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种植物的命名,其属名的第一字母须大写,种名第一字 母小写,其后列上命名人缩写 5.合法的学名,必须附有用拉丁文正式发表的描写。 第四节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识别鉴定植物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检 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的二歧分类原则。(或是或 不是)。 二歧分类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相对的一群植物的特征特 性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一个分支 中相对的性状又分为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 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科、属、种检索表的终 点为止。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数字 相对的两个分支前面的数字和位置相同 检索表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形式 1.定距检索表:一对矛盾性状间隔一定距离,并用相同编号 逐级向右错开一格,这样下去,直至追寻到 科、属或种的学名为止,终于査出植物的名 2.平行检索表:每一对矛盾性状仅仅相接,左边字码均平头 排列,并给予同样数目编号。在每一行之末, 或为一学名,或为一数字 例:锦葵科的分属定距检索表: 1.果实为分果 2.不具副萼、子房含2个以上胚珠……(1)茼麻属 2.副萼1-9片,子房含1个胚珠 3.副萼1-3片,离 ·(2)锦葵属 3.副萼6-9片,基部联合………(3)蜀葵属 1.果实为蒴果 花柱分枝较长 5.萼在花后宿存,多灌木 (4)木锦属 5.萼在花后脱落,多草本……(5)秋葵属 4.花柱不分枝…………(6)棉属 平行检索表 1.果实为分果………… 1.果实为蒴果 2.不具副萼、子房含2个以上胚珠 (1)茼麻属 2.副萼1-9片,子房含1个胚珠 3 3.副萼1-3片,离生…………(2)锦葵属 3.副萼6-9片,基部联合 ·(3)蜀葵属 4.花柱分枝较长…… 4.花柱不分枝…… ……(6)棉属 5.萼在花后宿存,多灌木…… (4)木锦属 5.萼在花后脱落,多草本…… (5)秋葵属
6 4.一种植物的命名,其属名的第一字母须大写,种名第一字 母小写,其后列上命名人缩写。 5.合法的学名,必须附有用拉丁文正式发表的描写。 第四节 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识别鉴定植物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检 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的二歧分类原则。(或是或 不是)。 二歧分类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相对的一群植物的特征特 性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一个分支 中相对的性状又分为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 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科、属、种检索表的终 点为止。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数字, 相对的两个分支前面的数字和位置相同。 检索表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形式: 1.定距检索表:一对矛盾性状间隔一定距离,并用相同编号, 逐级向右错开一格,这样下去,直至追寻到 科、属或种的学名为止,终于查出植物的名 称。 2.平行检索表:每一对矛盾性状仅仅相接,左边字码均平头 排列,并给予同样数目编号。在每一行之末, 或为一学名,或为一数字。 例:锦葵科的分属定距检索表: 1.果实为分果 2.不具副萼、子房含 2 个以上胚珠 ……(1)茼麻属 2.副萼 1-9 片,子房含 1 个胚珠 3.副萼 1-3 片,离生……………………(2)锦葵属 3.副萼 6-9 片,基部联合………………(3)蜀葵属 1.果实为蒴果 4.花柱分枝较长 5.萼在花后宿存,多灌木………………(4)木锦属 5.萼在花后脱落,多草本………………(5)秋葵属 4.花柱不分枝 ……………………………(6)棉属 平行检索表 1.果实为分果…………………………………2 1.果实为蒴果…………………………………4 2.不具副萼、子房含 2 个以上胚珠 ………(1)茼麻属 2.副萼 1-9 片,子房含 1 个胚珠………………3 3.副萼 1-3 片,离生 ………………………(2)锦葵属 3.副萼 6-9 片,基部联合 …………………(3)蜀葵属 4.花柱分枝较长………………………………5 4.花柱不分枝………………………………(6)棉属 5.萼在花后宿存,多灌木…………………(4)木锦属 5.萼在花后脱落,多草本…………………(5)秋葵属
检索表可分为分纲、分日、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可根据鉴定植物的需要使用各类检索表,可分别检索出植物 的科、属、种。如:检索一种植物时,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 可以鉴定出门和纲,通常只用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就够 了。利用检索表时,先以检索表中首次出现的两个分支的形 态特征与植物相对照,选其与植物相符合的一个分支,再在 这一分支下面的两个分支中继续选择、检索,直到检索到植 物的科、属、种名为止。然后对照该植物的描述和插图,验 证检索中是否有误,最后鉴定出植物的正确名称。 鉴定植物需要有完整的检索表资料和植物标本。此外还 需要熟悉和正确理解描述植物形态特征的术语,只有这样才能顺 利进行检索。 第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的概述 就整个植物界而言,传统地把它划分15个门,四大类群。 藻门 2.裸藻门 3.绿藻门 4.金藻门藻类植物无低无 5.甲藻门 维等胚 6.红藻门 管植植 孢子植物7.褐藻门 植物物 (隐花植物)8.细菌门 物 9.粘菌门菌类植物 植物界 10.真菌门 11.地衣门 2.苔藓植物门 维高有 13.蕨类植物门颈卵器植物管等胚 种子植物14.裸子植物门 植植植 (显花植物)15.被子植物(雌蕊植物)物物物 菌藻类 低等植物 总体分四大类苔藓类 蕨类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对植物界划分的几种类型 1.据植物开花与否、繁殖方式划分: 显花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植物 隐花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不开花结实。包括
