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稳恒做场 89-1 瑞场就萨应强度 S92 安培环路定理 89-3 战物对批是导线的作用 S9-4 做场远电荷的作用 89-5 回炭加速器 聚米 59-6 效介质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1 磁畴图象 第九章 稳恒磁场 §9-1 磁场 磁感应强度 §9-2 安培环路定理 §9-3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9-4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9-5 回旋加速器 磁聚焦 §9-6 磁介质
§9-1 磁场磁感应强度 9.1.1基本磁现象 1、自然磁现象 ☆磁性:具有能吸引铁磁物资(Fe、Co、Ni)的一种特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磁极:磁性集中的区域 磁极不能分离, (正负电荷可以分离开) ☆地磁: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地磁南极大约在一一纬7050,西经96 地磁北极大约在一一纬7010,东经150°45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2 §9-1 磁场 磁感应强度 9.1.1 基本磁现象 1、自然磁现象 ☆磁性:具有能吸引铁磁物资(Fe、Co、Ni)的一种特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磁极:磁性集中的区域 ☆地磁: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 ' ' 7010 150 45 70 50 96 地磁北极大约在--南纬 ,东经 地磁南极大约在--北纬 ,西经 磁极不能分离,(正负电荷可以分离开)
据1995年4月3日,《中国教育报》报道,兰州大学地质地 理教授对我国黄土高原的古地磁进行考察时,证实了世界多国的 发现:地磁的南北极曾经多次颠倒,在大颠倒间隙、地磁的磁极 有不断漂移的历史。现在的磁极正处在缓慢漂移期,暂时还不会 对人类产生影响 地幔 地核每400年比 地壳多转一周 地球的磁极每隔几 千年会发生颠倒 地核 地壳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3 地核每400年比 地壳多转一周 据 1995 年 4 月 3 日,《 中国教育报 》报道,兰州大学地质地 理教授对我国黄土高原的古地磁进行考察时,证实了世界多国的 发现:地磁的南北极曾经多次颠倒,在大颠倒间隙、地磁的磁极 有不断漂移的历史。现在的磁极正处在缓慢漂移期,暂时还不会 对人类产生影响 地壳 地核 地幔 N S 地球的磁极每隔几 千年会发生颠倒
2、磁现象起源于运动电荷 1819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 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20 年4月,奥斯特做了一个实验,通 电流的导线对磁针有作用,使磁针 在电流周围偏转。 后来人们还发现磁电联系的例子有: 磁体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似; 载流导线彼此间有磁相互作用; 上述现象都深刻地说明了: 磁现象与运动电荷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4 2、 磁现象起源于运动电荷 I 后来人们还发现磁电联系的例子有: 磁体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似; 载流导线彼此间有磁相互作用;. 18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 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20 年4月,奥斯特做了一个实验,通 电流的导线对磁针有作用,使磁针 在电流周围偏转。 上述现象都深刻地说明了: 磁现象与运动电荷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 ①1822年安培提出了用分子电流来解释磁性起源。 一切磁现象都起源于电流,任何物质的分子中都存在着环 形电流(分子电流),每个分子电流就相当于一个基元磁体, 当这些分子电流作规则排列时,宏观上便显示出磁性。 ②近代分子电流的概念: 轨道圆电流+自旋圆电流=分子电流 3、磁力 磁体与磁体间的作用; 电流与磁体间的作用; 磁场与电流间的作用; 磁场与运动电荷间的作用; 均称之为磁力。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5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 3、磁力 ②近代分子电流的概念: 轨道圆电流+自旋圆电流=分子电流 一切磁现象都起源于电流,任何物质的分子中都存在着环 形电流(分子电流),每个分子电流就相当于一个基元磁体, 当这些分子电流作规则排列时,宏观上便显示出磁性。 ① 1822年安培提出了用分子电流来解释磁性起源。 磁体与磁体间的作用; 电流与磁体间的作用; 磁场与电流间的作用; 磁场与运动电荷间的作用; 均称之为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