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1.H,+的结构和共价键的本质 2.分子轨道理论 3.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4.异核及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5.H2分子的结构和价键理论 6.分子光谱 *7.光电子能谱
1 1 . H2 +的结构和共价键的本质 2 . 分子轨道理论 3 .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4 . 异核及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5 . H2分子的结构和价键理论 6 . 分子光谱 ﹡7. 光电子能谱 第三章: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对共价健认识的历史 1916年Lewis提出“八隅律(octe)”, 1919年Langmuira提出原子结构的同心 Irving Langmuir 壳层模型,解释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Gilbert Newton Lewis 5名学生获Nobel化学奖 Nobel化学奖(1932) “Lewis-Langmuir价键理论”是量子 力学理论出现之前用来定性解释化学键 的最好的工具 ·1927年由Heitler和Londoni运用量子力 学计算了氢分子的健能,解决了化学键 的本质问题,量子化学的开端 Walter Heitler Fr London 1931年2月,Pauling发表了化学键理 论一价镀理论(VB,“Heitler-London- Slater-Pauling Valence-Bond Theory " 1939年出版《化学使的本质》 Valence Bond Theory C John Clarke Slater 《 Linus Carl Pauling 0- 1954年Nobel化学奖
对共价键认识的历史 • 1916年 Lewis提出“八隅律(octet)”, 1919年 Langmuir提出原子结构的同心 壳层模型,解释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Lewis—Langmuir价键理论”是量子 力学理论出现之前用来定性解释化学键 的最好的工具 • 1927年由Heitler和London运用量子力 学计算了氢分子的键能,解决了化学键 的本质问题,量子化学的开端 • 1931年2月,Pauling发表了化学键理 论—价键理论(VB, “Heitler-LondonSlater- Pauling Valence-Bond Theory ”)。 1939年出版《化学键的本质》 Gilbert Newton Lewis 5名学生获Nobel化学奖 Irving Langmuir Nobel化学奖(1932) Walter Heitler Fritz London Linus Carl Pauling 1954年Nobel化学奖 John Clarke Slater Valence Bond Theory O C O - - O O - C O -O O - C O - O
1930年Hund和Muliken分子轨道理论 1930 Huickel一HMO分子轨道发 1951年福并谦一“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dnich Hund RobertS.Mulliken 1966年Nobel化学奖 1963 Hoffmann-EHMO 1965年Woodward和Hoffmann“分子轨道对称 守恒原理” ● 1950s Pariser,Parr and Pople-PPP Roald Hoffman 1981年Nobel化学奖 19641965Kohn,Hohenberg and沈吕九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 ● 1965~1967Pople-CNDO,NDDO,INDO 1970~Pople-Gaussian 70 1970s~1980s Dewar-MINDO,MNDO,AMI and PM3 John Anthory Pople 1998年Nobel化学奖
• 1930年 Hund和Muliken 分子轨道理论 • 1930 Hückel — HMO分子轨道发 • 1951年 福井谦一“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 1963 Hoffmann —EHMO • 1965年 Woodward和Hoffmann“分子轨道对称 守恒原理” • • 1950s Pariser, Parr and Pople — PPP • 1964~1965 Kohn, Hohenberg and 沈吕九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1965~1967 Pople— CNDO, NDDO, INDO • 1970~ Pople— Gaussian 70 • 1970s~1980s Dewar — MINDO, MNDO, AM1 and PM3 Robert S. Mulliken 1966年Nobel化学奖 福井谦一 Roald Hoffmann Friedrich Hund 1981年Nobel化学奖 Walter Kohn John Anthony Pople 1998年Nobel化学奖
第三章: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3.1.化学键概述 两个原子相互靠近,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怎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这是化学键理论讨论的主要问题 两个原子相距较长距离时,它们倾向于相互吸 引,而在短距离内它们会互相排斥。 某一对原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弱,而另一对原子 间吸引力强到足以形成稳定分子。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这正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 4
4 两个原子相互靠近,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怎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3.1.化学键概述 第三章: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两个原子相距较长距离时,它们倾向于相互吸 引,而在短距离内它们会互相排斥。 某一对原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弱,而另一对原子 间吸引力强到足以形成稳定分子。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这正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 这是化学键理论讨论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3.1.1化学键的定义和类型 广义地说,化学键的定义: 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成物质世界的作用力 化学键定义为:在分子或晶体中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 强烈相互作用,导致形成相对稳定的分子和晶体。 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次级键。 5
5 3.1.1 化学键的定义和类型 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次级键。 广义地说,化学键的定义: 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成物质世界的作用力 第三章: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化学键定义为:在分子或晶体中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 强烈相互作用,导致形成相对稳定的分子和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