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审计学习笔记第十二章 第1页共8页 粟米令狐 第十二章生产循环审计 12.1.1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有:存货、待摊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等 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存活跌价准备等 因为业务量多,乱,所以该循环审计1、不编或少编明细表 2、多分析性复核 3、注重存货 12.1.2生产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 主要业务活动 部门 对应的凭证及记录 相关的认定 1计划和安排生产|生产计划部门生产通知单(连续编号)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2发出原材料 仓库部门 领料单(很难连续编号) 完整性 3生产产品1生产部门生产通知单、 、计工单、入库单(连续编号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4核算产品成本层会计部门 生产通知单 计工单、入库单 存在或发生 5储存产成品 仓库部门入库单、标签(连续编号)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 6发出产成品 发运部门 发运通知单、出库单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 12.2.1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和测试概述 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三项内容:存货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在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中做了介绍。 1、存货的内部控制2、成本会计制度3、工薪的内部控制 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内部控制目标 关键控制程序 常用控制测试程序 常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产业务是根据授权进行(1)生产指令的授权批准 审查凭证中是否包括这三个关审查 (存在或发生、估价或分(2)领料单的授权批准 键点的恰当审批 指令 (3)工资的授权批准 领料单、是否经过授权 应通过恰当手续,经过特别审批或 般审批 记录的成本真是而非虚构成本的核算是以经过审核的生产审查有关成本的记账凭证是否对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真实性 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附有生单~,以及这些原始凭将成本明细账与单~相核对 记录、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证的顺序编号是否完整 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为依据的 所有耗费和物化劳动均己生产通知单~均事先编号并已经审查顺序编号是否完整 对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反映在成本中(完整性)登记入帐 将单~与成本明细帐相核对 成本以正确金额,在恰当期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且前后一致选取样本测试各种费用的归1对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适当的费用分配方法且前后一致集和分配以及成本的计算:2.抽查成本计算单,检查各种费用的 (截止、分类) 恰当的成本核算流程和帐务处理2.测试是否按照规定的成本核回归集和分配以及成本的计算是否正 流程 算流程和帐务处理流程进行核|确 内部核查 算和账务处理 .对重大在产品项目进行计价测试 存货实施保护措施,保管存货保管人员与记录人员职务相询问和观察存货和记录的接触 人员与记录批准人员相互分离 以及相应的批准程序 独立(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佔估价或分摊) 账面存货与实存存货定期 定期进行存货盘点 甸问和观察存货盘点程序 对存货进行监盘 核对相符(机被准确性
05 审计学习笔记 第十二章 第 1 页 共 8 页 粟米令狐 第十二章 生产循环审计 12.1.1 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有:存货、待摊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等; 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存活跌价准备等。 因为业务量多,乱,所以该循环审计 1、不编或少编明细表 2、多分析性复核 3、注重存货 12.1.2 生产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 主要业务活动 部门 对应的凭证及记录 相关的认定 1 计划和安排生产 生产计划部门 生产通知单(连续编号)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2 发出原材料 仓库部门 领料单(很难连续编号) 完整性 3 生产产品 生产部门 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连续编号)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4 核算产品成本 会计部门 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 存在或发生 5 储存产成品 仓库部门 入库单、标签(连续编号)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 6 发出产成品 发运部门 发运通知单、出库单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 12.2.1 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和测试概述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三项内容:存货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在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中做了介绍。 1、存货的内部控制 2、成本会计制度 3、工薪的内部控制 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内部控制目标 关键控制程序 常用控制测试程序 常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生产业务是根据授权进行 (存在或发生、估价或分 摊) (1)生产指令的授权批准; (2)领料单的授权批准; (3)工资的授权批准 应通过恰当手续,经过特别审批或 一般审批: 审查凭证中是否包括这三个关 键点的恰当审批 审查 生产指令 领料单、 是否经过授权 工资等 记录的成本真是而非虚构 (真实性) 成本的核算是以经过审核的生产 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 记录、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 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为依据的 审查有关成本的记账凭证是否 附有生单~.以及这些原始凭 证的顺序编号是否完整 对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将成本明细账与单~相核对 所有耗费和物化劳动均已 反映在成本中(完整性) 生产通知单~均事先编号并已经 登记入帐 审查顺序编号是否完整 对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将单~与成本明细帐相核对 成本以正确金额,在恰当期 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 (截止、分类) 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且前后一致 适当的费用分配方法且前后一致 恰当的成本核算流程和帐务处理 流程; 内部核查 1.选取样本测试各种费用的归 集和分配以及成本的计算; 2.测试是否按照规定的成本核 算流程和帐务处理流程进行核 算和账务处理 1.对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2.抽查成本计算单,检查各种费用的 归集和分配以及成本的计算是否正 确; 3.对重大在产品项目进行计价测试 对存货实施保护措施,保管 人员与记录、批准人员相互 独立(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估价或分摊) 存货保管人员与记录人员职务相 分离 询问和观察存货和记录的接触 以及相应的批准程序 账面存货与实存存货定期 核对相符(机械准确性) 定期进行存货盘点 询问和观察存货盘点程序 对存货进行监盘
