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A.原子核 B.质量 C.核子 D.带电粒子 E.正电子 21.以下哪种情况电离作用最强 A.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慢、物质密度高 B.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快、物质密度高 C.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慢、物质密度低 D.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快、物质密度低 E.带电粒子的电量小、速度慢、物质密度高 22.在射线能量值相同的情况下,内照射危害最大的是 A.a射线照射 B.B射线照射 C.Y射线照射 D.B、Y射线混合照射 E.特征X射线照射 23.射线在组织的射程,描述正确的是 A.a射线>B射线>Y射线 B.Y射线>B射线>a射线 C.B射线>a射线>Y射线 D.B射线>y射线>a射线 E.a射线>y射线>B射线 24.PET显像使用的射线及其能量为 A.511keV的B射线 B.511keV的X射线
20.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A. 原子核 B. 质量 C. 核子 D. 带电粒子 E. 正电子 21.以下哪种情况电离作用最强 A.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慢、物质密度高 B. 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快、物质密度高 C. 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慢、物质密度低 D.带电粒子的电量大、速度快、物质密度低 E. 带电粒子的电量小、速度慢、物质密度高 22.在射线能量值相同的情况下,内照射危害最大的是 A. α 射线照射 B. β 射线照射 C. γ 射线照射 D. β、γ 射线混合照射 E. 特征X射线照射 23.射线在组织的射程,描述正确的是 A. α 射线>β 射线>γ 射线 B. γ 射线>β 射线>α 射线 C. β 射线>α 射线>γ 射线 D. β 射线>γ 射线>α 射线 E. α 射线>γ 射线>β 射线 24. PET 显像使用的射线及其能量为 A. 511keV 的 β 射线 B. 511keV 的X射线
C.511keV的一对y光子 D.511keV的单光子 E.1.02MeV的一对y光子 25.在康普顿散射中,y光子损失最多能量的散射角为 A.909 B.0° C.1009 D.45° E.180° 26.光电峰的另一个名称为 A.全能峰 B.散射峰 C.共振峰 D.康普顿峰 E.反散射峰 27.湮灭辐射是指 A.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能量耗尽后停留在物质中 B.光子与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碰撞,其能量全部交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轨道,光 子本身消失 C.静止的正电子与物质中的负电子结合,正负电子消失,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转化为两 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511keV的y光子 D.能量大于1022keV时的y光子在物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能量为1022keV的部分转 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 E.射线使原子的轨道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28.y计数器的探头部分由Nl晶体、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器等部件组成,其基本探测 原理基于y射线对Nal晶体的哪种作用 A.电离 B.激发
C. 511keV 的一对γ 光子 D. 511keV 的单光子 E. 1.02MeV 的一对 γ 光子 25.在康普顿散射中,γ 光子损失最多能量的散射角为 A. 90o B. 0 o C. 100o D. 45o E. 180o 26.光电峰的另一个名称为 A. 全能峰 B. 散射峰 C. 共振峰 D. 康普顿峰 E. 反散射峰 27.湮灭辐射是指 A.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能量耗尽后停留在物质中 B. 光子与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碰撞,其能量全部交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轨道,光 子本身消失 C. 静止的正电子与物质中的负电子结合,正负电子消失,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转化为两 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 511 keV 的 γ 光子 D. 能量大于 1022 keV 时的 γ 光子在物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能量为 1022 keV 的部分转 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 E. 射线使原子的轨道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28. γ 计数器的探头部分由 NaI 晶体、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器等部件组成,其基本探测 原理基于 γ 射线对 NaI 晶体的哪种作用 A. 电离 B. 激发
