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简述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4.简述《水浒传》的题旨, 5.简述《水浒传》的叙事线索。 6.略谈《水浒传》的人物塑造艺术。 7简述《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8.简析孙悟空这一小说形象。 9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0.分析《金瓶梅》中西门庆这一人物形象。 11.简述《金瓶梅》的创作经验、艺术成就对以前章回小说的突破。 12.简述"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13.简述"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14.简述明代散曲发展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 15.简述明代传奇与杂剧在形式上的区别。 16.简述汤显祖的文学观。 17.简述《牡丹亭》的故事取材及汤显祖对题材的改造。 18.简析杜丽娘艺术形象。 19.简述吴江派沈璟在戏曲理论上的建树。 20.简述清人袁枚的性灵说与明代公安派的联系, 21.纳兰性德词与阳羡派、浙西派有何不同? 22.简述清初浙西派词与清中叶浙派词之异同。 23.以《促织》为例,谈《聊斋志异》的情节特色。 24.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3.简述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4.简述《水浒传》的题旨。 5.简述《水浒传》的叙事线索。 6.略谈《水浒传》的人物塑造艺术。 7.简述《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8.简析孙悟空这一小说形象。 9.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0.分析《金瓶梅》中西门庆这一人物形象。 11.简述《金瓶梅》的创作经验、艺术成就对以前章回小说的突破。 12.简述“三言” “二拍”的思想内容。 13.简述“三言” “二拍”的艺术成就。 14.简述明代散曲发展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 15.简述明代传奇与杂剧在形式上的区别。 16.简述汤显祖的文学观。 17.简述《牡丹亭》的故事取材及汤显祖对题材的改造。 18.简析杜丽娘艺术形象。 19.简述吴江派沈璟在戏曲理论上的建树。 20.简述清人袁枚的性灵说与明代公安派的联系。 21.纳兰性德词与阳羨派、浙西派有何不同? 22.简述清初浙西派词与清中叶浙派词之异同。 23.以《促织》为例,谈《聊斋志异》的情节特色 。 24.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5.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26.试比较《红楼梦》中黛玉、宝钗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27.简述《红楼梦》脂评本与程刻本的主要区别。 28.简述李渔的戏曲理论及其产生的意义。 29.简述《长生殿》的故事发展线索。 30.简析《长生殿》中杨贵妃的形象。 31.简述清中后期刷坛上的花雅之争”。 四、论述题 1.论《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 2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征。 3论明代四大奇书的形成次序、成书过程、结构特色在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发展 中的逻辑规律。 4.论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5.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特征,说明这一形象表现了汤显祖怎样的文 学思想? 6.分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7曹雪芹《红楼梦》是如何揭示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 8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比较与映照的艺术手法。 9.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10.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11.结合作品,分析《桃花扇》高超的结构艺术。 12.试论龚自珍散文在晚清文坛上的地位及影响
25.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26.试比较《红楼梦》中黛玉、宝钗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27.简述《红楼梦》脂评本与程刻本的主要区别。 28.简述李渔的戏曲理论及其产生的意义。 29.简述《长生殿》的故事发展线索。 30.简析《长生殿》中杨贵妃的形象。 31.简述清中后期剧坛上的“花雅之争”。 四、论述题 1.论《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 2.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征。 3.论明代四大奇书的形成次序、成书过程、结构特色在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发展 中的逻辑规律。 4.论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5.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特征,说明这一形象表现了汤显祖怎样的文 学思想? 6.分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7.曹雪芹《红楼梦》是如何揭示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 8.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比较与映照的艺术手法。 9.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10.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11.结合作品,分析《桃花扇》高超的结构艺术。 12.试论龚自珍散文在晚清文坛上的地位及影响
(附:明清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答案 1.宋濂 2.《郁离子》 3.寓言体 4.张羽 5.高启杨基 6.高启 7.高启 8.袁凯 9.李东阳 10.茶陵诗派 11.前七子 12.后七子 13.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 14.茅坤 15.《震川集》 16.唐宋派 17.李贽 18.李贽 19.袁中道 20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附:明清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答案 1.宋濂 2.《郁离子》 3.寓言体 4.张羽 5.高启 杨基 6.高启 7.高启 8.袁凯 9.李东阳 10.茶陵诗派 11.前七子 12.后七子 13.李梦阳 何景明李攀龙 14.茅坤 15.《震川集》 16.唐宋派 17.李贽 18.李贽 19.袁中道 20.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1.袁宏道 22.幽深孤峭 23.钟惺谭元春 24.袁宏道 25.张岱 26.张溥《七录斋集》 27.陈子龙 28.张岱 29.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嘉靖壬午年 30.毛纶毛宗岗 31.列国志传 32.忠义水浒传 33.清康熙五年石渠阁补修的万历己丑天都外臣序100回本 35.《北宋志传》或《杨家府演义》 37.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20卷100回 38.续西游记西游补或后西游记 39.封神演义 40.兰陵笑笑生 41.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42.许仲琳李云翔改编而成 43.冯惟敏 44.清平山堂话本
21.袁宏道 22.幽深孤峭 23.钟惺 谭元春 24.袁宏道 25.张岱 26.张溥 《七录斋集》 27.陈子龙 28.张岱 29.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嘉靖壬午年 30.毛纶 毛宗岗 31.列国志传 32.忠义水浒传 33.清康熙五年石渠阁补修的万历己丑天都外臣序 100 回本 35.《北宋志传》或《杨家府演义》 37.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20 卷 100 回 38.续西游记 西游补 或 后西游记 39.封神演义 40.兰陵笑笑生 41.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42.许仲琳李云翔改编而成 43.冯惟敏 44.清平山堂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