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荒漠化地区的水文状况 荒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是由降水、森林与山地冰 雪消融所形成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组成的统一体系。 我国的荒漠化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由东向西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降水量可由东部地区 的450500mm,往西降至30mm,故越往西降水越 稀少 我国沙区人均可利用地表水占有量为2497.2m3 每公顷平均占有量为9274.5m3,与全国人均占有 2600m3、每公顷平均占有26250m3的水平相比较, 约低4%和64.67%。与世界人均11800m3相比较低的 很多
荒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是由降水、森林与山地冰 雪消融所形成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组成的统一体系。 我国的荒漠化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由东向西、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降水量可由东部地区 的450~500mm,往西降至30mm,故越往西降水越 稀少。 我国沙区人均可利用地表水占有量为2497.2m3 、每公顷平均占有量为9274.5m3,与全国人均占有 2600m3、每公顷平均占有26250m3的水平相比较, 约低4%和64.67%。与世界人均11800m3相比较低的 很多。 四、荒漠化地区的水文状况
五、荒漠化地区植被 (一)温带草原区植被 植被类型依据生态外貌原则,可划分为草甸 草原带、典型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 (二)温帶荒嫫区植被 植被类型可分为草原化荒漠、灌木荒漠、小半乔 木荒漠、半灌木荒漠和根茎禾草等5个群系亚型 荒漠化地区植被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生理学、生 态学特性
(一)温带草原区植被 (二)温带荒漠区植被 植被类型依据生态——外貌原则,可划分为草甸 草原带、典型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 植被类型可分为草原化荒漠、灌木荒漠、小半乔 木荒漠、半灌木荒漠和根茎禾草等5个群系亚型。 荒漠化地区植被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生理学、生 态学特性。 五、荒漠化地区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