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 (一)(二)(三) 三四总分 得分 、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2分)( A.家醅(pi) 招徕(lai) 镶嵌(qan) 如法炮制(po) B.哂笑(shem) 执拗(ni) 酷肖(x) 众目睽睽(ku) C.稽首(q) 眷念(juon) 不逊(shin 深恶痛疾(w) D.眼翳(y) 宽恕(sh) 锃亮(zhen) 颔首低眉(h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抑扬顿挫 油光可见 戴污纳垢 无可置疑 B.翻来覆去郁郁寡欢粗制烂造黯然失色 C.正襟危坐 广袤无垠 花团锦簇 不可名状 D.美不胜收盛气凌人长吁短叹冥思暇想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面对“湖人”, 不能让“火箭”求得生机,他们惟一的出路就是进攻,打出有 “火箭”特色的进攻。 要遵循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扎实做好甲型HN流 感防控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③灾难终将过去,但是,如何使灾难所出来的宝贵的集体记忆,在平和宁静的岁 月里永不消淡,却是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面对和深刻思考的问题。 ④九十多年前 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历史发 展进程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A.联防联控严防死守激发爆发B.联防联控严防死守爆发·激发 C.严防死守联防联控爆发激发D.严防死守联防联控激发爆发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手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 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 B.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末准明白呢 八年级语文共页第1页)
C.“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 D.现在北京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一三分嘞”。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年11月,全国公安机关侦破的刑事案件数与10月份相比大幅上升418%左右 批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迅速侦破。 B.人才柔性流动是指人才通过兼职、承担委托项目、参与项目开发等方式在为其他单位 提供短期服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迁移行为。 C.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 井喷特大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填序号 ①人与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而人在文章写作中起主导作用。 ②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到他们人格的风貌和个性。 ③当我们捧读鲁迅、闻一多的作品的时候,自然会被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魅力所征服 正因为他们的作品达到了人文合的境界,才使得他们的作品名垂千古,成为永恒。 ⑤大凡有成就的作家,都是用人和个性抒写作品。 ⑥用作品表现人格和个性。 7.请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下句(6分) (1)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韩愈《马说》) 病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文学常识填空:(2分) (1)课文《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代著名文学家 (2)课文《再塑生命》是国作家 的作品。 你校正在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作为校园的主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下面是同学们在街上发现的广告和标语,请你指出其错误之处(4分) ①热烈欢迎上级领导前来我区莅临指导!②蓝球场严禁闲人入内。 ③新鲜代鱼每斤8元。 ④茶叶旦五角一只。 (2)下面是一位同学拟写的一条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宜传标语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每一次交流从普通话开始,共同的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2分) 下联 八年级语文(共⑤页第2页)
10.下面是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的一个环节,请你完成以下任务(4分) 【活动:别出心裁论古诗】古人写诗时,往往选用一些比较“通用”的物态(或时令)来 表示某种情感。请认真分析下面几首古诗,探究出相对应的物态(或时令)与情感,并把这些 发现写下来。(试写两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上下》王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示例:“乡书”表示思念家乡的感情 表示 的感情 表示 的感情 二、浅层阅读理解(28分) (一)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联中的“惶恐滩”“零丁洋”是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 ,前一句 是 后一句 (3分) 12、尾联情绪由 转为 表明了 。(3分) (二)敬畏自然(节选)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 个天真幼稚①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 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 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 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罢了。就如同鲲鹏看 待斥妈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 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 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 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②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 年级语文(共⑧页第3页)
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 前卖弄小聪明呢? 13.请说出下列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2分) (1)幼稚① (2)幼稚② 14.请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4分) (1)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 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 海 (2)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 笑 15.作者为什么说“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请根据节选部分内容加以说明)(2分) 16.请概括这两节文字所阐述的中心意思。(20字以内)(2分) (三)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 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氽虽愚,卒获 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大学,县官日有禀①稍②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③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 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 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④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糖,德有不成 者,非天质⑤之卑⑥,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注释:①禀:粮仓。②稍:禀食,官府发给的粮食。③葛:夏布,④假诸人:假之于人, 向人借。⑤天质:天资,人的智力。⑥卑:低下。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②走: ③俟 ④馁 八年级语文(共③页第4页)
18.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C.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D.无奔走之劳矣 1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我的翻译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我的翻译 20、甲段文字中写了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作答)(3分) 21、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乙段加线句子的理解。(3分) 三、深层阅读探究(12分)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100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 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 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年“诞辰”纪念日时, 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 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埋在地下 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 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 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目前,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00万吨,全世界塑料年产量为1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 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15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废 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联合国科 教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 好几件“白色外衣”。 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 八年级语文(共页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