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IⅡI【e)普雷沃肢弃李嘉图和詹姆斯·穆勒的某些结论。110试图证明利润的不断减少不是不可避免的(3)论战著作..116(a)《评政治经济学上着于用语的争论》政治经济学上的怀疑论:把理论的争论归结为用语的争论!….116(6)《论马尔萨斯先生近来提倡的关于需求的性质和消费的必要性的原理》匿名作者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对李嘉图的积累理论的解释。不理解引起危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125托马斯·德·昆西无法克服李嘉图观点的真正缺陷132133(d)赛米尔·贝利.....[【)《评政治经济学上若于用语的争论》的作者和贝利在解释价值范畴中的肤浅的相对论。等价物问题。否认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133[(劳动价值和资本家利润问题上的混乱。贝利把内在的价值尺度同价值在商品或货币上的表现159混淆起来[)把价值同价格混淆起来。贝利的主观主义观173点。关于费用价格和价值的差额问题4麦克库洛赫.182[【(a)在彻底发展李嘉图理论的外表下使李嘉图理论庸俗化和完全解体。肆无忌婵地为资本主义生产辩护。无耻的折裹主义工182[b)通过把劳动的概念扩展到自然过程而对劳动的概念进行歪曲。把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同起来。把利192润解释为“积累劳动的工资”的辩护论观点】
[(e)]普雷沃[放弃李嘉图和詹姆斯·穆勒的某些结论。 试图证明利润的不断减少不是不可避免的] . 110 (3)论战著作 . 116 (a)《评政治经济学上若干用语的争论》[政治经济学上 的怀疑论;把理论的争论归结为用语的争论]. 116 (b)《论马尔萨斯先生近来提倡的关于需求的性质和消 费的必要性的原理》[匿名作者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他对李嘉图的积累理论的解释。不理解引起危机的资 本主义生产的矛盾] . 125 (c)托马斯·德·昆西[无法克服李嘉图观点的真正 缺陷] . 132 (d)赛米尔·贝利 . 133 [(α)《评政治经济学上若干用语的争论》的作者和 贝利在解释价值范畴中的肤浅的相对论。等价物 问题。否认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133 [(β)劳动价值和资本家利润问题上的混乱。贝利 把内在的价值尺度同价值在商品或货币上的表现 混淆起来] 1 . 59 [(γ)把价值同价格混淆起来。贝利的主观主义观 点。关于费用价格和价值的差额问题] 1 . 73 (4)麦克库洛赫 . 182 [(a)在彻底发展李嘉图理论的外表下使李嘉图理论庸 俗化和完全解体。肆无忌惮地为资本主义生产辩护。无 耻的折衷主义] 1 . 82 [(b)通过把劳动的概念扩展到自然过程而对劳动的概 念进行歪曲。把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同起来。把利 润解释为“积累劳动的工资”的辩护论观点] . 192 目 录 Ⅲ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郭力所有pdf@home.icm.ac.cn
IV马克思恩格思全集(5威克菲尔德在“劳动价值”和地租问题上对李嘉图理论205的局部反驳]206(6)斯特林用供求关系对资本家的利润作康俗解释](7)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值接从价值理论中得出李嘉图关于利润率和工资量成反比的原理的徒劳尝试」208[a)把剩余价值率同利润率混淆起来。“让渡利润”见208解的因素。关于资本家的“预付利润”的混乱见解】[(b)成品的生产和生产这个成品的不变资本的生产结合在一个资本家手里会不会影响利润率].232[c关于不变资本价值的变动对剩余价值、利润和工资的影响的问题238[8结束语259第二十一章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260—359260(1)小册子《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a)把利润、地租和利息看成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的积累和所谓“劳动基金”之间的相互关系】.….....260[b)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和资本积累条件下资本和收入269的交换问题[c)小册子作者的功绩及其观点在理论上的混乱。他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对外贸易的作用以及“自276由时间是真正的财富等问题的意义】(2)莱文斯顿肥资本看成工人的剩余产品。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对抗形式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本身混淆起来。由此产生的对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否定态度283289(3)霍吉斯金【a)资本的非生产性的论点是从李嘉图理论中得出的必然结论..290
(5)威克菲尔德[在“劳动价值”和地租问题上对李嘉图理论 的局部反驳] 2 . 05 (6)斯特林[用供求关系对资本家的利润作庸俗解释] 2 . 06 (7)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直接从价值理论中得出李嘉图 关于利润率和工资量成反比的原理的徒劳尝试] 2 . 08 [(a)把剩余价值率同利润率混淆起来。“让渡利润”见 解的因素。关于资本家的“预付利润”的混乱见解] 2 . 08 [(b)成品的生产和生产这个成品的不变资本的生产结 合在一个资本家手里会不会影响利润率]. 232 [(c)关于不变资本价值的变动对剩余价值、利润和工 资的影响的问题]. 238 [(8)结束语] 2 . 59 [第二十一章] 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 的无产阶级反对派 . 260—359 (1)小册子《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 260 [(a)把利润、地租和利息看成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 的积累和所谓“劳动基金”之间的相互关系]. 260 [(b)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和资本积累条件下资本和收入 的交换问题]. 269 [(c)小册子作者的功绩及其观点在理论上的混乱。他 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对外贸易的作用以及“自 由时间”是真正的财富等问题的意义] 2 . 76 (2)莱文斯顿[把资本看成工人的剩余产品。把资本主义发 展的对抗形式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本身混淆起来。由此 产生的对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否定态度] 2 . 83 (3)霍吉斯金 . 289 [(a)资本的非生产性的论点是从李嘉图理论中得出的 必然结论]. 290 Ⅳ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郭力所有pdf@home.icm.ac.cn
