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矿物岩石 (6学时+4学时实验) 第一节概述(0.5hr) 固体地球具有类似煮熟的鸡蛋一样的内部结构,最外层相当于蛋壳部分的主 要由岩石及其风化产物构成的部分称为地壳,它是各类工程建筑的场所,也是地 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了解一些这部分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是 有重要意义的。 一、地球内部结构 大气圈、水圈、生物图称为地球的三个外部层图。在固体地球内部,也存在 着者三个连续的层圈。人类对这些层圈的探索由来已久(1906-1970),有前苏联科 拉半岛18km超深钻,目前我国江苏北部5km大陆壳计划等,但探索深度较之 6370km的地球半径都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了解,还只有依据 一些间接方法,其中主要是地震波方法获取。 依纵、横地震波在传播性质(速度)的变化将固休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 幔、地核三个层图。 1.地壳:地表以下,平均厚度 莫霍面 33km范围内的地球部分,其中洋壳 厚仅6km士,而陆壳最厚处可达70 余km,地壳的主要化学成份为0、Si、 Al、Fe、Ca、Na、K、Mg、Ti、H等 物质组成以矿物和岩石为主,地壳底 部是一个波速不连续界面称莫霍面, 古登堡血 在该面以下即进入地幔部分。 地 2.地幔:莫霍面以下至2900km 的地球部分称地幔,地幔上部分约 60-250km范围是一个塑性流动层称为“软流层”。大陆漂移、板块运动都被认为
是软流层以上的固态地球部分(称岩石图)“坐”在软流层物质上发生运动的结 果。 地幔主要化学成分是:O、g、Sc、Fe、Ca、Al、Na、Ti、Cr、Mn等,其物 质密度高出地壳一倍(5.6g/cm)以上。 3.地核:2900km处的波速不连续界血称为古登堡面(美国地质学家),以下 直至地心6370km处的地球部分称为地核。一般认为地核外层为液态,中间为固 液混合态,内层则又成为固态。化学成份中下、Ni比例极高,物质密度高达 13g/cm(近似汞). 二、地壳岩石类型 地壳是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物质成份主要包括矿物和岩石两大类(土 壤及其母质是一种松散岩石),自然界矿物多达3300余种,而岩石则从成因上可 分为: 1.岩浆岩:岩浆侵入地下浅层或直接 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岩石。 2.沉积岩:松散沉积物在低洼盆地 (多为水盆地)中堆积固结而成。 3.变质岩:各类已有岩石在保持整体 周态情况下成份、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 成。 三类岩石在空间分布位置上的顺序上:沉积岩在最上层,其下是变质岩,而 岩浆岩呈不定形状穿插分布于上述两大类岩石的各种裂隙中。 第二节矿物(1.5hr) 地壳中的三大类岩石尽管成因不同,但其基本的物质 构成单元都是矿物。自然界有3300余种矿物,其中绝大 多数是结品(品体)矿物,即理想状态下可形成规则几何 外形的矿物。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的单质或化合物。 石盐晶体
一、矿物的物理识别特征 无论是室内还是野外,特定化学成份的矿物都表现出特殊的物理特征,我们 可以依据此特征对矿物加以识别。矿物的物理特征依据其属性可区分为形态特 征,光学特征和力学特征。 1.矿物形态 可从两方面区分:一单体:一种矿物的一个完整晶体 集合体:同种矿物的多个单体集合产出。 (1)单体形态:依据刊矿物个体在三维坐标上生长发育的程度分: 针柱状矿物:晶体仅沿一个坐标轴生长,其余两轴受抑制,如石棉、绿柱石 等。 片、板状矿物:晶体仅沿两个坐标轴呈面状生长,如云母、片状石膏、石墨 等 、粒状矿物:晶体沿三个坐标近似等速等量生长,如石英、下S、石榴子石等。 (2)集合体形态 束针状、纤维状、放射状、晶族等。 ①肉眼可见单体(显晶)集合体 (鳞)片状集合体 粒状集合体 ②肉眼不可见单体(隐晶)集合体 结核状、树枝状、网纹状、葡萄状、豆状、肾状、鲕状等。 2.矿物的光学特征 主要包括矿物的颜色、条痕的光洋三类。 (1)颜色:是矿物对白光中不同光波吸收反射的结果。从成因上可分为自 色(本色)、他色(杂质色)和假色(物理干扰色)。可物本色的形成机理主要是
