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1 目次 第一章晚清小说的繁荣.() 晚清小说统计繁荣的原丙小说杂志小说理论小说 丛话几种特征形式与内容作家的恩想倾向总的评 价 第二章晚清社会概观(上).(9) 一般所谓晚清代表作李伯元及其《文明小史》吴趼人 及其《二十年月睹之怪现状》东亚病夫及其《孽海花》 刘鹗及其《老残游记》 第三章晚清社会概观(下).(34) 蘧园《负曝闲谈》旅生《痴人说梦记》八宝王郎《冷眼 观》吴断人《上海游骖录》总写晚清社会的其他小说 第四章庚子事变的反映.(50) 《黄帝魂与义和出优患余牛《邻女语多吴趼人《恨海》 和《新石头记》林纤《京华碧血录》良庐居士《救劫传》
?晚清小况史 第五章反华工禁约运动.(60) 何调华上禁约佚名《苦社会》中国凉血人《拒约奇谭》 蓉荷馆主人《黄金世界》吴趼人与华工禁约运动他的 小说《劫余灰》和《人镜学社鬼哭传》 第六章工商业战争与反买办阶级 .(74 写商人小说之少姬文《市声》大桥式羽《胡雪岩外传》 吴断人《发财秘决》云间天赘生《商界现形记》 第七章立宪运动两面观.(86) 立宪运动的两面梁启超及其《新中国未来记》春啊 《未来世界》佚名《宪之魂》吴趼人《立宪万岁》李伯 元笔下之康(有为)、粱(启超)黄小配《大马扁》佚名 《新党升宫发财记》浪荡男儿《上海之维新党》藤谷古 香《裘天雷》 第八章种族革命运动.(102) 晚清小说最发展的一环震旦女士《自由结婚》冷情女 史《洗耻记》陈天华《狮子吼》怀仁《卢梭魂》静观子 《六月霜》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 第九章妇女解放问题.(20) 妇女解放的作品顺琐《黄绣球》思绮斋《女子权》静 观自得斋主人《中国之女铜像》《惨女界与《困中剑》 关于妇女的醴责小说 第十章反迷信运动. .(134) 《绣像小说》与反迷信运动壮者《扫迷帚》嘿生《玉佛 缘》吴趼人《瞎骗奇闻》李伯元《醒世缘》殖庐《当头 棒》、《天足引与《黑籍冤魂》
日灰3 第十一章宜僚生活的暴露.(147)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黄小配《宦海升沉录》张春帆 《宦海》李伯元《活地狱》新中回之废物《刺客谈》 第十二章讲史与公案.(17) 晚清的进史吴趼人历史小说论吴趼人的《痛史》、《两 肾演义》,《云南野乘》与《九命奇冤》李亮丞《热血痕事 花梅子《精禽填海记》蒲哭生第二《仇史》观我斋主人 《鹦粟花》及其他讲史公案小说 第十三章晚清小说之末流. .(197) 吴语小说李伯元《海天鸿雪记》嫖界指南书写情小 说是引人《恨海》、《抽余灰》鸳鸯蝴蝶小说的初生 拟旧小说吴趼人《新石头记》 第十四章翻译小说.(210) 翻译小说与晚情创作翻译的理论与方法林好及其译 作吴铸与俄罗斯名著其他各国文学的翻译译作的 几种主要倾向翻译小说与黑幕小说直译小说之始 哦.(221)
第一章晚清小况的案荣1 第一章晚清小说的繁荣 晚清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最繁荣的时代。所产生 的小说,究竟有多少种,始终没有很精确的统计。书目上收的最 多的,要算《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文学类一共收翻译小说近四 百种,创作约一百二十种,出版期最迟是宣统三年(1911)。杂志 《小说林》所刊东海党我《丁未年(1907)小说界发行书目调查 表》,就一年著译统计,有一百二十余种.《东西学书录》(1899)只 收三种,《译书经眼录》(1905)较多,然亦不过三十种,梁启超《西 学书目(1897)不收小说,《新学书目提要》(通雅书局,1903)只 存文集。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平图书馆,1933)所收创 作,亦只与《译书经眼录》数量相等。实则当时成册的小说,就著 者所知,至少在一千种上,约三倍于涵芬楼所藏。 造成这空前繁荣局面,在事实上有些怎样的原因呢?第一, 当然是由于印刷事业的发达,没有前此那样刻书的困难:由于新 闻事业的发达,在应用上需要多量产生。第二,是当时知识阶级
公晚清小说史 受了西洋文化影响,从社会意义上,认识了小说的重要性。第三, 就是清室屡挫于外敌,政治又极窳败,大家知道不足与有为,遂 写作小说,以事抨击,并提倡维新与革命。 所以在当时,不仅新闻纸竞载小说,专刊小说的杂志,也就 应运而生。最早的-种,是梁启超办的《新小说》。始刊于光绪二 十八年(1902),共行两卷。所载小说,有梁氏自作之《新中国未来 记》、吴趼人《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命奇冤》、《电术 奇谈等。继有李伯元主编之《绣像小说》(1903)半月刊,共行七 十二期李之《文明小史》、《活地狱》,刘鹗《老残游记》,皆系发表 于此。李伯元故后,吴趼人创《月月小说》(1906),行二十四期,自 著有《两晋演义》、《劫余灰》等。《小说林》出最晚(1907),行十二 期,载有曾孟朴之《華海花》。这是主要的几种。此外则有《新新 小说》、《小说月报》、《小说时报》、《小说世界》、《小说图画报》 《新世界小说社报》各种。此起彼仆,或同时并刊,亦足见繁荣景 象。 对小说的重要性,获得进一步理解,始于天津《国闻报》。光 绪二十三年(1897),该报创刊,严复与夏穗鄉合作《本馆附印说 部缘起》,长万余言,是阐明小说价值的第一篇文字。后来虽有 《国闻报汇编》(1903)行世,此文未收,遂不传。以后才有梁启超 的《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后 者载在《新小说》的创刊号,影响最大,此文从社会的意义上,说 明小说的重要性,一开始就说: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