05审计学习笔记第十二章 第2页共8页 粟米令狐 工资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和测试一览表 内部控制目标 关键控制程序 常用控制测试程序 常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薪账项均经正确批准准上工 查人事档案 将工时卡同工时记录等进行比 存在或发生、 工作时间,特别是加班时间 检查工时卡的有关核准说明 佔价或分摊) 资、薪金或佣金 检查工薪记录中有关内部检查标记 代扣款项 检查人事档案中的授权 工资结算表和工资汇总表 检查工薪记录中有关核准的标记 经过特别审批或一般审批 记录的工薪为真是而非工时卡经领班核准 检查工时卡的核准说明 对本期工资费用的发生情况进 虚构 记录钟记录工时 工时卡 分析性复核:将有关费用明 (真实性 复核人事政策、组织结构图 细帐与工资费用分配表、工资 汇总表、工资结算表相核对 所有己发生的工薪支出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完整反映已审查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工资结对本期工资费用的发生情况进 已作记录 发生的工薪支出 算表、并核对员工工资手册、员工手册|行分析性复核:将工资费用分 完整性) 配表、工资汇总表、工资结算 表与有关费用明细帐相核对 薪以正确的金额 适当的工资费用分配方法 选取样本测试工资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对本期工资费用进行分析性复 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 并且前后各期一致测试是否按照规定的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核;检查工资的计提是否正确 录于适当的账户 采用适当的内务处理流程 帐务处理 分配方法是否与上期一致 (截止、分类 人事、考勤、工薪发放、人事、考勤、工薪发放、记录等职务淘问和观察各项职责执行情况 记录之间相互分离 相互分离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估价或分摊 2.2.2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略微了解) (一)成本会计制度的测试 1.直接材料成本测试 (1)对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 围绕消耗量、单价、总成本审查其正确性与合理性 (2)对非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 (3)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2.直接人工成本测试 (1)对采用计时工资制的企业: 围绕耗用工时(或计件量)、工资率(工资标准)总成本(2)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 (3)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3.制造费用的测试 4.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测试 (二)工薪内部控制的测试 (1)计算复核每一月份工资汇总表: 1.选择若干月份工资汇总表 (2)检查每一月份工资汇总表是否已经授权批准 (3)检查应付工资总额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合计数是否相符: (4)检查其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实发工资总额与银行付款凭单及银行存款对账单是否相符, 并正确过入相关账户
05 审计学习笔记 第十二章 第 2 页 共 8 页 粟米令狐 (1)对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 (2)对非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 (3)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1)对采用计时工资制的企业: (2)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 (3)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1)计算复核每一月份工资汇总表; (2)检查每一月份工资汇总表是否已经授权批准; (3)检查应付工资总额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合计数是否相符; (4)检查其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实发工资总额与银行付款凭单及银行存款对账单是否相符, 并正确过入相关账户。 工资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和测试一览表 内部控制目标 关键控制程序 常用控制测试程序 常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工薪账项均经正确批准 (存在或发生、 估价或分摊) 批准上工; 工作时间,特别是加班时间; 工资、薪金或佣金; 代扣款项; 工资结算表和工资汇总表 经过特别审批或一般审批: 审查人事档案; 检查工时卡的有关核准说明; 检查工薪记录中有关内部检查标记; 检查人事档案中的授权; 检查工薪记录中有关核准的标记 将工时卡同工时记录等进行比 较 记录的工薪为真是而非 虚构 (真实性) 工时卡经领班核准 用生产记录钟记录工时 检查工时卡的核准说明; 检查工时卡; 复核人事政策、组织结构图 对本期工资费用的发生情况进 行分析性复核;将有关费用明 细帐与工资费用分配表、工资 汇总表、工资结算表相核对 所有已发生的工薪支出 已作记录 (完整性) 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完整反映已 发生的工薪支出 审查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工资结 算表、并核对员工工资手册、员工手册 等 对本期工资费用的发生情况进 行分析性复核;将工资费用分 配表、工资汇总表、工资结算 表与有关费用明细帐相核对 工薪以正确的金额,在 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 录于适当的账户 (截止、分类) 采用适当的工资费用分配方法, 并且前后各期一致 采用适当的内务处理流程 选取样本测试工资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测试是否按照规定的账务处理流程进行 帐务处理 对本期工资费用进行分析性复 核;检查工资的计提是否正确, 分配方法是否与上期一致 人事、考勤、工薪发放、 记录之间相互分离 (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估价或分摊) 人事、考勤、工薪发放、记录等职务 相互分离 询问和观察各项职责执行情况 12.2.2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略微了解) (一)成本会计制度的测试 1.直接材料成本测试 围绕 消耗量、单价、总成本审查其正确性与合理性 2.直接人工成本测试 围绕耗用工时(或计件量)、工资率(工资标准)、总成本 3.制造费用的测试 4.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 配的测试 (二)工薪内部控制的测试 1.选择若干月份工资汇总表
05审计学习笔记第十二章 第3页共8页 粟米令狐 2.从工资单中选取若干个样本 (1)检查员工工资卡或人事档案,确保工资发放有依据: (应包括各种不同类型人员) (2)检查员工工资率及实发工资额的计算 (3)检查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或产量统计报告)与员工个人钟点卡(或产量记录)是否相符 (4)检查员工加班加点记录与主管人员签证的月度加班费汇总表是否相符: (5)检查员工扣款依据是否正确:检查员工的工资签收证明: (6)实地抽查部分员工,证明其确在本公司工作,如已离开本公司,需管理当局证实 12.2.3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重点是有关成本的测试、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存货的监盘以及存货计价的测试。 12.3存货成本审计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用汇总表,并与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 明细账、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 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是否合 成本明细表,与明细账和 总账核对相符: 1.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1.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 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正确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 否,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确,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 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如有异常会计事2.