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四.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每人写一篇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读书报告,字数3000字以上。须在查阅资料 的基础上完成,引用资料来源必须在三处以上。目的是以此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应用能力。 五.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 备注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小计 第一篇日本的地理 第二篇日本社会 12 第三篇日本历史 14 14 六.相关联的课程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的基础课,既以低年级阶段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 阅读等课程所学知识为基础,又为高年级阶段的综合日语、日本文学、日本企业 文化等课程提供准备 1.预修课程 须具备基本的日语阅读能力 2后续课程 日本政治、日本文学史、日本经济入门、日本企业文化等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日本国家概况》刘笑明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2版 2.建议参考书目: 1、《日本国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姜春枝2001年10月第一版 2、《日本国势图绘》国势社财团法人矢野恒太纪念会编2001年6月
11 无 四. 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每人写一篇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读书报告,字数 3000字以上。须在查阅资料 的基础上完成,引用资料来源必须在三处以上。目的是以此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应用能力。 五. 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章节 主 要 内 容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备 注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小计 第一篇 日本的地理 6 6 第二篇 日本社会 12 12 第三篇 日本历史 14 14 合 计 32 32 六. 相关联的课程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的基础课,既以低年级阶段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 阅读等课程所学知识为基础,又为高年级阶段的综合日语、日本文学、日本企业 文化等课程提供准备。 1.预修课程 须具备基本的日语阅读能力。 2.后续课程 日本政治、日本文学史、日本经济入门、日本企业文化等。 七.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日本国家概况》 刘笑明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月第 2版 2.建议参考书目: 1、《日本国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姜春枝 2001年 10月第一版 2、《日本国势图绘》国势社 财团法人 矢野恒太纪念会编 2001年 6月
2000/2001版 3、「日本夕元彐彐」学習研究社田中好夫1985年11月 日本事情」北星堂書店佐々木瑞枝昭和62年 八.成绩评定 平时出勤率和课堂发言表现10%;读书报告40%:期末考试50%。 编写人(签字):刘俊民编写人职称:副教授 审阅人(签字):秦 审阅人职称:副教授 审批人(签字):刘俊民—审批人职务:副院长 本大纲启用日期:2013年9月1日
12 2000/2001版 3、「日本タテヨコ」学習研究社 田中好夫 1985年 11月 4、「日本事情」北星堂書店 佐々木瑞枝 昭和 62年 八.成绩评定 平时出勤率和课堂发言表现 10%;读书报告 40%;期末考试 50%。 编写人(签字): 刘俊民 编写人职称: 副教授 审阅人(签字): 秦颖 审阅人职称: 副教授 审批人(签字): 刘俊民 审批人职务: 副院长 本大纲启用日期: 2013年 9月 1日
《日本对外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大纲 History of Japanese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303115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6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学时(理论课32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日本文化特征的理解,了解文化交流在 日本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全面把握日本历史、文化史与交流史之间的 关系和日本文化的主要事件、年代及人物等,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化的认识能力和 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讲:日本文化的发端 基本内容:日本的开始;原始社会及其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日本列岛的形成及其基本的地理环境特 征,了解日本社会的形成及其初始文化的形态和特征 第二讲:古代社会与文化。 基本内容:弥生文化的成立;国家的出现与国际关系。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弥生时代的起始及其基本文化特征,了解 国家出现的国内外环境
13 《日本对外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大纲 History of Japanese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303115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 6学期 总学分 :2 总学时 :32学时(理论课 32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日本文化特征的理解,了解文化交流在 日本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全面把握日本历史、文化史与交流史之间的 关系和日本文化的主要事件、年代及人物等,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化的认识能力和 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讲:日本文化的发端。 基本内容:日本的开始;原始社会及其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日本列岛的形成及其基本的地理环境特 征,了解日本社会的形成及其初始文化的形态和特征。 第二讲:古代社会与文化。 基本内容:弥生文化的成立;国家的出现与国际关系。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弥生时代的起始及其基本文化特征,了解 国家出现的国内外环境
