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题2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1-2题 骆驼(节选)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 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1、你是如何理解“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这两句诗的意思的。 2、“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什么精神?“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又写出了骆驼什 么精神? 、阅读下列这首诗词,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宋)陆游 雪晓(光明)清笳(一种乐器)乱起,梦游处、不知何 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醒)寒灯里,漏(古代计时器)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3、陆游的这首“记梦词”,上片写 ,下片写 4、词中描写作者身处冷落环境的诗句是_ 5、联系你读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说说“鬓虽残,心未死”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情怀?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10题(17分) [甲除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1 黄冈市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题 2 一、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 1-2 题 骆驼(节选)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 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1、你是如何理解“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这两句诗的意思的。 2、“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什么精神?“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又写出了骆驼什 么精神?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词,回答问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宋) 陆游 雪晓(光明)清笳(一种乐器)乱起,梦游处、不知何 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醒)寒灯里,漏(古代计时器)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3、陆游的这首“记梦词”,上片写 ,下片写 。 4、词中描写作者身处冷落环境的诗句是 。 5、联系你读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说说“鬓虽残,心未死”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情怀?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6—10 题(17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大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d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阆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 7.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 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 填序号)(2分) 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 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10.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 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 谈。(3分) 四、阅读《紧抱生命之树》,答问。 《紧抱生命之树》林清玄 深情地抱着一棵树 感受树的生命 体会树的不凡 进入树的坚强
2 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 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 ④家贫无资 7.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 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 填序号)(2 分) 假 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10.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 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 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 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 谈。(3 分) 四、阅读《紧抱生命之树》,答问。 《紧抱生命之树》林清玄 深情地抱着一棵树 感受树的生命 体会树的不凡 进入树的坚强
一旦化入树的整体 失去拥抱树的我 就会在树里 看见自己 在青岛的崂山,巧遇一棵茶花树。 茶花树的岁数已无从查考,听说至少有七八百岁。 只能以“伟大”“非凡”来形容。这棵茶花树有四层楼高,花开数以万计,使得 整个庭院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片深红,美丽的深红 我走到深红的茶花树下,靠近树干,轻轻地、敬仰地紧抱茶花树。那一刻,如同 触电,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我绕了-圈,又紧靠到树上去。 茶花树无言,却告诉我生命的无常,因为它看尽了王朝的兴衰起落。 茶花树无语,却告诉我每一次的风雨,只要经得起考验,就会变得更强大。 茶花树不动,却告诉我追求美之必要,它的岁月都是在开最美的茶花。 在崂山,茶花树还算是个婴儿,有许多树是唐宋时代就有的,还有几棵从汉朝到 现在的老树。 祭拜之后,我—去拜访老树,并深情地拥抱它们 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在心情不佳、处境恶劣的时候,就会跑到离家不 远的桃花心木林,拥抱那棵最高大的桃花心木。树的坚强与祟高抚慰了我:“安 心吧!在你之前,有许多人心情比你更差,也有许多人处境比你更坏;他们不都 熬过来了吗?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你会渡过难关的。 在城市里,周遭并没有大树,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那棵树也是饱经风霜和考验 的,但它有鲜明的态度、正向的思维、坚强的意志,只要我闭起眼睛,贴近大树
3 一旦化入树的整体 失去拥抱树的我 就会在树里 看见自己 在青岛的崂山,巧遇一棵茶花树。 茶花树的岁数已无从查考,听说至少有七八百岁。 只能以“伟大”“非凡”来形容。这棵茶花树有四层楼高,花开数以万计,使得 整个庭院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片深红,美丽的深红。 我走到深红的茶花树下,靠近树干,轻轻地、敬仰地紧抱茶花树。那一刻,如同 触电,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我绕了一圈,又紧靠到树上去。 茶花树无言,却告诉我生命的无常,因为它看尽了王朝的兴衰起落。 茶花树无语,却告诉我每一次的风雨,只要经得起考验,就会变得更强大。 茶花树不动,却告诉我追求美之必要,它的岁月都是在开最美的茶花。 在崂山,茶花树还算是个婴儿,有许多树是唐宋时代就有的,还有几棵从汉朝到 现在的老树。 祭拜之后,我一一去拜访老树,并深情地拥抱它们。 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在心情不佳、处境恶劣的时候,就会跑到离家不 远的桃花心木林,拥抱那棵最高大的桃花心木。树的坚强与崇高抚慰了我:“安 心吧!在你之前,有许多人心情比你更差,也有许多人处境比你更坏;他们不都 熬过来了吗?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你会渡过难关的。” 在城市里,周遭并没有大树,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那棵树也是饱经风霜和考验 的,但它有鲜明的态度、正向的思维、坚强的意志,只要我闭起眼睛,贴近大树
