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杨义文存 1 导营 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释和文体发 生发展论 本体认定和“小况”语义分析 5 小说发端于战国及其互体形态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9 多祖现象之一:子书与小说 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 2 四 多祖现象之二:神话与小说 五 多祖现象之三:史学与小说 多祖因素和文人诗学灵性的融合 小况分类学的产生及其误区 2 个 民间口传小说和外来宗教文化的撞击 32 不 文人对小说参与和奇书采统 第一章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小说史论 31 中国神话的大地情结 30 迥异于史诗神话的原始性、非情节性和 多义性 三 化生创世和异体合构的野性思维 任 二元对应原则与海外奇思 51 日月神话人伦化与英雄神话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1
57 第二章 《穆天子传》的史诗价值 7 战国人把周穆王当作传奇英越 中国典小说史论 成书年代与魏人的河伯崇拜 66 二三 马神崇拜与几骏配入方之色 四 穆王见西王母的神话史诗化 75 五 仁霸兼修、悲乐兼备的叙事复调及盛短 之丧 78 六 文史交叉与韵散交错的叙事谋略 杨义文存第六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的 第三章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 杂史小况的品位和成书年代 9 二 系、吴、越文化的复仇史诗 E 汉代杂史小况的时空结构和叙事谋略 104 四 杂传小说和道教文化 第四章汉魏六朝志怪书的神主义幻想 111 “万物皆灵”与对(山海经》模式的突破 117 神话世俗化和鬼话人情化 121 经以人情、纬以神秘的幻想方式 127 四 空间幻想:殊域,洞穴,自由空间 131 五 时间幻想:古老的权威,仙凡时间的悬 年 136 第五章汉魏六朝“世说体”小说的流变 137 从依附子书到脫胎于子书 目
g (说苑》储事言政的叙事谋路 三 (世说)的山水意识和人物品鉴 153 ⑧ 超越名教和意象叙事 杨义文存 162 第六章唐人传奇的诗韵乐趣 ⊙ 162 小况诗化和“进士一 妓女”母题 166 二 主体创造意识和(九歌〉余韵 170 玄怪风中的命运意识和豪侠风中的心 古 杨义文存第六卷中 理危机 175 四 小说和音乐沟通,以及那谈论不尽的开 元天宝盛世 小说史论 180 五 对梦幻世界、潜隐意识和变形艺术的探 索 187 第七章 敷煌变文的佛影俗趣 187 “变·字的语义分析和变文的歌场化 小说史论 192 二 变文世俗化过程及其文体发展逻辑 198 雄丽的综合文体和壮阔的时空结构 203 在佛教幻想和世俗道教、历史叙事的结 合点上 209 五 变文的敦煌地域特色和边塞悟思 217 第入章从(酉阳杂姐)到(隽坚志) 217 文人案头文学和南方习俗投影 221 清雅自由的唐人风度和面对怪异的幽 默感 226 三 沉重的人生感受和宋人说鬼的道学气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3
232 四掌故趣味和蛮荒女色的诗意 ⊙ 236 五多重声音和时空错综的叙事 中国古典小说论 243 第九章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 243 话本和文人互动互补的审美动力结构 247 入话和正话的·有意味的错位 251 三 由俗趋雅和叙事焦点盲京的调整 杨义文存 256 四韵散交错的精致化和申美浓度的增加 261 五伪书京本通俗小说》和宋元活本的叙 事方式 266 第十章《三国演义)的戆剧结构和经典性 六卷中国 毅事 266 悲剧态势的形成和民间心理原型 典小 272 二 “战争与人才“母题以及兵、道互渗模式 278 具有结构价值的探听效应和数序组合 283 四 两极共构的立体动态审美功彰 罨 289 五 叙事时间和历史时间的疏整张弛 292 第十一章 《〈水济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 293 一 神秘的宇宙意识和参数叙事 297 二 心理、社会、玄想三层面的结构张力 302 三 折扇式列传单元和群体性战役板块 306 四 似真传神主义的叙事谋昭 312 五 以局部限知实现整体全知的流动视角
319 第十二章“剪灯三话”的文化意识和叙事 谋略 319 百年乱离对传奇笔志怪的刺款 322 二 乱世悲凉淡化后的养性炫才 杨义文存 325 三 在风流和礼防共构中欣赏人间情欲 328 在玄怪幻想和时空错乱中反省历史 332 五 从意象叙事到话本趣味的影响 中国古典 杨义文存第六卷中 338 第十三章 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倾成 338 “三教奶心”的精神纽结和超宗教自由 心态 说史论 345 个性神群体及其精神哲学隐愉 352 神魔观急重构及其拓展的幻想空间 358 四 神秘数字和神奇情节相组合的结构体 古 367 第十四章金瓶梅:世情书与怪才奇书的双 小说史论 重品格 367 “世情一奇书”的审美旨趣悖谬双构 368 文人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层次戏拟 371 三 对正统哲学和世俗宗教的信仰危机 375 “倩欲与死亡”母题和人物“三绝” 378 五叙事语言系统的变革和意象性 384 六 结构的“道“与“技”以及对生活原生态 罪拢 390 第十五章李漁小说: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审 美张力 390 投入托钵山人、快乐浪子的复杂自我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