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诅(zhou) (tui)唐(ti) 透 相得益( zhang)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那种正直而慈详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一一严肃和慈爱交帜着的 抚摩似的。 ②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平台、楼梯交错相连,给人以变换莫测的感觉,阳光从 不同的角度射入,印照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错别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吴楚东南坼 (杜甫《 》) ③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④鸟上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⑤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 ,不要 相信吧, 4.班级开展了“走近嫦娥1号”的主题班会,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1)班会开始时作为主持人的你会怎样巧妙地导入主题呢?请写一段生动的开场白 (2)如果你有机会采访制造“嫦娥1号”的有关专家们,你将会怎样提问呢? 阅读名著《童年》选段,完成后面题目。(4分) 我也开始挣钱:每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 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 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 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 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 了不起的!”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 为《 》,选文中的“我”是 (人名)。(2分) (2)假如让你穿越时空,作为记者去采访高尔基,就《童年》这本书你会提哪些问题?(至 少两个(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6 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诅(zhòu) (tuí) 唐 (tī) 透 相得益(zhāng) __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①那种正直而慈详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帜着的 抚摩似的。 ②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平台、楼梯交错相连,给人以变换莫测的感觉,阳光从 不同的角度射入,印照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 ,潭影空人心。 (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吴楚东南坼, 。 (杜甫《________________》) ③ ,明月来相照。 (_______《竹里馆》) ④鸟上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 (吴均《山中杂诗》) ⑤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 ,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级开展了“走近嫦娥 1 号”的主题班会,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 分) (1)班会开始时作为主持人的你会怎样巧妙地导入主题呢?请写一段生动的开场白。 (2)如果你有机会采访制造“嫦娥 1 号”的有关专家们,你将会怎样提问呢? 5.阅读名著《童年》选段,完成后面题目。(4 分) 我也开始挣钱:每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 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 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 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 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 了不起的!”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人名)。(2 分) (2)假如让你穿越时空,作为记者去采访高尔基,就《童年》这本书你会提哪些问题?(至 少两个)(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 分)
阅读《赵普》,完成6-9题(共12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 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 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 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6.下边各项加点字词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及为相 B.「太祖常劝以读书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跪而拾之以归 C「普少习吏事 D.[处决如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复奏如初 E.「阖户启箧取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②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8.无论是写读书勤奋,还是写冒险举荐人才,都表现了赵普的一种什么精神?(用文中原句 回答)(2分) 9.赵普“读之竟日”并做到“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这一点对我们读书学习有什么启示? 谈谈你的理解。(2分) 阅读《童年的朋友》的选段,完成10-13题8分)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 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好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圓圆的,闪岀一种难 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 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 尖几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 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 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阅读《赵普》,完成 6—9 题(共 12 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 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 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 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6.下边各项加点字词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4 分)( )( ) A. 及为.相 B.太祖常劝以.读书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跪而拾之以.归 C .普少习.吏事 D.处决如.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复奏如.初 E. 阖户启.箧取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8.无论是写读书勤奋,还是写冒险举荐人才,都表现了赵普的一种什么精神?(用文中原句 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赵普“读之竟日”并做到“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这一点对我们读书学习有什么启示? 谈谈你的理解。(2 分) 阅读《童年的朋友》的选段,完成 10—13 题(8 分)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 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好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 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 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 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 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 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 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 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 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0.第一段中作者刻意描写外祖母的“黑衣服”与“她的眼睛”,主要运用的写法是什么? 其作用又是什么?(2分) 11.选文中写外祖母鼻烟壶和衣服的黑有何作用?(2分) 12.“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外祖母什么特点?(2分) 13.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 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阅读《一面》选段,完成14-18题。(共12分)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 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 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妤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 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 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 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一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 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 才好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 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 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 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0.第一段中作者刻意描写外祖母的“黑衣服”与“她的眼睛”,主要运用的写法是什么? 其作用又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中写外祖母鼻烟壶和衣服的黑有何作用?(2 分) ________ 12.“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外祖母什么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 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一面》选段,完成 14—18 题。(共 12 分)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 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 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 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 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 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 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 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 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 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 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下面是“我”在书店里买书时特定情景中的一段心路变化历程,认真阅读选文,在括 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心路更加疑惑 乐观自信 情景( )看到书的定价时说“钱不够”时( 16.作者写道:“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根据文章内容, 说说“我”是凭什么作出这个“断定”的。(3分) 17.“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中的“竹枝似的”换成“细长的”好不好?请说说你的 理由。(2分) 18.阅读下文,说说文中“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在得知鲁迅死讯时的感情,结合 上文,探究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3分)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 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 肺与紧捏的拳头。 (郁达夫《怀鲁迅》节选)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922题。(12分) 报秋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 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 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 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是“我”在书店里买书时特定情景中的一段心路变化历程,认真阅读选文,在括 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2 分) 16.作者写道:“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根据文章内容, 说说“我”是凭什么作出这个“断定”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中的“竹枝似的”换成“细长的”好不好?请说说你的 理由。(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说说文中 “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在得知鲁迅死讯时的感情,结合 上文,探究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3 分)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 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 肺与紧捏的拳头。 (郁达夫《怀鲁迅》节选) __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 19—22 题。(12 分) 报 秋 心路 更加疑惑 ( ) ( ) 乐观自信 情景 ( ) 看到书的定价时 说“钱不够”时 ( )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千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懶洋洋的像只猫。一家 人夏衣尚未打点妤,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 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夭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署便是白露便 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 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辮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 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 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 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 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 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 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 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 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 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柬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 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 领取生活罢。 19.作者在第一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又 为什么怅然?4分) 20.作者在第三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2分)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 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 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 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 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 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 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 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 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 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 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 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 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 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柬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 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 领取生活罢。 19.作者在第一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又 为什么怅然?(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第三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