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读音问题 (《古代汉语教程》通论第四章第四节)
古书的读音问题 (《古代汉语教程》通论第四章第四节)
■要点: 、引言:完全用古音阅读古诗文行不通 二、古今字的读音 通假字的读音 四、破读 ·五、专有名词的读音
◼要点: • 一、引言:完全用古音阅读古诗文行不通 • 二、古今字的读音 • 三、通假字的读音 • 四、破读 • 五、专有名词的读音
、引言:完全用古音阅读古诗文行不通 ·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 音而还之淳古者。(清·顾炎武《音学五 书·序》)
一、引言:完全用古音阅读古诗文行不通 • 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 音而还之淳古者。(清·顾炎武《音学五 书·序》)
由于语音的演变,古今汉语的读音差别很 大,比如古代有全浊声母,韵母中有复杂 的元音和介音,中古有平、上、去、入四 个声调,而现代汉语普通话都没有了,因 此,完全用中古汉语读音甚至上古汉语读 音去阅读古诗文是办不到的
• 由于语音的演变,古今汉语的读音差别很 大,比如古代有全浊声母,韵母中有复杂 的元音和介音,中古有平、上、去、入四 个声调,而现代汉语普通话都没有了,因 此,完全用中古汉语读音甚至上古汉语读 音去阅读古诗文是办不到的
、古今字的读音 ·所谓古今是相对来说的,今字不是指现代 汉字。为假借义、引申义和本义所造的字 是今字,最初的本字则为古字。 ·有些古字和今字的读音是相同的,这些字 在现代不存在读音上的纠葛。 辟一闢、僻、譬”、“止一沚” “牟—眸”、“采一彩”、“或一惑” “栗——慄”、“隹—唯”、“师一狮” (假借义是今字)
二、古今字的读音 • 所谓古今是相对来说的,今字不是指现代 汉字。为假借义、引申义和本义所造的字 是今字,最初的本字则为古字。 • 有些古字和今字的读音是相同的,这些字 在现代不存在读音上的纠葛。 • “辟—闢、僻、譬”、“止—沚”、 “牟—眸”、“采—彩”、“或—惑”、 “栗——慄”、“隹—唯”、“师—狮” (假借义是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