7 检索表可分为分纲、分目、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可根据鉴定植物的需要使用各类检索表,可分别检索出植物 的科、属、种。如:检索一种植物时,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 可以鉴定出门和纲,通常只用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就够 了。利用检索表时,先以检索表中首次出现的两个分支的形 态特征与植物相对照,选其与植物相符合的一个分支,再在 这一分支下面的两个分支中继续选择、检索,直到检索到植 物的科、属、种名为止。然后对照该植物的描述和插图,验 证检索中是否有误,最后鉴定出植物的正确名称。 鉴定植物需要有完整的检索表资料和植物标本。此外还 需要熟悉和正确理解描述植物形态特征的术语,只有这样才能顺 利进行检索。 第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一节 植物界的概述 就整个植物界而言,传统地把它划分 15 个门,四大类群。 1.蓝藻门 2.裸藻门 3.绿藻门 4.金藻门 藻类植物 无 低 无 5.甲藻门 维 等 胚 6.红藻门 管 植 植 孢子植物 7.褐藻门 植 物 物 (隐花植物) 8.细菌门 物 9.粘菌门 菌类植物 植 10.真菌门 物 11.地衣门 界 12.苔藓植物门 维 高 有 13.蕨类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管 等 胚 种子植物 14.裸子植物门 植 植 植 (显花植物) 15.被子植物(雌蕊植物) 物 物 物 菌藻类 低等植物 总体分四大类 苔藓类 蕨 类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一.对植物界划分的几种类型 1.据植物开花与否、繁殖方式划分: 显花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植物 隐花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不开花结实。包括
藻菌类、地衣、苔藓类、蕨类 2.据植物有无根、茎、叶的分化,有无胚的结构分 原植体植物(低等植物)无胚植物):藻类、菌类、地衣。 茎叶体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苔藓、蕨类、裸子 被子 3.据有无维管束划分: 非维管植物:藻类、菌类、苔藓类。 维管植物:蕨类、裸子、被子植物。 4.据颈卵器的有无划分: 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 非颈卵器植物: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包括类群 1.常生活在水中或阴湿地方。 2.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由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 构成,无维管束,是原植体植物。 3.雌性生殖器官由单细胞构成。 4.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低等植物可分为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 高等植物的特点及包括类群 1.绝大多数是陆生 2.植物体常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可例外) 3.雌性生殖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4.受精卵形成胚;再生成植物体。 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被子植物) 第二节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最古老的植物类群之一,约2万余种,分布 极广,热带、温带、寒带。绝大多数是水生的,生活在淡水 或海水中,少部分陆生,凡是潮湿的地区,都可见到藻类 植物,如土壤、树皮、墙壁、岩石等。 藻类植物特征 藻体形态具有多样性,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丝状体 戈叶状体 2.藻类植物具有叶绿素和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 制有机物质,生活方式为自养型。(有极少数藻类营异 养或暂时异养的生活) 3.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营养繁殖:以植物体的片段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孢子繁殖):以特化的细胞即孢子)直接发育 为新个体。 有性繁殖(配子繁殖):借配子的结合而进行的,有同配, 异配,卵式生殖。 根据藻类的形态,细胞核的构造和细胞壁的成分,载色
8 藻菌类、地衣、苔藓类、蕨类。 2.据植物有无根、茎、叶的分化,有无胚的结构分: 原植体植物(低等植物)(无胚植物):藻类、菌类、地衣。 茎叶体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苔藓、蕨类、裸子、 被子。 3.据有无维管束划分: 非维管植物:藻类、菌类、苔藓类。 维管植物:蕨类、裸子、被子植物。 4.据颈卵器的有无划分: 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 非颈卵器植物:被子植物。 二.低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包括类群 1.常生活在水中或阴湿地方。 2.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由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 构成,无维管束,是原植体植物。 