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荐单 位 西安石油大学 课 程学 校 西安石油大学 课 程名 称 油藏物理 课程类 型 专业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地矿类 课程负责人 张玄奇 填报日期 2014/6/5 陕西省教育厅制 二○一四年四月 —1—
— 1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 荐 单 位 西 安 石 油 大 学 课 程 学 校 西 安 石 油 大 学 课 程 名 称 油 藏 物 理 课 程 类 型 专 业 基 础 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地 矿 类 课 程 负 责 人 张 玄 奇 填 报 日 期 2014/6/5 陕西省教育厅 制 二○一四年四月
填写要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 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 内容填写。 4.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 签字。 5.“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 建设学校盖章。 —2—
— 2 — 填 写 要 求 1.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 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 内容填写。 4.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 签字。 5.“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 建设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课程负责人 张玄奇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3.7 专业技 最终学历 研究生 教授 术职务 学 位 硕士 行政职务 基 所在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况 通信地址(邮编) (710065) 研究方向 油气田开发 是否曾获省级 曾获省级精品 原省级精品 是 2003 张玄奇 精品课程称号 课程称号年份 课程负贵人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 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 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 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 五项): 教 (1)讲授本课程情况: 学 情 课程名称:油藏物理: 况 课程类型:专业技术基础课: 学时:6学时/周,共9周: 授课年级及人数:石油工程08、09、10、11级,四届共720人。 (2)近5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 40人 研究生(全日制) 15人 研究生(工程硕士) 10人 —3—
— 3 —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 本 情 况 课程负责人 张玄奇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3.7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 学 位 硕士 行政职务 所在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 18 号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710065) 研究方向 油气田开发 是否曾获省级 精品课程称号 是 曾获省级精品 课程称号年份 2003 原省级精品 课程负责人 张玄奇 教 学 情 况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 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 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 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 五项): (1)讲授本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油藏物理; 课程类型:专业技术基础课; 学时:6 学时/周,共 9 周; 授课年级及人数:石油工程 08、09、10、11 级,四届共 720 人。 (2)近 5 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 40 人 研究生(全日制) 15 人 研究生(工程硕士) 10 人
课程负贵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 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 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张玄奇,陈薇,李剑鹏利用密度迭代法计算气井的井底流压,西安石油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2)张玄奇,张博,王俊英低渗透气藏气井的生产规律研究,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年05期 (3)张玄奇,杨冬玉,尉立岗,等地层系数法确定气井的产能方程,西安石油大 学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术 2.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究 (1)Nuraly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中石油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012年,主持。 (2)Nuraly油田数值模拟及开发调整方案研究,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13 年,主持。 (3)双河油田VⅡ下层系储层特征及优化注水研究,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2013 年,主持。 (4)堵水调剖综合决策系统,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2011年,主持。 (5)丘油田气井水锁机理及对策研究,中石油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12年, 主持
— 4 — 学 术 研 究 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 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 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 近五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张玄奇,陈薇,李剑鹏.利用密度迭代法计算气井的井底流压,西安石油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年 01 期. (2)张玄奇,张博,王俊英.低渗透气藏气井的生产规律研究,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 年 05 期. (3)张玄奇,杨冬玉,尉立岗,等.地层系数法确定气井的产能方程,西安石油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年 03 期. 2.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Nuraly 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中石油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012 年,主持。 (2)Nuraly 油田数值模拟及开发调整方案研究,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13 年,主持。 (3)双河油田 VII 下层系储层特征及优化注水研究,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2013 年,主持。 (4)堵水调剖综合决策系统,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2011 年,主持。 (5)丘油田气井水锁机理及对策研究,中石油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12 年, 主持
2. 课程团队 性 专业技 在本课程中 姓名 别 出生年月 学科专业 术职务 承担的工作 签字 负责课程建设的 张玄奇 女 1963.7 教授 油气田开发 总体规划和实施 课程团 徐波 男 副教授 油气田开发 大纲、教学计划 1968.3 和教材体系建设 结构 曹宝格 女 1975.12 副教授 油气田开发 实验项目建设 张益 男 1979.03 副教授 油气田开发 示范课程教学 董凤娟 女 1980.02 讲师 油气田开发 课程试题库的建设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 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总体而言,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多样、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优化、师资配置强。 教学队伍: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师 资力量强。 知识结构: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人:有跨学科攻读学位的,但本科或研究生学 团 习期间都获得了油气田开发专业学位,高级职称教师占80%,博士学位教 队 师占80%,知识结构合理。 体 年龄结构:50岁以上1人,40~50岁1人,30~40岁3人: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 素 教师为骨干,中青年教师占80%,年龄结构合理。 学缘结构:教师分别来自中科院渗流力学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 青 西北大学。1人曾被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出国访问学习,1人跨学科读学位, 学缘结构合理。 师 师资配置情况:高职称教师担任主讲,青年讲师承担部分教学和课程辅导任务:另从 养 上表任务分工可以看出,教材体系建设、实验教学、辅助教学系统开发、 网站建设都落实有相关的教师负责贵,师资配置较全面。每年承担石油工程 专业、海洋油气工程专业8~12个班的《油藏物理》课的教学任务。 近年来,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师德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坚持听评课制度: 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定期开展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探讨解决教学问题:选派教师 参加学术交流及教学技能培训等,引进博士2名。 5—
— 5 — 2.课程团队 课 程 团 队 结 构 姓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学科专业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签字 张玄奇 女 1963.7 教授 油气田开发 负责课程建设的 总体规划和实施 徐波 男 1968.3 副教授 油气田开发 大纲、教学计划 和教材体系建设 曹宝格 女 1975.12 副教授 油气田开发 实验项目建设 张益 男 1979.03 副教授 油气田开发 示范课程教学 董凤娟 女 1980.02 讲师 油气田开发 课程试题库的建设 课 程 团 队 整 体 素 质 及 青 年 教 师 培 养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 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总体而言,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多样、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优化、师资配置强。 教学队伍: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1 人;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师 资力量强。 知识结构:博士学位 4 人,硕士学位 1 人;有跨学科攻读学位的,但本科或研究生学 习期间都获得了油气田开发专业学位,高级职称教师占 80%,博士学位教 师占 80%,知识结构合理。 年龄结构:50 岁以上 1 人,40~50 岁 1 人,30~40 岁 3 人;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 教师为骨干,中青年教师占 80%,年龄结构合理。 学缘结构:教师分别来自中科院渗流力学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 西北大学。1 人曾被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出国访问学习,1 人跨学科读学位, 学缘结构合理。 师资配置情况:高职称教师担任主讲,青年讲师承担部分教学和课程辅导任务;另从 上表任务分工可以看出,教材体系建设、实验教学、辅助教学系统开发、 网站建设都落实有相关的教师负责,师资配置较全面。每年承担石油工程 专业、海洋油气工程专业 8~12 个班的《油藏物理》课的教学任务。 近年来,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师德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坚持听评课制度; 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定期开展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探讨解决教学问题;选派教师 参加学术交流及教学技能培训等,引进博士 2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