第三讲:古坟文化与古代国家。 基本内容:古坟与大和国家;大陆文化的受容与生活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坟的含义与大和国家的关系,了解日本 接受大陆文化的起因及国际环境、生活文化的基本形态。 第四讲:飞鸟文化与大化改新。 基本内容:国际环境与国内改革;飞鸟文化与大化改新。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飞鸟时代日本国内外环境及其大化改新的 必然性和意义,了解飞鸟文化的基本形态 第五讲:平城京与天平文化 基本内容:律令国家与平城京;遣唐使与天平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律令制与律令国家的形成,了解遣唐使开 始的国际背景及其太平文化出现的影响。 第六讲:平安京与国风文化 基本内容:平安京与平安初期文化;贵族社会与国风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平安时代的基本社会特征和平安初期文化 及国风文化的成因及特点 第七讲:武士的兴起与院政文化。 基本内容:武士的兴起;院政及武士政权的文化:与宋朝的交流与 院政期的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武士及武士政权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 点,了解与宋朝的交流对日本的影响及院政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八讲:鐮仓时代与武家文化。基本内容:幕府政治的开始;鐮仓时代的社 会;鐮仓文化;元军侵袭与幕府的衰亡 要求学生了解鐮仓时代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形态,了解元 军侵犯日本及其对日本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九讲:室町时代与庶民文化。 基本内容:南北朝的内乱;室町幕府与国际关系;诸产业的发展与
14 第三讲:古坟文化与古代国家。 基本内容:古坟与大和国家;大陆文化的受容与生活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坟的含义与大和国家的关系,了解日本 接受大陆文化的起因及国际环境、生活文化的基本形态。 第四讲:飞鸟文化与大化改新。 基本内容:国际环境与国内改革;飞鸟文化与大化改新。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飞鸟时代日本国内外环境及其大化改新的 必然性和意义,了解飞鸟文化的基本形态。 第五讲:平城京与天平文化。 基本内容:律令国家与平城京;遣唐使与天平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律令制与律令国家的形成,了解遣唐使开 始的国际背景及其太平文化出现的影响。 第六讲:平安京与国风文化。 基本内容:平安京与平安初期文化;贵族社会与国风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平安时代的基本社会特征和平安初期文化 及国风文化的成因及特点。 第七讲:武士的兴起与院政文化。 基本内容:武士的兴起;院政及武士政权的文化;与宋朝的交流与 院政期的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武士及武士政权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 点,了解与宋朝的交流对日本的影响及院政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八讲:鎌仓时代与武家文化。基本内容:幕府政治的开始;鎌仓时代的社 会;鎌仓文化;元军侵袭与幕府的衰亡。 要求学生了解鎌仓时代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形态,了解元 军侵犯日本及其对日本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九讲:室町时代与庶民文化。 基本内容:南北朝的内乱;室町幕府与国际关系;诸产业的发展与
民众的觉悟的提高;下剋上社会的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室町时代日本社会、政治、国际关系的基 本特征和室町文化的形态及背景。 第十讲:天下统一与桃山文化。基本内容:天下统一;桃山文化。 要求学生了解桃山文化的社会、政治背景及其文化形态特征。 第十一讲:江户幕府的成立与近世文化 基本内容:江户幕府的成立;锁国及其对外关系;产业的发展与元 禄文化;开国与江户幕府的灭亡。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江户时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国际 关系的基本特征,了解江户时代平民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第十二讲:近代日本的历程与国际关系。 基本内容:明治维新与立宪政治;走向日中日俄战争的轨迹:近代 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社会背景及其意义,了 解近代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形态 第十三讲:两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基本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亚洲:;日本的中国侵略;第二次世界 大战于日本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文化根源及 其战时日本文化的状态。 第十四讲:战后日本及当代文化。 基本内容:美军占领及日本国内外政策;日本经济的腾飞及存在问 题;当代日本文化的基本形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日本战后民主化社会的形态、背景以及国 际化进程和文化特征。 四.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学生课外作业主要以预习、复习为主。同时阅读指定参考书二册,拓展相关
15 民众的觉悟的提高;下剋上社会的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室町时代日本社会、政治、国际关系的基 本特征和室町文化的形态及背景。 第十讲:天下统一与桃山文化。基本内容:天下统一;桃山文化。 要求学生了解桃山文化的社会、政治背景及其文化形态特征。 第十一讲:江户幕府的成立与近世文化。 基本内容:江户幕府的成立;锁国及其对外关系;产业的发展与元 禄文化;开国与江户幕府的灭亡。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江户时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国际 关系的基本特征,了解江户时代平民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第十二讲:近代日本的历程与国际关系。 基本内容:明治维新与立宪政治;走向日中日俄战争的轨迹;近代 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社会背景及其意义,了 解近代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形态。 第十三讲:两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基本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亚洲;日本的中国侵略;第二次世界 大战于日本。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文化根源及 其战时日本文化的状态。 第十四讲:战后日本及当代文化。 基本内容:美军占领及日本国内外政策;日本经济的腾飞及存在问 题;当代日本文化的基本形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日本战后民主化社会的形态、背景以及国 际化进程和文化特征。 四. 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学生课外作业主要以预习、复习为主。同时阅读指定参考书二册,拓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