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② 3.以摩尔比为推动力的总传质速率方程 N=KC(PAA)=KCP总(UAy)=K(总1+1A1+Y NA KY(YA-YA KGP总 (1+)1+y”) 对低浓度吸收时,可近似取Ky=KCP总 KC总 同理有N=Kx(XX)Kx=(1+X)1+x”) 对低浓度吸收时Kx=K1C总
化学工程基础电子课件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 3.以摩尔比为推动力的总传质速率方程 NA=KG(pA-pA*)= KGp总(yA-yA*)= KGp总( ) ∗ ∗ + − + A A A A 1 1 Y Y Y Y NA= KY (YA-YA*) (1 )(1 )∗ + + = Y Y K p K G Y 总 对低浓度吸收时,可近似取 KY=KGp总 同理有 NA=KX (XA*-XA) (1 )(1 ) ∗ + + = X X K c K L X 总 对低浓度吸收时KX=KLc总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② 4.总传质速率方程的分析 NA=KA-PA)K。k0Bk2 1 H KLCA -CA) K,k。k 低浓度吸收,漂流因子()≈1 P k )Gp 1.75 G RTSePBm D T↑→kt→气相传质阻力↓ kmol k≈10-3~10-4 在,DC/7→D↑利于分子扩散,↓→64 6。cBan(通常{k1}≈10+m/s k、k1数量级相当,KG、K1取决于溶解度系数H
化学工程基础电子课件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 4.总传质速率方程的分析 NA=KG(pA – pA* ) NA= KL(cA*-cA) G G Hk L K k 1 1 1 = + L G L k k H K 1 1 = + ( ) ≈ 1 pBm p 低浓度吸收,漂流因子 e Bm G RT p D p kG δ = p T DG 1.75 ∝ :T↑→kG ↑→气相传质阻力↓ kG≈10-3~10-4 m s atm kmol 2 ⋅ ⋅ e Bm L c D c kL δ = T↑→DL↑利于分子扩散,μ ↓→δe↓。 通常{kL}≈10-4m/s。 kG、kL数量级相当,KG、KL取决于溶解度系数H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② (1)气膜控制 当溶质溶解度较大时(如SO3、NH3…,),H较大(E和m小)。 kg Hk. A Kk。H ∠=ko L P P 总传质阻力接近气膜阻力,传质过程 CC 由气膜传质所控制,液相浓度均匀。 气膜阻力控制 KG(PA-PA=KG(PA -PA NA=K、UAyA2)=kUAA
化学工程基础电子课件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 pA pAi pA * A cA cAi I 气膜阻力控制 ⑴ 气膜控制 当溶质溶解度较大时(如SO3、NH3…),H较大(E和m小)。 G Hk L k 1 1 >> G G L G K k Hk k 1 1 1 1 = + ≈ 总传质阻力接近气膜阻力,传质过程 由气膜传质所控制,液相浓度均匀。 NA=KG(pA - pA*)=kG(pA - pA* ) NA=Ky(yA-yA*) = ky(yA-yA*)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② (2)液膜控制 当溶质溶解度较小时,H小(E和m大)如O2等 H 1H11 ,L hi KkKk Pa 总传质阻力接近液膜传质阻力,传质 过程由液膜传质所控制。 N=K( )=k(ca-c NAKA xA=k,A xA) CA CAi C i 液膜阻力控制 (3)双膜控制 对溶解度适中的物系,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均不可忽略,称其为 双膜控制
化学工程基础电子课件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 ⑵ 液膜控制 当溶质溶解度较小时,H小(E和m大)如O2等 G L k k H 1 << L G L L k k k H K 1 1 1 = + ≈ 总传质阻力接近液膜传质阻力,传质 过程由液膜传质所控制。 NA= KL(cA* -cA)=kL(cA*-cA) NA=Kx(xA*-xA) =kx(xA*-xA) pA pAi pA* cA cAi cA* A I 液膜阻力控制 ⑶ 双膜控制 对溶解度适中的物系,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均不可忽略,称其为 双膜控制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② 5.传质速率方程小结 (1)各种形式的吸收速率方程等效的,采用任何形式的吸收速率 方程均可计算吸收过程的速率 (2)各种形式的传质速率方程,适合描述稳态操作的吸收塔内任 横截面上传质速率关系,但不能直接用来描述全塔的吸收速 率 (3)吸收速率方程中的吸收系数与推动力必须正确搭配,且单位 一致 (4)各种形式吸收速率方程见p39表8-2 (5)总吸收系数与液膜和气膜吸收系数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各 吸收系数间的换算见p40表8-3
化学工程基础电子课件 化工原理(2)电子课件 5. 传质速率方程小结 ⑴ 各种形式的吸收速率方程等效的,采用任何形式的吸收速率 方程均可计算吸收过程的速率。 ⑵ 各种形式的传质速率方程,适合描述稳态操作的吸收塔内任 一横截面上传质速率关系,但不能直接用来描述全塔的吸收速 率。 ⑶ 吸收速率方程中的吸收系数与推动力必须正确搭配,且单位 一致。 ⑷ 各种形式吸收速率方程见p39表8-2。 ⑸ 总吸收系数与液膜和气膜吸收系数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各 吸收系数间的换算见p40表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