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勘家 你测绘指导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
1 齿 轮 油 泵 装配体测绘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
20052 齿轮油泵装配体测绘指导书 、齿轮油泵介绍 齿轮油泵用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它将发动机底部油箱中的润滑油送到发动 机上有关运动部件需要润滑的部位,如发动机的主轴、连杆、摇臂、凸轮颈等。 该齿轮油泵其结构大体为(参照装配示意图及装配体实物):在泵体1内装有 二个齿轮,一个是主动齿轮轴6,另一个是从动齿轮轴2(均由泵体、泵盖支承, 动力通过主动齿轮轴上的齿轮(用键连接,图中未画),传递給主动齿轮轴,并带动 从动齿轮轴旋转(旋转方向见封面工作原理图),使右边吸油腔形成部分真空,润滑 油被吸入并充满齿槽,由于齿轮旋转,润滑油沿着壳壁被带到左边压油腔内,由 于齿轮啮合使齿槽内润滑油被挤压,从而产生高压油输出 该齿轮油泵在750转/分钟时,油压应为04-0.6兆帕。为使油压不超过该压 力,在泵盖上有限压阀装置,它由螺塞16,小垫片15,弹簧14,钢珠定位圈13 和钢珠12组成。当油压超过06兆帕,高压油就克服弹簧压力,将钢珠阀门顶开 使润滑油自压油腔流回吸油腔,以保证整个润滑系统安全工作。 填料3、垫片7、小垫片15主要起密封防漏作用。垫片7的厚度大小,还可 以调节齿轮两侧面间隙的大小。 二、目的要求 要求:根据已测绘的齿轮油泵泵体、泵盖的零件图,以及給出的齿轮油泵其它 零件图(见附图),绘制齿轮油泵的装配图 目的: 1初步掌握装配体的测绘方法和步骤; 2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进一步练习零部件的测绘方法步骤及零件草图、零件工作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公差配合的标注方法 、作业指示 )测绘步骤如下: 1.了解测绘对象 首先阅读本指导书和教材中有关章节,并通过对齿轮油泵实物的拆卸和装配 过程,全面了解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装配关系。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即:吸油、压油原理及油的流动路线、限压阀 的工作原理及限压阀的泄油路线 (2)根据实物,并参照装配示意图,弄清齿轮油泵中各个零件的结构特点,零 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配合性质
2 2005.2 齿轮油泵装配体测绘指导书 一、齿轮油泵介绍 齿轮油泵用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它将发动机底部油箱中的润滑油送到发动 机上有关运动部件需要润滑的部位,如发动机的主轴、连杆、摇臂、凸轮颈等。 该齿轮油泵其结构大体为(参照装配示意图及装配体实物):在泵体 1 内装有 二个齿轮,一个是主动齿轮轴 6,另一个是从动齿轮轴 2(均由泵体、泵盖支承), 动力通过主动齿轮轴上的齿轮(用键连接,图中未画),传递給主动齿轮轴,并带动 从动齿轮轴旋转(旋转方向见封面工作原理图),使右边吸油腔形成部分真空,润滑 油被吸入并充满齿槽,由于齿轮旋转,润滑油沿着壳壁被带到左边压油腔内,由 于齿轮啮合使齿槽内润滑油被挤压,从而产生高压油输出。 该齿轮油泵在 750 转/分钟时,油压应为 0.4-0.6 兆帕。为使油压不超过该压 力,在泵盖上有限压阀装置,它由螺塞 16,小垫片 15,弹簧 14,钢珠定位圈 13 和钢珠 12 组成。当油压超过 0.6 兆帕,高压油就克服弹簧压力,将钢珠阀门顶开, 使润滑油自压油腔流回吸油腔,以保证整个润滑系统安全工作。 填料 3、垫片 7、小垫片 15 主要起密封防漏作用。垫片 7 的厚度大小,还可 以调节齿轮两侧面间隙的大小。 二、目的要求 要求:根据已测绘的齿轮油泵泵体、泵盖的零件图,以及給出的齿轮油泵其它 零件图(见附图),绘制齿轮油泵的装配图。 目的: 1.初步掌握装配体的测绘方法和步骤; 2.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进一步练习零部件的测绘方法步骤及零件草图、零件工作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公差配合的标注方法。 三、作业指示 (一)测绘步骤如下: 1.了解测绘对象 首先阅读本指导书和教材中有关章节,并通过对齿轮油泵实物的拆卸和装配 过程,全面了解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装配关系。具体要求如下: (1) 了解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即:吸油、压油原理及油的流动路线、限压阀 的工作原理及限压阀的泄油路线; (2) 根据实物,并参照装配示意图,弄清齿轮油泵中各个零件的结构特点,零 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配合性质
