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电子教案 教材 《植物化学》,高锦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1e7年月第1版 参考教材 《天然产物化学),徐任生主编,1997年版,科学出版社 《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吴寿金主编,2002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7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备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N);实验课(): 实习(】 教学时数 2 课型 大课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掌握植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像、 性质与任 了解植物化学在国民经济和药学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植物化学与药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通过一些经 典案例来激发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的作 1、植物化学的内涵(引言介绍我国巨大的植物资源宝库亟待开发,引出 用于 学习植物化学的必要 光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 3 筒物化学的发展历史(一些有代表性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历史及其发 (爱好永远都 2学时 最好的 4 植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5. 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引言介绍生物合成在植物化学研究中的地 通过对植物 位和作用) 1 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植物化学究域的作用和地位:植物化学的发展及其与现 究的方法与思 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路 ,有效成分与有效部位的区别与联系? 里后作业练习 植物化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3.生物合成在植物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总结和改进意见 对植物化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了解该 课程的特点,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程内容 第二章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方法 备注
植物化学电子教案 教 材 《植物化学》,高锦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教材 1、《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2、《天然药物化学》,姚新生主编,1997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天然产物化学》,徐任生主编,1997年版,科学出版社 4、《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吴寿金主编,2002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5、《中草药成分化学》,林启寿,科学出版社,1977年5月第1版 6、《有机结构分析》,陈德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 实习( ) 教学时数 2 通过一些经 典案例来激发 学生对这门课 的兴趣,了解 植物化学的作 用于意义。 (爱好永远都 是最好的老 师) 通过对植物 化学发展史回 顾,从中启发 同学们科学研 究的方法与思 路。 课 型 大 课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植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2、了解植物化学在国民经济和药学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3、了解植物化学与药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4、了解植物化学的发展历史、近代研究成就及发展趋势 5、熟悉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1、植物化学的内涵(引言介绍我国巨大的植物资源宝库亟待开发,引出 学习植物化学的必要性。) 2、植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 3、植物化学的发展历史(一些有代表性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历史及其发 展) 4、植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5、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引言介绍生物合成在植物化学研究中的地 位和作用) 2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植物化学研究内容 难点:植物化学在药学领域的作用和地位;植物化学的发展及其与现 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课后作业练习 1. 有效成分与有效部位的区别与联系? 2. 植物化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3. 生物合成在植物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化学绘图软件 总结和改进意见 对植物化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了解该 课程的特点,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程内容 第二章 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方法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教学时数 8 课型 大课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3 熟悉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及一般使用 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2 溶剂提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操作及其特点 植物有效成分分离方法的原理,各种层析方法(硅胶、聚酰胺、葡聚 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脂法及分配层析)和两相溶剂萃取 3. 萄物方谢过程与生物合成: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概念:生 源研究的意义 生物合成假说: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8学时 4. 用波诺法测定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的 一般方法:化合物的纯度测定;结 构究的表要结构充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一UVR NMR (HR COSY NOESY.TOCSY.HMBC.HSQC 尤其是具 在植物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有生物活性的 定 多加入 重点: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方法 教科书以 法及分图层折 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 外的我们自己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波谱法测定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的一般程序 难点:相似相溶法侧 刷 上老化, 两相滴剂艺取洁的分离原理? 课后作业练习 根与析粥脂葡聚精凝胶离子交换树指 等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及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总结和改进意见 圣方法了棉结的的注姿他酷贸 熟悉UV、IR、MS、NMR四大光洁法的鉴定天然化合物的原理 课程内容 第三章糖及苷类 备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 实习( ) 教学时数 8 基本理论与 经典案例相结 合,尤其是具 有生物活性的 天然产物的提 取分离与结构 鉴定,多加入 一些教科书以 外的我们自己 在科研中所遇 到的实际案 例。 