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019-2020年高中必修3文化史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练 习题第五十一篇 宀第1题【单选题】 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 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 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 A、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 B、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 C、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 D、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玛窦在教堂中放置的这些东西都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这使得中国人认识到更多的西方先进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D 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利玛窦对经济方面的努力 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学东渐”的思想,更提不上“改造”中国 C选项误,错误,利玛窦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传教,其他的都是手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是 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可以看出通过接触西方文化,促使人们接受西方先进文明,难度中等。 第2题【单选题】 据史载,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 过了二十多年,民间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给税的凭据。该段记载主要表明 A、雕版印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唐政府对印刷业的支持力度较大 C、雕版印刷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D、雕版印刷技术在唐后期日臻成熟 【答案】 【解析】: 1/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 / 9 2019-2020 年高中必修 3 文化史历史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练 习题第五十一篇 第 1 题【单选题】 1583 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 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 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 ) A、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 B、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 C、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 D、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 【解析】: 第 2 题【单选题】 据史载,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后,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 过了二十多年,民间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给税的凭据。该段记载主要表明( ) A、雕版印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唐政府对印刷业的支持力度较大 C、雕版印刷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D、雕版印刷技术在唐后期日臻成熟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分析】唐代出现商家印的字帖、医书,“民同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给税的凭据”,说明唐代的雕 版印刷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D材料无法休现,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力,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民闾市场上也出现了 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分别从生产生活方面反映了印刷术的影响,难度一般,答题的易错点是错选D。 宀第3题【单选题】 宋元的工匠们将规矩工整的楷书广泛用于刻书并加以改造,在明朝中期形成了以“横轻竖重、四角整 齐”为特征的宋体字。宋体字的形成() A、实现了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 B、阻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 C、标志着活字印刷术正式诞生 D、利于印刷业发展和文化传播 【答案】: 【解析】 【分析】“横轻竖重、四角整齐”为特征的宋体字使得汉字的书写有规律可循,有规范须蕈守,这就为印刷书籍和传播文化提 供了方便,故选D.AB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故答案 【宸评】本题考查竽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宋体字形成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将规矩工整的楷书广泛用于刻书并加以改造,在明朝中期形成了以横轻竖重、四角整齐为特征的宋体字 结合中国古代宋体字形成的影响解答即可 第4题【单选题】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正确的是()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答案】: 【解析】: 2/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 / 9 第 3 题【单选题】 宋元的工匠们将规矩工整的楷书广泛用于刻书并加以改造,在明朝中期形成了以“横轻竖重、四角整 齐”为特征的宋体字。宋体字的形成( ) A、实现了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 B、阻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 C、标志着活字印刷术正式诞生 D、利于印刷业发展和文化传播 【答案】: 【解析】: 第 4 题【单选题】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正确的是(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分析】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A错误; B“蔡侯纸并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它之前已经有纸存在,故B错误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正确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朝,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拿握历史知识的力,难度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宀第5题【单选题】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 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 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会儿地塌山崩,篓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 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己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答案】 【解析】 【分析】A在题干中无从体现;B与时间不符,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距今约千多年;C更是荒谬;D符合题意,说明明代 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点评】从內容和题型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异同、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及儒学地位变化、四大发明的 影响、书画艺术的成就与特征等仍可能是2012年高考命题核心考点;主流思想命题仍然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科技文化命 题以选择题为主。 一第6题【单选题】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 事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答案】: 【解析】: 3/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3 / 9 第 5 题【单选题】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 1567~1620 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 11 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 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 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 历史信息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答案】: 【解析】: 第 6 题【单选题】 南宋绍熙四年(1193 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 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分析】A项因为它是活字印刷的作品,故A不符合题意; B项根据材料中的“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可知是在说活字印刷术,但是根据时间南宋绍煕四年(1193 年),可知当时处于南宋,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应该是北宋,所以B说法中的“最早”不合史实,选B; CD从材料中可发现它是活字印刷术,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高考中有关四大发明的考点,往往集中在印刷术这一块,而其他三大发明涉及较少。因此,对于印刷术的相关发展情 况要作了解。它的出现与隋唐文化繁荣相关,到了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和理学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开始出现。 第7题【单选题】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 问题是() 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 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分析】C依据所字知识可知,“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用途实质上是由当时的不同的社 B选项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是关键信息。 第8题【单选题】 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 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4 / 9 第 7 题【单选题】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 问题是( ) 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 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 8 题【单选题】 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 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C两项最早出现在唐代,B项在我国汉代既已出现,D项在宋 代应用于航海并传入欧洲州,所以答案选D。 【点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励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并称为四大发明,高考对其的考查一方 面是集中在这些科技成就产生的年代以及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考查他们对西方近代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第9题【单选题】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 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 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古代科学理论体系 【答案】: 【解析】: 【分析】依据材料中“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美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的信息说明中国传 统的科技注重实用技术,故选择B项 A选项错在材料没有强调政府的作用,故排除 C选项错误,这并不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故排除 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特点的准确认识。 宀第10题【单选题】 下列中国人发明或制造的物品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是() A、火药 B、纸张 C、丝绸 D、瓷器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5 / 9 第 9 题【单选题】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 1 世纪至 公元 15 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 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古代科学理论体系 【答案】: 【解析】: 第 10 题【单选题】 下列中国人发明或制造的物品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是( ) A、火药 B、纸张 C、丝绸 D、瓷器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