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391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一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2) 试题 2014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 类,名称是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段太尉逸事状》属于 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 类。 3.史传的体裁主要有 4.作为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 撰写的 5.律诗不论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各联的名称是 6.诗律中的“对”是指 ;“粘” 是指 7.律诗的对仗是指 ;工对是 指 :借对是指 1382
试卷代号 3 9 座位号OJ 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未考试 古代汉语 2014 年1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分数 I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每空 I I. 1.我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类,名称是 2. 在姚 体分类 事状 类。 3. 体裁 4. 论述 是 撰写 5. 律诗 组成 称是 6. 是指 7. 对仗是 1382 ;借对是指 z" ;工对是
得分 评卷人 二.解释字词(30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每字1分,共10分) 8.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9.大王失职人汉中,秦民无不恨也。 10.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11.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2.世之有機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13.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二)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每词2分,共20分)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16.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备注:“为…所”按一个单位计算] 17.(项)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18.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1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383
得分|评卷人 二.解释字词 (一)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每字 8. 廉颇不肯 9. 王失职人 10. 甚众 天下 1. 12. 世之 稳穰 之行也 13. 不越 反不 (二)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每词 2 0 14. 不百步耳 15. 16. 后楚 按一个单 17. (项)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18. 不能 贵失御 19. 游者 至者 1383
得分 评卷人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2分,共10分) 20.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2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22.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康也。窃为陛下惜之。 23.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24.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得 分 评卷人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25.子日德 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 能改是吾忧 也 26.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 非 专讲精习 不知难问 得分 评卷人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10分) 27.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国、别、白,人声。不,平声。 1384
得分|评卷人 三、说明下列旬申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 2分,共 0分} 20. 秦数败赵 壁不 1. 晋灵 22. 为 富 而直 此廉康也 23. 治事堂 栖之 24. 平直 必准绳 得分|评卷人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25. 修 学 之 义 不 能 能改是吾忧也 26. 学 者 好 信 师 是 古 非专讲精习不知难问 得分 i评卷本|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圃,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 0分} 27. 春 望 杜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替。 注:国、别、白,人声。不,平声。 1384
得分 评卷人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28.龙门子论政 宋濂 县大夫问政龙门子日民病久矣其视之如伤乎 日是闻命矣愿言其他龙门子日勿 为盗乎日何谓也日私民一钱盗也官盗则民愈 病矣日若是其甚乎日殆有甚焉不称其任 而虚报既廪者亦盗也 注:龙门子,人物的名称。 1385
|得分|评卷人| I I I 28. 论政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 宋攘 人物 1385
试卷代号:239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一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4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三散文 韵文 骈文 2.传状类 碑志类 3.编年体 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4.刘勰 《文心雕龙》 5.首联 额联 颈联 尾联 6.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 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 7.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 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 不用字在句 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二、解释字词(30分) (一)每字1分,共10分。 8.数:屡次。 9.恨:遗憾。 10.本:农业。末:工商业。残:祸害。 11.偷:懒惰。 12.機:灾年。穰:丰收年。被:遭受。 13.竟:边境。 (二)说明在句中的词性1分,说明意义或作用1分,共20分。 14.直:副词,只。是:代词;这。 15.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6.以: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竟:副词,最终。为(秦)所:被动句句式。 1386
试卷代号 2 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 试题 及评分标 (供参考) 2014 年1 一、填空{每空 1分,共 0分} 1.三散文韵文耕文 2. 传状类 碑 3. 编年 纪事 末体 4. 刘醋 文心 5. 6. 仄相反 上一联对句与下一 第一 二个 7. 意义上 一小 词 或形容词 仗 不用字 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二、解释字词 0分} (一)每字 1分,共 0分。 8. 9. 10. 商业 祸 害 1. 12. 灾年 13. 〈二)说明在句中的词性 1分,说明意义或作用 1分,共 0分。 14. 代词 15. 16. 被动 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