C.韧致辐射 D.湮灭辐射 E.康普顿效应 29.带正电粒子和生物体作用后不会出现以下哪种现象 A.产生离子对 B.激发 C.吸收 D.危害 E.康普顿效应 30.β粒子和物质作用后,不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A.产生能量相等的一对y光子 B.产生一对能量各为140keV的y光子 C.产生一对辐射方向相反的y光子 D.产生一对穿透能力比99mTc强的y光子 E.产生一对y光子,PET利用这对y光子进行成像 31.屏蔽阝射线首选 A.铅 B.铝 C.有机玻璃 D.水泥 E.铁 32.α粒子的电离能力高于β粒子,其原因之一是 A.a粒子带正电荷 B.a粒子电荷量更大 C.α粒子能量是连续分布的 D.a粒子质量更大 E.能量相同时α粒子速度更快
C. 韧致辐射 D. 湮灭辐射 E. 康普顿效应 29. 带正电粒子和生物体作用后不会出现以下哪种现象 A. 产生离子对 B. 激发 C. 吸收 D. 危害 E. 康普顿效应 30. β +粒子和物质作用后,不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A. 产生能量相等的一对 γ 光子 B. 产生一对能量各为 140keV 的 γ 光子 C. 产生一对辐射方向相反的 γ 光子 D. 产生一对穿透能力比 99mTc 强的 γ 光子 E. 产生一对 γ 光子,PET 利用这对 γ 光子进行成像 31.屏蔽 β 射线首选 A. 铅 B. 铝 C. 有机玻璃 D. 水泥 E. 铁 32. α 粒子的电离能力高于 β 粒子,其原因之一是 A. α 粒子带正电荷 B. α 粒子电荷量更大 C. α 粒子能量是连续分布的 D. α 粒子质量更大 E. 能量相同时 α 粒子速度更快
33.关于带电粒子的电离能力,哪项是其评价参数 A.电离系数 B.电离密度 C.散射角度 D.衰变常数 E.电子俘获系数 34.物质受到射线的作用激发,退激后可放出 A.Y射线 B.特征X射线 C.荧光 D.俄歇电子 E. 内转换电子 35.反映射线引起的生物效应大小的电离辐射量是 A.照射量 B.吸收剂量 C.放射性活度 D.当量剂量 E.放射性比度 36.以下哪项不符合放射性核素的特征 A.核内引力与斥力平衡 B.其量随时间而减少 C.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 D.释放出射线 E.核处于激发状态 37.放射性核素衰变的指数规律描述哪种关系 A.活度随着能量的变化 B.能量随着时间的变化
33.关于带电粒子的电离能力,哪项是其评价参数 A. 电离系数 B. 电离密度 C. 散射角度 D. 衰变常数 E. 电子俘获系数 34.物质受到射线的作用激发,退激后可放出 A. γ 射线 B. 特征 X 射线 C. 荧光 D. 俄歇电子 E. 内转换电子 35.反映射线引起的生物效应大小的电离辐射量是 A. 照射量 B. 吸收剂量 C. 放射性活度 D. 当量剂量 E. 放射性比度 36.以下哪项不符合放射性核素的特征 A. 核内引力与斥力平衡 B. 其量随时间而减少 C. 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 D. 释放出射线 E. 核处于激发状态 37. 放射性核素衰变的指数规律描述哪种关系 A. 活度随着能量的变化 B. 能量随着时间的变化
C.电离能力随着速度的变化 D.射程随着密度的变化 E.活度随着时间的变化 38.放射性活度为1000Bq表示 A.每秒钟1000次核衰变 B.每分钟1000次核衰变 C.每小时1000次核衰变 D.每秒钟3.7×103次核衰变 E.每小时3.7×10次核衰变 39.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把跃迁能量传递给本原子的一个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轨道,由此 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名称是 A.B粒子 B.B粒子 C.光电子 D.a粒子 E.内转换电子 40.在影响电离辐射照射量的因素中,哪个因素的作用最明显 A.活度 B.温度 C.时间 D.距离 E.屏蔽 41.关于电离辐射的当量剂量,哪项是其计量单位 A.库仑/千克 B.希沃特 C.贝克 D.戈瑞
C. 电离能力随着速度的变化 D. 射程随着密度的变化 E. 活度随着时间的变化 38.放射性活度为 1000Bq 表示 A. 每秒钟 1000 次核衰变 B. 每分钟 1000 次核衰变 C. 每小时 1000 次核衰变 D. 每秒钟 3.7×103次核衰变 E. 每小时 3.7×103次核衰变 39.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把跃迁能量传递给本原子的一个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轨道,由此 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名称是 A. β +粒子 B. β -粒子 C. 光电子 D. α 粒子 E. 内转换电子 40.在影响电离辐射照射量的因素中,哪个因素的作用最明显 A. 活度 B. 温度 C. 时间 D. 距离 E. 屏蔽 41.关于电离辐射的当量剂量,哪项是其计量单位 A. 库仑/千克 B. 希沃特 C. 贝克 D. 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