课 型 大 课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植物化学成分的类型、一般理化性质 2、掌握各种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3、熟悉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及一般使用 4、了解用波谱法测定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的一般方法 5、熟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各类二次代谢产物生成的相关性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1、溶剂提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操作及其特点 2、植物有效成分分离方法的原理,各种层析方法(硅胶、聚酰胺、葡聚 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脂法及分配层析)和两相溶剂萃取 法的原理及方法 3、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与生物合成;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概念;生 源研究的意义;生物合成假说;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4、用波谱法测定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的一般方法;化合物的纯度测定;结 构研究的主要程序;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UV、IR、 MS、NMR、2D-NMR、 CD、 ORD 尤其是2D-NMR(H-H COSY ,NOESY ,TOCSY,HMBC, HSQC 等) 在植物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8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方法 各种色谱方法(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 大孔树脂法及分配层析) 用波谱法测定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的一般程序 难点:相似相溶法则 各种层析方法和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 各种波谱法的解析原理 课后作业练习 1. 常用溶剂的亲水性、亲脂性以及极性顺序? 2. 如何用结晶、重结晶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纯化? 3. 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分离原理? 4. 正相层析与反相层析有何区别? 5. 比较硅胶、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 等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及应用? 6. 单体化合物纯度判断的一般方法? 7. 四大光谱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特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化学绘图软件 总结和改进意见 1、通过本章重点掌握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原理及规 律,特别是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 脂法及分配层析等层析分离方法的规律要求记牢,掌握。 2、熟悉UV、IR、MS、NMR四大光谱法的鉴定天然化合物的原理 及方法,了解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和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 法。 课程内容 第三章 糖及苷类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教学时数 8 实习() 课型 大课 使用牧具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掌握概念:甙、甙键、武元、糖的绝对构型、 相对构型、原生 次生 教学目的及要求 23 合关化合物的结构、分类生质 掌握苷类化合物的苷键的各类裂解法和苷键裂解的规律 多和时的提取通极常用合的定方法 6 了解和百尖化合物研究成究进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2 单陆的绝对构里异体 ,构象的基本知识 糖的主要化学性质《室化神产反应羟基反应等),苷键截催化水 解、酶催化水解及过碘酸氧化裂解法 8学时 糖的ESMn法 以天麻苷的 糖的纸层析与HPLC分析。 6、了解糖和苷的提取方法 鉴定能力 重点:苷键酸催化水解、酶催化水解及过碘酸氧化裂解法 苷键构型的决定方法 立体化学和苷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 单糖的绝对构型 糖的主要化学性质(氧化、糠醛反应、羟基反应等) 品 课后作业练习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件 本章主要容易混淆的是苷的定义,难点是苷键的酸催化水解和 总结和改进意见 这些问 课程内容 第四章环肽 备注 以放线菌索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教学时数 3 D为例价绍环 课型 大课 使用牧具 2 据环肽的结构类型 救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环肽的化学性质 掌握环肽的结构鉴定方法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 实习( ) 教学时数 8 以天麻苷的 分离与鉴定考 察学生的糖苷 鉴定能力 课 型 大 课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概念:甙、甙键、甙元、糖的绝对构型、相对构型、原生 甙、次生甙 2、掌握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性质 3、掌握苷类化合物的苷键的各类裂解法和苷键裂解的规律 4、掌握多糖和苷的提取通法及常用的分离方法 5、掌握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程序和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 6、了解糖和苷类化合物研究成就与最新研究进展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1、单糖的绝对构型、端基差向异构体、构象的基本知识 2、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分类及苷类化合物的定义 3、糖的主要化学性质(氧化、糠醛反应、羟基反应等),苷键酸催化水 解、酶催化水解及过碘酸氧化裂解法 4、氢谱在确定糖和苷类结构及苷键构型上的意义,苷键构型的决定方法 5、熟悉单糖、低聚糖、多聚糖的定义主要类型,苷键甲醇解、碱水解、 乙酰解法,确定糖链结构的顺序(ESI-MSn法) 糖的纸层析与HPLC分析。 6、了解糖和苷的提取方法 8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苷键酸催化水解、酶催化水解及过碘酸氧化裂解法 苷键构型的决定方法 单糖的立体化学和苷的定义与分类 难点:苷键的酸催化水解和过碘酸氧化裂解的规律 NMR谱在确定糖和苷类结构及苷键构型上的意义 单糖的绝对构型 糖的主要化学性质(氧化、糠醛反应、羟基反应等) 课后作业练习 1. 糖的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的表示方法? 2. 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类及理化性质? 3. 糖及苷的检识方法? 4. 糖及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5. 糖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化学绘图软件 总结和改进意见 本章主要容易混淆的是苷的定义,难点是苷键的酸催化水解和 过碘酸氧化裂解的规律及确定苷键构型的方法的掌握。这些问 题一般通过课堂的强调和习题课的纠正会使学生逐渐掌握。 课程内容 第四章 环肽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 实习( ) 教学时数 3 以放线菌素 D为例介绍环 肽的结构鉴定 课 型 大 课 使用教具 方法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环肽的结构类型 2、掌握环肽的化学性质 3、掌握环肽的结构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环肽的结构类型及组成特点 环肽 (环肽的ES-MSn研究,以及环肽的水 3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的结构型特点 的是取 难点:环肽的结构鉴定 1.何谓双向纸层析?为何复杂成分常用双向纸层析进行展开? 课后作业练习 2.何谓环肽?如何对环肽进行薄层检测? 3.环肽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总结和改进意见 应注意环肽与链肽的区别 课程内容 第五章醌类化合物 备注 知识拓展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教学时数 5 (蒽醌类化合 物的生秘转代 课型 大课 使用救具 多媒体投影 构修饰 设苗 、2 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 分及几种代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醌类成分的分类、分布、生物活性 45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苯醌、萘醌、菲醌及慈醒的结构特点 2、醌类化合物的一般理化性质 3调致合物的提取方法、分离方法。