目录[b)反驳李嘉图的资本是积累劳动的定义。关于并存劳动的见解。对物化的过去劳动的意义估计不足。现存财富同生产运动的关系】.293【c)]所谓积累不过是一种流通现象(储备等是流通的309蓄水池),[【d)霍吉斯金对资本家为工人“积累”生活资料的见解319的驳斥。霍吉斯金不了解资本拜物教化的真正原因….329【e)复利:根据复利说明利润率的下降【D霍吉斯金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346[g)霍吉斯金的基本论点在其《通俗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的表达]349352[h】霍吉斯金论资本的权力以及论财产权利的变革]【4)]政治经济学家的反对派布雷353第二十二章]拉姆赛360—398[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尝试。关于资本是不重要的社会形式的观点360[2)拉姆赛关于剩余价值和价值的观点。剩余价值归结为利润。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变动对利润率和利润量的影响问题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明。资本的有机构成,363积累和工人阶级的状况]【3)拉姆赛论“总利润"分为“纯利润”(利息和“企业主利润”。在他关于“监督劳动”、“补偿风险的保险费”和“超额389利润”等观点中的辩护论因素]第二十三章]舍尔比利埃399—438[1)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由机器和原料构成的部分以及399由工人的“生活资料基金”构成的部分]402【2)关于工人人数同不变资本量相比不断减少的问题]
[(b)反驳李嘉图的资本是积累劳动的定义。关于并存 劳动的见解。对物化的过去劳动的意义估计不足。现存 财富同生产运动的关系]. 293 [(c)]所谓积累不过是一种流通现象(储备等是流通的 蓄水池) 3 . 09 [(d)霍吉斯金对资本家为工人“积累”生活资料的见解 的驳斥。霍吉斯金不了解资本拜物教化的真正原因]. 319 [(e)]复利;根据复利说明利润率的下降 . 329 [(f)霍吉斯金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 的关系] 3 . 46 [(g)霍吉斯金的基本论点在其《通俗政治经济学》一书 中的表达] 3 . 49 [(h)霍吉斯金论资本的权力以及论财产权利的变革] 3 . 52 [(4)]政治经济学家的反对派布雷 . 353 [第二十二章]拉姆赛 . 360—398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尝试。关于资本是不重要 的社会形式的观点]. 360 [(2)拉姆赛关于剩余价值和价值的观点。剩余价值归结为 利润。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变动对利润率和利 润量的影响问题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明。资本的有机构成, 积累和工人阶级的状况]. 363 [(3)拉姆赛论“总利润”分为“纯利润”(利息)和“企业主利 润”。在他关于“监督劳动”、“补偿风险的保险费”和“超额 利润”等观点中的辩护论因素] 3 . 89 [第二十三章] 舍尔比利埃. 399—438 [(1)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由机器和原料构成的部分以及 由工人的“生活资料基金”构成的部分]. 399 [(2)关于工人人数同不变资本量相比不断减少的问题]. 402 目 录 Ⅴ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郭力所有pdf@home.icm.ac.cn
VI马克思恩格思全集【3)舍尔比利埃关于利润率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猜测: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舍尔比利埃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407“占有规律”].[4)关于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积累问题】418【5)舍尔比利埃的西斯蒙第主义因素。关于资本有机构成问题。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可变资本绝对减少。在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情况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比例的变动。资本的有机构成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不同比例。资本周转的差别及其对利润的影响420[6)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互相排斥的见解在舍尔比利埃著作中的折衷主义的结合……436第二十四章]理查·琼斯…439—496(1)理·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税收的源泉》,第一部分:《地租》,1831年伦敦版。租历史观的因素。琼斯在地租理论的个别问题上胜过李嘉图之处以及他在这方面的错误]…439(2)理·琼斯《1833年2月27日在伦敦皇家学院讲述的政治经济学绪论。附工资讲座大纲》1833年伦敦版。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概念以及用它来说明社会制度的不同类型的尝455试。关于“劳动基金”的混乱思想](3)理·琼斯(国民政治经济学教程》1852年哈特福版461【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观的萌芽同关于资本只是“积累的储备”的资产阶级拜物教观点的结合。生产461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b)琼斯论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477关于追加固定资本的使用条件问题【c)琼斯论积累和利润率。关于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491
