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以下有恶: (1)闭口系在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绕施以搅井功,这时是否成立 (2)理想气体定温过程的膨账功等于技术功是否能推广到任意气体 《3》试以可逆绝热过程为例。说明水蒸气的热力过程与理性气体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有什么异同? (4)下s图上如何表示绝热过程的技术功和膨张功? 完成计算题:410、11、42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教学目标 ()掌损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2)家卡诺循环、逆向卡汤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的环过程、特征、葡环的经济性指标 (3)掌捏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4)苹探嫡增原理的实质。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卡诺循环、道向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的循环过程:②俯婚原理的实质。 《2)难点:格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3.教学内容 5.1热力学第二定律概述 五.2卡话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分析 五3卡诺定理 5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殿学表达式 5.5缩力程 5.6立系统墒增原理 57火用 点.8能量贬值原理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雨课堂平台预习课程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2)讲授法:相关定律和数学推导: 《3)讨论法:课堂讨诊“归纳热力过程中有事几类不可逆因素?” 5.致李评价 同答以下同盟 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必为可逆过程,这一说法是香正确 下列说法是否有错误,并说明理由:()紫环净功越大,循环热效半越高:(2)不可逆循环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篇环热效率:(3)可逆循环热效率 都相等。 完成计算题:55、5-6、5-1、5-9.5-115-12. 第六章实际气体的性质
回答以下问题: (1)闭口系在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问这时是否成立? (2)理想气体定温过程的膨胀功等于技术功是否能推广到任意气体? (3)试以可逆绝热过程为例,说明水蒸气的热力过程与理性气体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有什么异同? (4)T-S图上如何表示绝热过程的技术功和膨胀功? 完成计算题:4-10、4-11、4-12。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教学目标 (1)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2)掌握卡诺循环、逆向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的循环过程、特征、循环的经济性指标; (3)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4)掌握熵增原理的实质。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卡诺循环、逆向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的循环过程;②熵增原理的实质。 (2)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3.教学内容 5.1 热力学第二定律概述 5.2 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分析 5.3 卡诺定理 5.4 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5 熵方程 5.6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5.7 火用 5.8能量贬值原理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雨课堂平台预习课程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2)讲授法:相关定律和数学推导; (3)讨论法:课堂讨论“归纳热力过程中有哪几类不可逆因素?”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必为可逆过程,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下列说法是否有错误,并说明理由:(1)循环净功越大,循环热效率越高;(2)不可逆循环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热效率;(3)可逆循环热效率 都相等。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熵增大的过程必定为吸热过程;(2)熵减小的过程必为放热过程;(3)定熵过程必为可逆绝热过程;(4)熵 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5)熵产大于零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完成计算题:5-5、5-6、5-7、5-9、5-11、5-12。 第六章 实际气体的性质
1.教学目标 1)了解相气体状方程用于联气体的的若 (2)家程实际气体的软态方程及热力性表达式】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3教学内容 司,1理架气体状药方用用于实际气体的偏岩 6.2范德瓦尔方程和R一K方程 4.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利用南课堂平台预习课程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2)讲授法:相关定律和理论的数学推导,对实验关联式的介绍。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题: (1)实际气体的性质与理性气体性质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把实际气体作星想气体处理 《2)范德瓦尔方程的精度不高,但是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研究中范德瓦尔方程的地位却很高,为什么? 完成计算圈:61、6-12。 第七章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1.教学日标 (1)学开口系稳定流动的特点和基本方程组 2)提马数的定义 十计算和校枝计算(以渐缩喷管为例)的主步 2.教学重难 重点/难点:喷管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3.教学内容 7,】稳定流动的基去方程式 7.2促使流速政变的条件 73喷管的计算 .4有摩阻的能热流动 7.5绝热节流 4.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利用雨课堂平台预习课程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2)讲授法:相关定律和理论的数学推导,对实验关联式的介绍 (3)讨论法:课堂围绕“在高空飞行可达到高超音速的飞机在海平面上是否能达到相同的高马棒数?“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思: (1)对改变气流速度起主要作用的是通道的形状还是气流本身的状态变化? (2)考忠摩擦损耗时,为什么修正喷管出口截面上逸度后还要修正温度? (3)考虑喷管内流动的摩擦报耗时,动能损失是不是就是流动不可逆报失?为什么 《4)既就绝热节流前后始值不变,为什么作功能力有损失?
1.教学目标 (1)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实际气体的偏差; (2)掌握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及热力性质表达式。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3.教学内容 6.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实际气体的偏差 6.2 范德瓦尔方程和R-K方程 4.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雨课堂平台预习课程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2)讲授法:相关定律和理论的数学推导,对实验关联式的介绍;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实际气体的性质与理性气体性质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把实际气体作理想气体处理? (2)范德瓦尔方程的精度不高,但是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研究中范德瓦尔方程的地位却很高,为什么? 完成计算题:6-1、6-12。 第七章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1.教学目标 (1)掌握开口系稳定流动的特点和基本方程组。 (2)掌握马赫数的定义; (3)掌握喷管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以渐缩喷管为例)的主要步骤; (4)了解绝热节流。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喷管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3.教学内容 7.1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7.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7.3 喷管的计算 7.4 有摩阻的绝热流动 7.5 绝热节流 4.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利用雨课堂平台预习课程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2)讲授法:相关定律和理论的数学推导,对实验关联式的介绍; (3)讨论法:课堂围绕“在高空飞行可达到高超音速的飞机在海平面上是否能达到相同的高马赫数?”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回答以下问题: (1)对改变气流速度起主要作用的是通道的形状还是气流本身的状态变化? (2)考虑摩擦损耗时,为什么修正喷管出口截面上速度后还要修正温度? (3)考虑喷管内流动的摩擦损耗时,动能损失是不是就是流动不可逆损失?为什么? (4)既然绝热节流前后焓值不变,为什么作功能力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