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甘薯及薯类作物栽培 • 第一节 薯类作物概述 • 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常见的有 甘薯、马铃薯、木薯、薯蓣、魔芋、凉 薯等。它们在植物学分类中科属不一, 但主要收获物都为营养器官,即生长在 地下的块根或块茎。由于产品器官形成 简单,经济系数比较高
第七章 甘薯及薯类作物栽培 • 第一节 薯类作物概述 • 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常见的有 甘薯、马铃薯、木薯、薯蓣、魔芋、凉 薯等。它们在植物学分类中科属不一, 但主要收获物都为营养器官,即生长在 地下的块根或块茎。由于产品器官形成 简单,经济系数比较高
参考文献: • [1] 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3,9.212~254 • [2] 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0.214~231 •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中国甘薯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 • [4] 史新敏等 . 甘薯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 安徽农学通 报,1998,4(4):16~19 • [7] 马代夫.甘薯壮苗增产的生理特性分析.作物杂志,1989(4) 22~23 • [8] 屈冬玉等.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和趋势.马铃薯产业与西 部开发,2001:1~8 • [9] 刘晓杰等.脱毒小薯催芽技术研究.马铃薯杂志,1999.1:13~151 • [1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主编中国马铃薯栽培学.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 [1] 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3,9.212~254 • [2] 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0.214~231 •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中国甘薯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 • [4] 史新敏等 . 甘薯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 安徽农学通 报,1998,4(4):16~19 • [7] 马代夫.甘薯壮苗增产的生理特性分析.作物杂志,1989(4) 22~23 • [8] 屈冬玉等.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和趋势.马铃薯产业与西 部开发,2001:1~8 • [9] 刘晓杰等.脱毒小薯催芽技术研究.马铃薯杂志,1999.1:13~151 • [1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主编中国马铃薯栽培学.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一 、栽培价值及利用 • 薯类作物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它的适 应性广,抗逆力强,抗风、耐旱、耐瘠, 遇到严重干旱时生长暂时受到抑制,但 旱象解除后仍可恢复生长,这是禾谷类 作物所不及的
一 、栽培价值及利用 • 薯类作物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它的适 应性广,抗逆力强,抗风、耐旱、耐瘠, 遇到严重干旱时生长暂时受到抑制,但 旱象解除后仍可恢复生长,这是禾谷类 作物所不及的
二、甘薯马铃薯的分布及生产 分区 • 甘薯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 亚洲的栽培面积最大,占80%以上,其 次是非洲(12%左右)和美洲(4%左 右)
二、甘薯马铃薯的分布及生产 分区 • 甘薯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 亚洲的栽培面积最大,占80%以上,其 次是非洲(12%左右)和美洲(4%左 右)
我国甘薯主产区 • 在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省,按 其气候条件及栽培制度等特点,可分为五个产 区: • 北方春薯区位于北纬41°以北, • 黄淮海流域春夏薯区是栽培面积占全国的40% 左右。 • 长江流域夏薯区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河南、 陕西两省的南部以及四川省和重庆市。 • 南方夏秋薯区位于北纬26°以南,北回归线以 北。 • 华南秋冬薯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我国甘薯主产区 • 在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省,按 其气候条件及栽培制度等特点,可分为五个产 区: • 北方春薯区位于北纬41°以北, • 黄淮海流域春夏薯区是栽培面积占全国的40% 左右。 • 长江流域夏薯区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河南、 陕西两省的南部以及四川省和重庆市。 • 南方夏秋薯区位于北纬26°以南,北回归线以 北。 • 华南秋冬薯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