[(3)舍尔比利埃关于利润率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猜测;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舍尔比利埃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 “占有规律”]. 407 [(4)关于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积累问题]. 418 [(5)舍尔比利埃的西斯蒙第主义因素。关于资本有机构成 问题。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可变资本绝对减少。 在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情况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 值比例的变动。资本的有机构成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之间的不同比例。资本周转的差别及其对利润的影响]. 420 [(6)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互相排斥的见解在舍尔比利埃著 作中的折衷主义的结合]. 436 [第二十四章] 理查·琼斯. 439—496 (1)理·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税收的源泉》,第一部分: 《地租》,1831年伦敦版。[地租历史观的因素。琼斯在地租 理论的个别问题上胜过李嘉图之处以及他在这方面的错误]. 439 (2)理·琼斯《1833年2月27日在伦敦皇家学院讲述的政 治经济学绪论。附工资讲座大纲》1833年伦敦版。[“国家的 经济结构”的概念以及用它来说明社会制度的不同类型的尝 试。关于“劳动基金”的混乱思想]. 455 (3)理·琼斯《国民政治经济学教程》1852年哈特福版. 461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观的萌芽同关于资本只 是“积累的储备”的资产阶级拜物教观点的结合。生产 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 . 461 [(b)琼斯论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关于追加固定资本的使用条件问题] . 477 [(c)琼斯论积累和利润率。关于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 . 491 Ⅵ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郭力所有pdf@home.icm.ac.cn
目录VII附录收入及其源泉。俗政治经济学499-600【1)]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的拜物教化。生息资本是这种拜物教的最充499分的表现。庸俗经济学家和庸俗社会主义者论资本利息].....[【(2)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更为古老的形式。派生的形式...518[(3)剩余价值的各个部分独立化为不同形式的收入。利息和产业利润之间的比例。收入的拜物教形式的不合理性]524【4)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硬化过程以及这些形式同它们的内在实质即剩余劳动日益分离的过程。生息资本是这个过程的最终阶段。把产业利润看成“资本家的工资的辩护533论观点][(5)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利息和地租是商品市场价格的构成要素。俗经济学家企图赋554予利息和地租的不合理形式以合理的外观[(6)庸俗社会主义反对利息的斗争(蒲鲁东)。不理解利息和雇佣劳动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1,581[(7)关于利息问题的历史。路德在进行反对利息的论战时胜过蒲鲁东。对利息的观点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586注释.603—628人名索引...629—637本书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638—649名目索引...650-711
附 录 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 . 499—600 [(1)]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发展[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关系的拜物教化。生息资本是这种拜物教的最充 分的表现。庸俗经济学家和庸俗社会主义者论资本利息] . 499 [(2)]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更为古老的 形式。派生的形式 . 518 [(3)剩余价值的各个部分独立化为不同形式的收入。利息 和产业利润之间的比例。收入的拜物教形式的不合理性] . 524 [(4)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硬化过程以及这些形式同它们 的内在实质即剩余劳动日益分离的过程。生息资本是这个 过程的最终阶段。把产业利润看成“资本家的工资”的辩护 论观点] . 533 [(5)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利息 和地租是商品市场价格的构成要素。庸俗经济学家企图赋 予利息和地租的不合理形式以合理的外观] . 554 [(6)庸俗社会主义反对利息的斗争(蒲鲁东)。不理解利息 和雇佣劳动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 581 [(7)关于利息问题的历史。路德在进行反对利息的论战时 胜过蒲鲁东。对利息的观点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而发 生变化] . 586 注释 . 603—628 人名索引 . 629—637 本书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 . 638—649 名目索引 . 650—711 目 录 Ⅶ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郭力所有pdf@home.ic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