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蒽醒类化合物 5学时 4.胶普及MS在关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重点:苯醌、萘醌、菲醒及蒽醌的结构类型 葱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及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颜色反应及 牧学重点与难点 唯点: 理化性质与结构的羊 的酸性及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 1.醌类化合物多星有色结晶,原因何在? 的酸性来原和酸性规律 课后作业练习 薇的及特点 ,如何运用葱醒化合物的1R特征鉴别化合物结构中羟基的取代数目 和位置? 牧学方法和手段 总结和改进意见 生工 目与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1、环肽的结构类型及组成特点 2、环肽的一般性质与薄层检测 3、环肽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环肽的ESI-MSn研究,以及环肽的水 解) 3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肽的结构类型特点 环肽的提取分离 难点:环肽的结构鉴定 课后作业练习 1.何谓双向纸层析?为何复杂成分常用双向纸层析进行展开? 2.何谓环肽?如何对环肽进行薄层检测? 3.环肽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化学绘图软件 总结和改进意见 应注意环肽与链肽的区别 课程内容 第五章 醌类化合物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 实习( ) 教学时数 5 知识拓展 (蒽醌类化合 物的生物转化 与结构修饰简 课 型 大 课 使用教具 介)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蒽醌类成分的基本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 2、熟悉蒽醌类成分及几种代表成分 3、了解醌类成分的分类、分布、生物活性 4、了解几种波谱在蒽醌类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5、熟悉IR、 NMR谱及MS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1、苯醌、萘醌、菲醌及蒽醌的结构特点 2、醌类化合物的一般理化性质 3、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分离方法,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蒽醌类化合物 的提取与分离。 4、IR、NMR谱及MS在醌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5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苯醌、萘醌、菲醌及蒽醌的结构类型 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及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颜色反应及 其应用 难点:蒽醌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蒽醌的酸性及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 课后作业练习 1. 醌类化合物多呈有色结晶,原因何在? 2. 蒽醌的酸性来源和酸性规律? 3. 醌类各种颜色反应的原理及特点? 4. 梯度法分离游离蒽醌的原理和方法? 5. 如何运用蒽醌化合物的IR特征鉴别化合物结构中羟基的取代数目 和位置?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化学绘图软件 总结和改进意见 蒽醌类波谱特征既是本章重点也是难点,关于其结构测定实例 部分,除了讲解课本例题外,应适当补充一些例题和结构鉴定
|习题,帮助学生掌掘 课程内容 第六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备 注 授课方式 教学时数 6 课型 大课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设 1、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苯丙酸类的结构特点及特 教学目的及要求 3 掌握香豆素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情况,熟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 分离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电3声去为 个绍该类化 3、香豆素的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特征 6学时 4 来卖的提受资香豆素的结构研究实例 6、木脂素的理化性质、结构鉴定方法、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理活性 成 重点: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存和分类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准点,香豆素的核磁共据氢天花合物的化学样 豆素类相关 香豆素、木脂素的结构特征与编号顺序? 课后作业练习 素的水解原 理儿 共用用特点 4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被:猴林保科就学获宽成件 总结和改讲意见 应补充Gibbs反应和Emerson反应。 课程内容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 备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以槲皮素为 实习() 教学时数 6 例介绍黄酮类 化合物的分离 课型 大课 使用教具 为驮题 .2 看得轻生提活位及分布 化合物的结构 教学目的及要求 鉴定 掌标黄酮类化会物的理化性质及显色反应
习题,帮助学生掌握。 课 程 内 容 第六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备 注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 习( ) 教 学 时 数 6 以鬼臼毒素为 例介绍该类化 合物的结构修 饰。 以花椒毒素为 例介绍苯丙素 类化合物的合 成 课 型 大 课 使 用 教 具 多媒体投影设 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苯丙酸类的结构特点及特 性 2、掌握香豆素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情况,熟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 分离方法 3、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核磁共振氢谱信号特征 4、熟悉木脂素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 了解结构鉴定方法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1、 苯丙素和香豆素的定义和类型,生物合成途径 2、 香豆素的定义、基本母核的结构特征和类型 3、 香豆素的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特征 4、 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理活性,香豆素的结构研究实例 5、 木脂素的定义及其主要结构类型 6、 木脂素的理化性质、结构鉴定方法、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理活性 6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情况 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和荧光性质 香豆素的核磁共振氢谱信号特征 难点:与结构特征相关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 木脂素的结构类型 课后作业练习 1. 香豆素、木脂素的结构特征与编号顺序? 2. 香豆素的碱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3. 香豆素各检识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特点? 4.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化学绘图软件 总结和改进意见 应补充Gibbs反应和Emerson反应。 课程内容 第七章 黄酮类化合物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 实习( ) 教学时数 6 以槲皮素为 例介绍黄酮类 化合物的分离 以大豆甘元 为例介绍该类 化合物的结构 鉴定 课 型 大 课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 设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黄酮类的结构特征、生物合成途径、生理活性及其分布 2、掌握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3、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显色反应 4、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5、熟悉紫外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