一切的不如意,就风吹云散了。 我拥抱山林的大树,因为它们看尽了历朝历代人间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 越一时一地的困境。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暗淡与辉煌,使我们超越了一 朝一夕的迷思。 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黄山的万峰之巅,靠在一棵老松树的树干上,看着脚底的烟 云风雾,内心感动莫名。这干年老松脚下竟无寸土,它是从石头逢中生长的。 脚下无寸土,却能屹立干年,不只青松如此,历史上伟大的修行人、思想家、创 造者,哪一个不是从万仞岗那毫无寸土的石头上生长起来的呢? 11、“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这传给我的“心情”具体是什么?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12、“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作者为什么喜欢拥抱树木?成年后生活 在城市,“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这“心灵的大树”是什么? 13、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 (1)最后一句话句式有什么特征?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你举一个修行人、思想家或创造者的例子,用这个人具体的事例证明“他 们也是这样生长起来的”。 14、电视节目中在播放“黄山松”的画面,下面是播音员的画外音 这千年的青松,站在万峰之巅,经历风吹雨打,看尽了脚下的烟霭雾岚, 不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写照 请你也给电视台要播放的“崂山茶花树”画面配一段画外音: 15、现在,你读懂了开头的小诗吧?请说说你对下面几句诗的理解 旦化入树的整体 失去拥抱树的我 就会在树里 看见自己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一20题。(18分)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4 一切的不如意,就风吹云散了。 我拥抱山林的大树,因为它们看尽了历朝历代人间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 越一时一地的困境。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暗淡与辉煌,使我们超越了一 朝一夕的迷思。 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黄山的万峰之巅,靠在一棵老松树的树干上,看着脚底的烟 云风雾,内心感动莫名。这千年老松脚下竟无寸土,它是从石头逢中生长的。 脚下无寸土,却能屹立千年,不只青松如此,历史上伟大的修行人、思想家、创 造者,哪一个不是从万仞岗那毫无寸土的石头上生长起来的呢? 11、“茶花树把数百年的心情传到我的身上”,这传给我的“心情”具体是什么?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12、“我从幼年时代就喜欢拥抱树木”,作者为什么喜欢拥抱树木?成年后生活 在城市,“我种植了心灵的大树”,这“心灵的大树”是什么? 13、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 (1)最后一句话句式有什么特征?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你举一个修行人、思想家或创造者的例子,用这个人具体的事例证明“他 们也是这样生长起来的”。 14、电视节目中在播放“黄山松”的画面,下面是播音员的画外音: ——这千年的青松,站在万峰之巅,经历风吹雨打,看尽了脚下的烟霭雾岚, 不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写照。 请你也给电视台要播放的“崂山茶花树”画面配一段画外音: 15、现在,你读懂了开头的小诗吧?请说说你对下面几句诗的理解 一旦化入树的整体 失去拥抱树的我 就会在树里 看见自己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 一 20 题。(18 分)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阿元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 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 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但阿元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我安慰当然不错 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 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叫。比如说项羽,从江东起来,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 仗,但垓下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现在的历史学 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 的瘾,但最终他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之 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 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的 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 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 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 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失败要成为成 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 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讲过这 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
5 阿元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 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 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但阿元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我安慰当然不错, 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 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叫。比如说项羽,从江东起来,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 仗,但垓下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现在的历史学 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 的瘾,但最终他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之 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 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的 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 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 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一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 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失败要成为成 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 己。 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讲过这 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