抓机遇、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 乘势而上,切实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交叉,上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过于简单,制约了 力现代化 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管理方式单一 (二)适应教育形势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教习惯于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制约了 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等等。这些问题 当前,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举办如果不能有针对性破解,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 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26亿学生、1600万教实现很好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难免事倍功半,甚 、52万所学校,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 至可能事与愿违 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 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现代化。十八 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教育规模扩大后,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再 方面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水平;教育经费投入用7年时间,让世界最大教育体系整体进入现代 增多,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接受高化,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5 014-6-1615:18
2014年上半年(总第二十三期) · · 同志,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 度一致,必须带头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刻 认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重大意义。 (一)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加快推进教 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 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改革朝什么方向奋 斗、在什么地方聚焦、于什么环节着力。过去我 们习惯讲管理,现在强调治理;过去我们常说四 个现代化,现在提出治理现代化。这反映了新形 势下我们党对治国理政理念和治国理政方式规律 性认识的深化,是重大理论创新。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三 中全会的重大部署,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 的重大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一 年多来,党中央把改进作风放在突出位置,在全 党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 一届政府把转变职能作为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央 坚持改作风、转职能,实质上都是在完善治理体 系,提高治理能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改 革开启了新的窗口期,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深刻 理解中央精神、自觉遵循中央要求,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切实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 (二)适应教育形势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教 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举办 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2.6亿学生、1600万教 师、52万所学校,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 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 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教育规模扩大后, 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水平;教育经费投入 增多,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接受高 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各方面更加重视教育结构 和布局;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迁移流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竞 争异常激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迫;信息 化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多方位的 冲击。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的 发展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 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 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三)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教 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 实施3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不断推进教育管理方式 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教育工作还存 在不少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 办学活力还不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还 不紧,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等。这些问题,原因 有很多,究其根本,不在学生、不在教师,也主 要不在书记校长,而在教育管理部门,在于我们 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以及由此带来 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能力落后;政府、学校、 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错 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 交叉,上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过于简单,制约了 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管理方式单一, 习惯于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制约了 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等等。这些问题 如果不能有针对性破解,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能 实现很好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难免事倍功半,甚 至可能事与愿违。 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现代化。十八 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再 用7年时间,让世界最大教育体系整体进入现代 化,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 领导讲话 2014社区教育研究上半年.indd 5 2014-6-16 15: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