2.画出泵体、泵盖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除应遵守零件测绘各项规则外,还应 注意: (1)选择主视图时应考虑到装配图的主视图的选择,尽可能使零件的安放位置 与装配图上一致,以便绘制装配图 (2)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应充分考虑到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把重要尺寸直 接从主要基准注出来。基准的选择也要根据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确定 (3)公差的选择可参超附注3选择后查表注出偏差 3.根据泵体、泵盖零件图,和附图中给出的其它零件图,画出齿轮油泵装配 图,要求: (1)绘制装配图之前,要认真看懂装配示意图和附图中给出的其它零件图 (2)选择主视图时,应把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主要装配关系表达清楚 (3)应注出配合尺寸(参超附注3)、装配尺寸、性能尺寸、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4)应注出技术要求(参超附注2)。 四、附注和附图 附注1 1.泵体的技术要求 (1)未注明铸造圆角R3-5 (2)泵体表面粗糙度:主轴孔、从动轴孔和齿轮腔等间隙配合重要表面Ra为 16,销孔、泵体与泵盖结合面Ra为3.2,螺孔Ra为6.3,底面等其它加 工面Ra为12.5 (3)不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漆 (4)材料:HI200。 2.泵盖的技术要求: (1)未注明铸造圆角R3; (2)泵盖表面粗糙度:主轴孔、从动轴孔等间隙配合重要表面Ra为1.6,销孔、 泵体与泵盖结合面Ra为32,螺孔和其它加工面Ra为6.3; (3)不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漆; (4)材料:HT200。 附注2齿轮油泵的技术要求: 1油泵装配好后,用手转动齿轮轴,不得有卡阻现象 2.油泵装配好后,齿轮啮合面应占全齿长的2/3以上,可根据印痕检查 3油泵试验时,当转速为750转分时,输出油压应为0406Mpa; 4.检査油泵压力时,各密封处应无渗漏现象。 附注3齿轮油泵公差配合的选择 1主动齿轮轴及从动齿轮轴与泵体、泵盖的配合均为φ18H7/f6 2齿轮的齿顶圆与泵体齿轮腔的配合为φ48H8/f7; 3销孔配合为φ5H7/h6 4齿轮两侧面与泵体泵盖配合为25H8h7 5两齿轮中心距为42H8
3 2.画出泵体、泵盖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除应遵守零件测绘各项规则外,还应 注意: (1) 选择主视图时应考虑到装配图的主视图的选择,尽可能使零件的安放位置 与装配图上一致,以便绘制装配图; (2)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应充分考虑到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把重要尺寸直 接从主要基准注出来。基准的选择也要根据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确定; (3) 公差的选择可参超附注 3 选择后查表注出偏差。 3.根据泵体、泵盖零件图,和附图中给出的其它零件图,画出齿轮油泵装配 图,要求: (1) 绘制装配图之前,要认真看懂装配示意图和附图中给出的其它零件图; (2) 选择主视图时,应把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主要装配关系表达清楚; (3) 应注出配合尺寸(参超附注 3)、装配尺寸、性能尺寸、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4) 应注出技术要求(参超附注 2)。 四、附注和附图 附注 1 1. 泵体的技术要求: (1) 未注明铸造圆角 R3-5; (2) 泵体表面粗糙度:主轴孔、从动轴孔和齿轮腔等间隙配合重要表面 Ra 为 1.6,销孔、泵体与泵盖结合面 Ra 为 3.2,螺孔 Ra 为 6.3,底面等其它加 工面 Ra 为 12.5; (3) 不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漆; (4) 材料:HT200。 2. 泵盖的技术要求: (1) 未注明铸造圆角 R3; (2) 泵盖表面粗糙度:主轴孔、从动轴孔等间隙配合重要表面 Ra 为 1.6,销孔、 泵体与泵盖结合面 Ra 为 3.2,螺孔和其它加工面 Ra 为 6.3; (3) 不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漆; (4) 材料:HT200。 附注 2 齿轮油泵的技术要求: 1.油泵装配好后,用手转动齿轮轴,不得有卡阻现象; 2.油泵装配好后,齿轮啮合面应占全齿长的 2/3 以上,可根据印痕检查; 3.油泵试验时,当转速为 750 转/分时,输出油压应为 0.4-0.6Mpa; 4.检查油泵压力时,各密封处应无渗漏现象。 附注 3 齿轮油泵公差配合的选择: 1.主动齿轮轴及从动齿轮轴与泵体、泵盖的配合均为φ18H7/f6; 2.齿轮的齿顶圆与泵体齿轮腔的配合为φ48H8/f7; 3.销孔配合为φ5H7/h6 4 齿轮两侧面与泵体泵盖配合为 25H8/h7; 5.两齿轮中心距为 42H8
附注4附图 1装配示意图和明细栏; 2除齿轮油泵泵体、泵盖以外的零件图
4 附注 4 附图 1.装配示意图和明细栏; 2.除齿轮油泵泵体、泵盖以外的零件图
田实 止家景累器番器科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