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组成 ○黏膜层 丰厚 ·黏膜,黏膜固有层,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疏松 ·直肠上动、静脉 窦状静脉丛 ●肌层 ·与结肠相同一平滑肌层 ·下部肥厚成为肛门内括约肌 ●浆膜层 ·前壁上1/3、两侧壁上2/3有腹膜-浆膜 ·其它部位一结缔组织构成的外膜
直 肠 组 成 黏膜层 丰厚 • 黏膜,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疏松 • 直肠上动、静脉 窦状静脉丛 肌层 • 与结肠相同-平滑肌层 • 下部肥厚成为肛门内括约肌 浆膜层 • 前壁上1/3、两侧壁上2/3有腹膜-浆膜 • 其它部位-结缔组织构成的外膜
○直肠瓣 直肠黏膜上三个半月形皱襞 o j ·由黏膜、环肌和纵肌层构成 ·位于距肛6-7、8-9、11-12cm处 ·位置排列为:左一右一左 ·Kohlrusch氏瓣-相当于腹膜由直肠 前壁返折到膀胱或子宫的水平 ●作用一支持直肠内粪块,防止粪便逆 行,并减缓粪便运行至肛门时间
直肠瓣 •直肠黏膜上三个半月形皱襞 •由黏膜、环肌和纵肌层构成 •位于距肛6-7、8-9、11-12cm处 •位置排列为:左-右-左 •Kohlrusch氏瓣-相当于腹膜由直肠 前壁返折到膀胱或子宫的水平 •作用-支持直肠内粪块,防止粪便逆 行,并减缓粪便运行至肛门时间
肛管 ©形态-直肠壶腹下端至肛门之间的狭窄部 O长约3CM,前壁较后壁稍短 O管腔呈前后位纵裂状,排便时扩张成管状 0位置 O上端 ●下端 Θ周围有内、外括约肌环绕 表层-复层上皮 Θ下部-鳞状上皮
肛 管 形态-直肠壶腹下端至肛门之间的狭窄部 长约3CM,前壁较后壁稍短 管腔呈前后位纵裂状,排便时扩张成管状 位置 上端 下端 周围有内﹑外括约肌环绕 表层-复层上皮 下部-鳞状上皮
肛管 o直肠柱(Morgagni柱)肛柱 ©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黏膜皱襞 Θ纵形皱襞 6一10个 oI直线(Herrmann氏线) 。直肠柱上端的连线 o肛门瓣(anal valves) 直肠柱下端之间半月形黏膜皱襞 6-12个
肛 管 直肠柱(Morgagni柱)肛柱 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黏膜皱襞 纵形皱襞 6—10个 肛直线(Herrmann氏线) 直肠柱上端的连线 肛门瓣(anal valves) 直肠柱下端之间半月形黏膜皱襞 6—12个
o肛隐窝(Morgagnil隐窝)肛窦 ○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黏膜形成 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 6—8个 O底部 肛腺导管开口 e肛乳头(anal papilla). Θ直肠柱基底部 三角形乳头状突起 2-6个
肛隐窝(Morgagni隐窝)肛窦 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黏膜形成 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 6—8个 底部 肛腺导管开口 肛乳头(anal papilla) 直肠柱基底部 三角形乳头状突起 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