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课程名称:植物分类学 学时:30学时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任课教师:张美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1 教 案 课程名称:植物分类学 学时:30 学时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业 任课教师:张美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植物分类学》电子教案 课程编号:B3013102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资源与 环保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总学时:30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2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10学时。 二、教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 实验课 总课 时数 时数 时数 第一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第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三章被子植物形态学术语 第四章被子植物的分科 10 16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学时周次 低等植物类群代表|掌握蓝藻绿藻细菌|2 植物形态结构 真菌地衣 高等植物类群代表丨掌握苔藓真蕨松属|2 植物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被子植物分科(一)掌握毛茛科十字花|2 科豆科菊科 四被孑植物分科(二)掌握葫芦科蔷薇科|2 杨柳科茄科 五「被子植物分科(三)掌握唇形科百合科「2 伞形科禾本科 2003~2004学年第 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
2 《植物分类学》电子教案 一、课程编号:B3013102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资源与 环保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 2 学期 总 学 时:3 0 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 20 学时,实验课学时数 10 学时。 二、教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节 各 章 名 称 理论课 时数 实验课 时数 总课 时数 第一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2 2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6 4 10 第三章 被子植物形态学术语 2 第四章 被子植物的分科 10 6 16 合 计 20 10 30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 号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目 的 学 时 周 次 一 低等植物类群代表 植物形态结构 掌握蓝藻绿藻细菌 真菌地衣 2 1 二 高等植物类群代表 植物形态结构 掌握苔藓真蕨松属 形态结构 2 1 三 被子植物分科(一) 掌握毛茛科十字花 科豆科菊科 2 1 四 被子植物分科(二) 掌握葫芦科蔷薇科 杨柳科茄科 2 1 五 被子植物分科(三) 掌握唇形科百合科 伞形科禾本科 2 1 2003~2004 学年第 二 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植物分类学学时:30任课教师:张美萍 周次课次‖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1234 1|植物界的概述及藻类植物 1菌类与地衣植物 1高等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 51被子植物形态分类术语基础 61|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一) 1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二) 8 1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三) 1单子叶植物纲分科 10 1植物界多样性 11 1实验一:低等植物类群形态结构观察 121实验二:高等植物类群形态结构观察 131实验三:掌握毛茛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 141实验四掌握葫芦科蔷薇科杨科茄科 151实验五:掌握唇形科百合科伞形科禾本科
3 课程名称:植物分类学 学时:30 任课教师:张美萍 周次 课次 教 学 内 容 1 1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 1 植物界的概述及藻类植物 3 1 菌类与地衣植物 4 1 高等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 5 1 被子植物形态分类术语基础 6 1 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一) 7 1 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二) 8 1 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三) 9 1 单子叶植物纲分科 10 1 植物界多样性 11 1 实验一:低等植物类群形态结构观察 12 1 实验二:高等植物类群形态结构观察 13 1 实验三:掌握毛茛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 14 1 实验四:掌握葫芦科蔷薇科杨柳科茄科 15 1 实验五:掌握唇形科百合科伞形科禾本科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目的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 要求 使用 重点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及内容 难点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植物分类的方法 2学时 植物分类采用的各级单位界门纲理论讲授 目科属种 三、植物的命名法则及林奈的双名法及其意义。举例说明 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4 三、单元教学计划 名 称 第一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目 的 要 求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 使用。 重 点 难 点 重点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及内容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二、植物分类采用的各级单位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三、植物的命名法则及林奈的双名法及其意义。 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名称第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目的「了解植物界主要门的特征及代表植物。掌握世代交替。明确植物界 要求 进化的基本规律 重点「重点突出讲述高等植物,选择少数典型代表,讲述其生活史。难点在于搞 难点清楚世代交替的概念与高等植物各门世代交替的特点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6学时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的特征及原核生物与核生物 理论讲授, (一)藻类 1、藻类的主要特征 2、藻类分门概述 (1)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颤藻属、念珠藻举例说明 属及鱼腥藻属的形态与繁殖的原始性及其经 济意义 2)绿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衣藻属、团藻属 水绵属、轮藻属的形态特征与繁殖方式,通 过以各属代表植物的不同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幻灯片 式说明绿藻的演化进程 (3)眼虫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裸藻属的形态 特征繁殖方式及其经济意义 4)褐藻门和红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海带 紫菜等的主要形态及其经济意义 (二)菌类 1、菌类的主要特征 2、菌类分门概述 (1)细菌门的特征,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 态结构,细菌的主要作用。 幻灯片 (2)粘菌门的特征,列举发网菌的形态特征及 繁殖
5 名 称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目 的 要 求 了解植物界主要门的特征及代表植物。掌握世代交替。明确植物界 进化的基本规律。 重 点 难 点 重点突出讲述高等植物,选择少数典型代表,讲述其生活史。难点在于搞 清楚世代交替的概念与高等植物各门世代交替的特点。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 学时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一、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的特征及原核生物与核生物 (一) 藻类 1、藻类的主要特征 2、藻类分门概述 (1) 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颤藻属、念珠藻 属及鱼腥藻属的形态与繁殖的原始性及其经 济意义。 (2) 绿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衣藻属、团藻属、 水绵属、轮藻属的形态特征与繁殖方式,通 过以各属代表植物的不同形态结构和繁殖方 式说明绿藻的演化进程。 (3) 眼虫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裸藻属的形态 特征繁殖方式及其经济意义。 (4) 褐藻门和红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海带、 紫菜等的主要形态及其经济意义。 (二) 菌类 1、菌类的主要特征 2、菌类分门概述 (1) 细菌门的特征,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 态结构,细菌的主要作用。 (2) 粘菌门的特征,列举发网菌的形态特征及 繁殖。 理论讲授, 举例说明 幻灯片 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