可变价离子核外电子轨道电子跃迁释能的结果。常见呈色离子包括: F”一赤红色(赤铁刊矿、紫牙乌等、Ti”一绿色(钛金云母)、Cr 绿色(祖母绿、裴翠)、M”—蔷薇红色(菱锰矿) (2)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指不透明矿物在白色索瓷板上划擦后 留下的条痕颜色,具有突现自色,抑制他色,消除假色的作用。 赤铁矿(红色) 锫铁矿(钢灰色)了条痕一致为樱桃红色,显示化学成份一致。 黄铁矿(粒状铜黄色) 一一条痕黑色→可明确区分 黄铜矿(粒状铜黄色)了一一条痕墨绿色 (3)光洋:矿广物打光面反射和折射可见光的能力。按折射率从小到大,反 射率从大到小可将光泽从强到弱区分为4个标准级别: 金属光洋(方铅矿、黄F矿)·半金属光洋(磁铁矿)→金刚光泽(闪锌 矿)→玻璃光泽(长石、石英), 当矿物表面不平整或以集合体形式出现时,可呈现特殊的光泽,包括: 丝绢光泽:透明半透时纤维状矿物,如石棉、石膏、角闪石。 油脂光洋:透明矿物断裂面上,如石英、锡石等。 珍珠光泽:透明矿物的极完全解理面上,如云母、蛭石。 蜡状光洋:半透明矿物的非晶质形式,如蛇纹石、叶脂石等 土状光洋:即无光泽,如高岭石、褐铁矿等。 3.矿物的力学性质 主要包括矿物的解理和使度两大类特征。 (1)*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严格按一定结晶方向破裂出光滑平 整面的性质。 依据解理面出现的难易程度(比例)可将解理分为五种类型: ①极完全解理:外力作用下极易剥裂出薄片,如云母、片状石膏等。 ②完全解理: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破裂面全部为光滑平整面,如方解石、萤石。 ③中等解理: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裂面仅有半数左右为光滑血,如辉石、角闪 石。 ④不完全解理: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裂面仅有个别为光滑面,如磷灰石等
⑤极不完全解理(断口):所有裂面均呈现参差不齐状,如石英、锡石等。 (2)*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力(压入、刻划、研磨)侵入的能力。以 刻划硬度(摩氏)最为常用。它是以十种矿物作为标准硬度级别。 等级123 456789 10 矿物带(石)石()方(解石)莹(石)两(石)长(石)石英黄上刚()金刚(石 除以上三类物理特征外,有一些特殊矿物还有特殊的识别特征,发光性(莹 石、白钨矿)、压电性(B石英)、磁性(磁铁矿)。 二、矿物的分类 自然界3300余种矿物,按其化学成份的不同可分为五大类: 1.自然元素矿物:即天然产生的单质矿物,如自然Au、Ag、Hg、Cu、S等。 2.硫化物和复硫化物矿物:如FS(黄铁矿)入、AsS,(雄黄)等. 3.卤化物矿物:如石盐NaCl、萤石CaF,等。 4.氧化物如氢氧化物刊矿物:如石英Si0、锡石S0、刚玉A1.0,等。 5,含氧盐矿物:依酸根类型又可分为碳酸盐亚类(方解石)、硫酸盐亚类(石 膏)、硅酸盐亚类(占自然养矿物80%以上,如长石、云母等)其它如钨、铬、 磷酸盐等等。 第三节岩浆岩(1hr) 一、概述 1.*岩浆:地壳下部存在的高温高压富含挥发份的Rs0,熔融体, 岩浆的主要成份是Rsi104类,其次还含有H20、C02等挥发份。 2.*岩浆岩:岩浆将地壳薄弱带侵入地表附近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 石。 >5km深成侵入岩7侵入岩 喷出岩 0-5km浅成侵入岩 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指颗粒自身的特点与相对关系 指颗粒或成份在空间的非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