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 及对数值,若EDTA各种型体总浓度为0.02 mol/L,求[Y4-]。 105 10-10 1015 10-20 ay(H)=1+ 01034+ 10-1034-624+ 101034624-2万+101034-024-275-207 10-25 10-30 101034-624-2.75-2.07-16 101034624-275-207-16-09≈106.6 lgay(H)=6.6 ]=] 0.02 =7×10°mol/L y(H) 106.6
例:计算 pH = 5 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 及对数值,若EDTA各种型体总浓度为0.02 mol / L,求[Y4 - ]。 6.6 1 0.3 4 6.2 4 2.7 5 2.0 7 1.6 0.9 3 0 1 0.3 4 6.2 4 2.7 5 2.0 7 1.6 2 5 1 0.3 4 6.2 4 2.7 5 2.0 7 2 0 1 0.3 4 6.2 4 2.7 5 1 5 1 0.3 4 6.2 4 1 0 1 0.3 4 5 ( )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 H lgαY(H)= 6.6 mol L Y Y Y H 7 10 / 10 [ '] 0.02 [ ] 9 6.6 ( ) − = = =
②共存离子效应系数w 共存离子效应:由于其他金属离子N的存在 使EDTA参与主反应的能力降低或使配合物稳定 性降低的现象。 其影响用共存离子效应系数来衡量。 @y(N [y]_[Y]+[Y=1+K[W] [] [] Kw个,N]↑→aw个[Y] →副反应越严重
⑵ 共存离子效应系数 共存离子效应:由于其他金属离子 N 的存在, 使 EDTA 参与主反应的能力降低或使配合物稳定 性降低的现象。 其影响用共存离子效应系数来衡量。 Y ( N ) K N Y Y NY Y Y Y N = + NY + = = 1 ' ( ) 副反应越严重 , , KNY N Y (N ) [Y]
(3)配位剂总的副反应系数 ay =Y']_[H,y2]+[H,Y*]++[Y]+[NY] [Y] [Y4] =[H,Y]+[H,Y]+…+[Y][Y]+[Y4]_[Y4] [Y4] [Y4] [Y4 →,=4)+aw-1 当二者相差悬殊时,可考虑一项副反应系 数而忽略另一项
⑶ 配位剂总的副反应系数 [ ] [ ] [ ] [ ] [ ] [ ] [ '] 4 4 5 2 6 − + + − + + + + = = Y H Y H Y Y NY Y Y Y [ ] [ ] [ ] [ ] [ ] [ ] [ ] [ ] [ ] 4 4 4 4 4 4 5 2 6 − − − − − + + − − + + + + + = Y Y Y NY Y Y H Y H Y Y 1 Y = Y (H ) +Y (N ) − 当二者相差悬殊时,可考虑一项副反应系 数而忽略另一项
例:pH=1.0在0.1mol/LHNO3溶液中,用EDTA 滴定B3+,若溶液中同时含有0.010mol/LPb2+, 求EDTA的总副反应系数ay。 解pH=1.0,Igayi=18.01,ayw=1018.o1 1gKby=18.04,[Pb2+]=0.01mol/L ayPb)=[Pb2+]·Kpby=0.01×1018.04=1016.04 ay =ayH)+ay)-1 =1018.01+1016.04-1=1018.02
例: pH=1.0在0.1 mol / L HNO3 溶液中,用EDTA 滴定Bi3+,若溶液中同时含有0.010 mol / L Pb2+ , 求EDTA的总副反应系数αY 。 解 pH=1.0,lgαY(H) =18.01,αY(H) = 1018.01 lgKPbY =18.04,[Pb2+] = 0.01 mol / L αY(Pb) = [Pb2+] ·KPbY = 0.01×1018.04 = 1016.04 αY =αY(H) +αY(N) – 1 =1018.01 +1016.04-1 = 1018.02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配位效应: 由于其它配位剂的存在引起金属离子的副反应, 降低主反应的进行程度即降低配合物稳定性的现象。 >M的副反应:辅助配位效应 羟基配位效应
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⑴ 配位效应: 由于其它配位剂的存在引起金属离子的副反应, 降低主反应的进行程度即降低配合物稳定性的现象。 ➢M的副反应:辅助配位效应 羟基配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