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续) 然,而不是译者的过失。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更 深刻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传统译论中关于翻译文 体风格的做法的可行性和理论阐述的真理性。 在翻译教学中,我不太喜欢使用“你应该这样译, 不应该那样译”、“你翻译的比他翻译更忠实于 原文”、“译文质量全靠译文的对等程度”之类 的规定性话语,而喜欢用描写性话语。加上,如 果说在过去的课堂上,三句话不离“信达雅”的 话,现在的课堂上则三句话不离“直译与意译” “归化与异
前言(续) • 然,而不是译者的过失。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更 深刻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传统译论中关于翻译文 体风格的做法的可行性和理论阐述的真理性。 • 在翻译教学中,我不太喜欢使用“你应该这样译, 不应该那样译” 、 “你翻译的比他翻译更忠实于 原文” 、 “译文质量全靠译文的对等程度”之类 的规定性话语,而喜欢用描写性话语。加上,如 果说在过去的课堂上,三句话不离“信达雅”的 话,现在的课堂上则三句话不离“直译与意译” 、 “归化与异
前言(续) 化。因此,我们在翻译教学中提倡分阶段翻译 具体地说就是,分三个阶段、用三种方法翻译原 文。第一阶段,采用异化译法,从词汇到结构直 译原文;第二阶段,采用异化加归化的方法翻 原文,在直译的基础上对原文做局部调整,但 般不重组原文的结构;第三阶段,采用归化方法 翻译原文,基本上是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将原 文的意义领悟在胸,然后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 下笔抒词。三种方法生产出三种不同的产品,但
前言(续) • 化“。因此,我们在翻译教学中提倡分阶段翻译。 具体地说就是,分三个阶段、用三种方法翻译原 文。第一阶段,采用异化译法,从词汇到结构直 译原文;第二阶段,采用异化加归化的方法翻译 原文,在直译的基础上对原文做局部调整,但一 般不重组原文的结构;第三阶段,采用归化方法 翻译原文,基本上是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将原 文的意义领悟在胸,然后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 下笔抒词。三种方法生产出三种不同的产品,但
前言(续) 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译文。第一种 译文,可能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容忍多 少的不顺”的那种。这样的译文,有时不 大妨碍理解,有时如果你学过外文,通过 嘴嚼,也能领略作者的意图;第二种译文 基本上是文从字顺的,但在行文和意义表 达的地道性上尚欠火候;第三种译文实际 上就是写作,但我们不主张抛开原文太远, 因为毕竟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
前言(续) • 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译文。第一种 译文,可能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容忍多 少的不顺”的那种。这样的译文,有时不 太妨碍理解,有时如果你学过外文,通过 嘴嚼,也能领略作者的意图;第二种译文 基本上是文从字顺的,但在行文和意义表 达的地道性上尚欠火候;第三种译文实际 上就是写作,但我们不主张抛开原文太远, 因为毕竟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
前言(续)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将六章材料基本上 写成了一本《英译汉理论与实践教程》。 但有些地方看来还需要调整,编成教材后, 如何使用书中的材料等问题还没有考虑得 十分成熟,所以本书虽于2003年完成了初 稿,至今尚没有出版。但2005年在申报省 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时已经将 书稿挂到网上了
前言(续) •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将六章材料基本上 写成了一本《英译汉理论与实践教程》。 但有些地方看来还需要调整,编成教材后, 如何使用书中的材料等问题还没有考虑得 十分成熟,所以本书虽于2003年完成了初 稿,至今尚没有出版。但2005年在申报省 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时已经将 书稿挂到网上了
前言(续) 由于还没有正式出版,所以教学时,只将原文 选段包括各章后面的练习印发给学生,供他们预 习、复习、完成课后作业之需。 本人在使用本书时,一般每节讲解三个选段。 第一个选段由老师做示范讲解,第二选段供学生 自己课堂研讨,第三个选段老师用于总结。另外 两个选段,在时间允许的时候,要求学生上黑板 翻译,由老师讲评
前言(续) • 由于还没有正式出版,所以教学时,只将原文 选段包括各章后面的练习印发给学生,供他们预 习、复习、完成课后作业之需。 • 本人在使用本书时,一般每节讲解三个选段。 第一个选段由老师做示范讲解,第二选段供学生 自己课堂研讨,第三个选段老师用于总结。另外 两个选段,在时间允许的时候,要求学生上黑板 翻译,由老师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