3.雌性生殖器官由单细胞构成。 4.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低等植物可分为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 三.高等植物的特点及包括类群 1.绝大多数是陆生。 2.植物体常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可例外) 3.雌性生殖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4.受精卵形成胚;再生成植物体。 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被子植物) 第二节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最古老的植物类群之一,约 2 万余种,分布 极广,热带、温带、寒带。绝大多数是水生的,生活在淡水 或海水中,少部分陆生,凡是潮湿的地区,都可见到藻类 植物,如土壤、树皮、墙壁、岩石等。 藻类植物特征: 1.藻体形态具有多样性,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丝状体 或叶状体。 2.藻类植物具有叶绿素和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 制有机物质,生活方式为自养型。(有极少数藻类营异 养或暂时异养的生活) 3.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营养繁殖:以植物体的片段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孢子繁殖):以特化的细胞(即孢子)直接发育 为新个体。 有性繁殖(配子繁殖):借配子的结合而进行的,有同配, 异配,卵式生殖。 根据藻类的形态,细胞核的构造和细胞壁的成分,载色
体的结构及所含色素的种类,贮芷营养物质的类别,鞭毛的 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生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等, 将藻类分为8个门。 蓝藻门 (-)般特征: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绿色自养植物。 无细胞核的分化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分为中央质和周质两部 分 2.中央质位于中心,无核膜、核仁,有核质,为原核 3.周质中没有载色体,有光合片层,含有叶绿素A、藻蓝素 藻红素,故植物体呈蓝绿色。贮芷物是蓝藻淀粉。(不溶性 淀粉 4.细胞壁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质鞘。 5.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繁殖。丝状体以形成藻殖段的方法 繁殖 藻殖段: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或2个 营养细胞间形成双凹形分离盘及机械作用等将丝 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段称藻殖段,每一个藻 殖段发育成一个丝状体。 (二)代表植物 1.颤藻属 2.念珠藻属: 3.鱼腥藻属: (三)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 群植物,其原始性表现在: 1.原核,无真正核,无核膜、核仁,为原核生物 2.无载色体和其它细胞器,叶绿素仅含叶绿素A 3.细胞分裂为直接分裂,无有性生殖。 裸藻门 ()般特征: 绝大多数无细胞壁,最外层是原生质膜,有鞭毛1-3条,能 自由游动的单细胞植物。 2.藻体前端有胞口、胞咽,胞咽下部膨大部分叫储蓄泡储蓄 泡周围有一至多个伸缩泡 3.绿色种类,细胞内有许多载色体,含叶绿素A和B,β-胡萝 卜素,3种叶黄素。同化产物为裸藻淀粉和 4.无色种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式营养,能用胞口、胞 咽吞食固体,或营腐生生活。 5.以细胞纵裂方式繁殖 代表植物 裸藻属细胞长纺锤形主要生活于含有机质的淡水中。如池塘 水沟等 三.绿藻门 ()般特征
9 体的结构及所含色素的种类,贮芷营养物质的类别,鞭毛的 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生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等, 将藻类分为 8 个门。 一.蓝藻门 (一)一般特征: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绿色自养植物。 1.无细胞核的分化,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分为中央质和周质两部 分。 2.中央质位于中心,无核膜、核仁,有核质,为原核。 3.周质中没有载色体,有光合片层,含有叶绿素 A、藻蓝素、 藻红素,故植物体呈蓝绿色。贮芷物是蓝藻淀粉。(不溶性 淀粉) 4.细胞壁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质鞘。 5.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繁殖。丝状体以形成藻殖段的方法 繁殖。 藻殖段: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或 2 个 营养细胞间形成双凹形分离盘及机械作用等将丝 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段称藻殖段,每一个藻 殖段发育成一个丝状体。 (二)代表植物 1.颤藻属: 2.念珠藻属: 3.鱼腥藻属: (三)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一 群植物,其原始性表现在: 1.原核,无真正核,无核膜、核仁,为原核生物。 2.无载色体和其它细胞器,叶绿素仅含叶绿素 A。 3.细胞分裂为直接分裂,无有性生殖。 二.裸藻门 (一)一般特征: 1.绝大多数无细胞壁,最外层是原生质膜,有鞭毛 1-3 条,能 自由游动的单细胞植物。 2.藻体前端有胞口、胞咽,胞咽下部膨大部分叫储蓄泡,储蓄 泡周围有一至多个伸缩泡。 3.绿色种类,细胞内有许多载色体,含叶绿素 A 和 B,β-胡萝 卜素,3 种叶黄素。 同化产物为裸藻淀粉和油。 4.无色种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式营养,能用胞口、胞 咽吞食固体,或营腐生生活。 5.以细胞纵裂方式繁殖。 (二)代表植物 裸藻属:细胞长纺锤形,主要生活于含有机质的淡水中。如池塘、 水沟等。 三.绿藻门 (一)一般特征:
1.绿藻植物细胞与髙等植物相似,具核和叶绿体,有相似的 色素,贮藏养分和细胞壁成分 2.细胞壁有二层,外层为果胶质,内层为纤维素 3.细胞中有叶绿素和各种细胞器。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贮存养分为淀粉和油类(可溶性) 4.都是真核生物,有核膜、核仁。 5.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孢子繁殖和配子生殖 a.营养繁殖:群体,丝状体以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新藻体。 b.孢子繁殖 孢子: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有游动孢子、静孢子等。 孢子囊:产生孢子的细胞。 孢子体:在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和具有二倍体染色体的植 物体。 c,有性繁殖(配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有雌、雄配子、精子、卵 配子囊:产生配子的细胞。 配子体:在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和具单倍体的植物体 同配生殖:在形态、结构、大小、运动能力完全相同的2 个配子结合。如:衣藻、丝藻 异配生殖:在形态、结构相同,大小、运动能力不同的两个 配子的结合,大而运动慢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 快的为雄配子。如:实球藻。 卵式生殖:形状、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 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 精卵结合的方式。如:团藻。 接合生殖:2个没有鞭毛能变形的配子结合。如:水绵 (二)代表植物 1.衣藻属 小球藻属 3.水绵属 4.轮藻属 (三)分类地位:绿藻与高等植物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1)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 (2)光合产物都是淀粉和油 (3)鞭毛类型都是尾鞭形,承认高等植物的祖先是绿藻 (四)绿藻植物的演化趋向 第一:植物体从单细胞具鞭毛的类型,沿三条路线发展: (1)营养体保持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不分裂,植物体为 非丝状体的群体和多细胞个体。团藻为这一路线顶点。 (2)营养体失去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不分裂,植物体为 非丝状体的固定群体。小球藻。 ③3)营养体失去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可分裂,植物体为 丝状体和片状体。如丝藻、石莼(片状)
10 1.绿藻植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相似,具核和叶绿体,有相似的 色素,贮藏养分和细胞壁成分。 2.细胞壁有二层,外层为果胶质,内层为纤维素。 3.细胞中有叶绿素和各种细胞器。色素有叶绿素 A,叶绿素 B,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贮存养分为淀粉和油类(可溶性)。 4.都是真核生物,有核膜、核仁。 5.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孢子繁殖和配子生殖。 a.营养繁殖:群体,丝状体以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新藻体。 b.孢子繁殖 孢子: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有游动孢子、静孢子等。 孢子囊:产生孢子的细胞。 孢子体:在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和具有二倍体染色体的植 物体。 c.有性繁殖(配子繁殖) 配 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有雌、雄配子、精子、卵 子。 配子囊:产生配子的细胞。 配子体:在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和具单倍体的植物体。 同配生殖:在形态、结构、大小、运动能力完全相同的 2 个配子结合。如:衣藻、丝藻。 异配生殖:在形态、结构相同,大小、运动能力不同的两个 配子的结合,大而运动慢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 快的为雄配子。如:实球藻。 卵式生殖:形状、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 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精卵结合的方式。如:团藻。 接合生殖:2 个没有鞭毛能变形的配子结合。如:水绵。 (二)代表植物 1.衣藻属: 2.小球藻属: 3.水绵属: 4.轮藻属: (三)分类地位:绿藻与高等植物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1)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 (2)光合产物都是淀粉和油; (3)鞭毛类型都是尾鞭形,承认高等植物的祖先是绿藻。 (四)绿藻植物的演化趋向。 第一:植物体从单细胞具鞭毛的类型,沿三条路线发展: (1)营养体保持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不分裂,植物体为 非丝状体的群体和多细胞个体。团藻为这一路线顶点。 (2)营养体失去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不分裂,植物体为 非丝状体的固定群体。小球藻。 (3)营养体失去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可分裂,植物体为 丝状体和片状体。如丝藻、石莼(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