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 算方法合理和适当否,与材料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是否项,则应追查车记账凭证及原幼凭证,成本倒轧表,与总账核对 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 重点查明企业有无将不应列入成本费相符。 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否。品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相符 用的支出计入制造费用 3.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 2.审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2.将本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与助3.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年度主营业务成本总额, 即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制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 真实性。检查有无将非生产用期进行比较,查明其异常波动 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的原因 造费用明细账及其凭证,确定有无跨期营业务成本金额,如有重 入账的情况 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 4.审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重 点查分配方法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生 3.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各3分析比较本年度各个月份的 产技术条件,是否体现受益原则,分配4.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 方法是否保持稳定,有无随意变更的情抽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 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如有重人工费用发生额,如有异常波 况: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是否 大波动应查明原因。 动,应查明原因。 有无以人为估计数代替分配数的情况。与销售收入配比 对按预定分配率分配费用的企业,还应 查明计划与实际差异是否及时调整。 4.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 5.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 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经 4.结合应付工资的审查,抽查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5.检查主营业务成本账 过授权否,材料发出汇总表经 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户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 过适当的人员复核否,材料单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 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售退回等)是否有其充分 位成本计价方法适当否,是否是否正确 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本年度内有无重理由 正确及时入账 大变动。 5.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5.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本的企业: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 6.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 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直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利润表中是否已恰当披 接材料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并查明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 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05 审计学习笔记 第十二章 第 3 页 共 8 页 粟米令狐 (1)检查员工工资卡或人事档案,确保工资发放有依据; (2)检查员工工资率及实发工资额的计算; (3)检查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或产量统计报告)与员工个人钟点卡(或产量记录)是否相符 (4)检查员工加班加点记录与主管人员签证的月度加班费汇总表是否相符; (5)检查员工扣款依据是否正确;检查员工的工资签收证明; (6)实地抽查部分员工,证明其确在本公司工作,如已离开本公司,需管理当局证实 2.从工资单中选取若干个样本 (应包括各种不同类型人员), 12.2.3 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重点是有关成本的测试、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存货的监盘以及存货计价的测试。 12.3 存货成本审计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1.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 明细账、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 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是否合 理。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 成本明细表,与明细账和 总账核对相符; 1.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 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正确 否,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 算方法合理和适当否,与材料 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 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否。 1.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 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 确,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 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是否 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 品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相符。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 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如有异常会计事 项,,则应追查至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重点查明企业有无将不应列入成本费 用的支出计入制造费用。 2.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 成本倒轧表,与总账核对 相符。 2.审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 真实性。检查有无将非生产用 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2.将本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与前 期进行比较,查明其异常波动 的原因。 3.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 即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制 造费用明细账及其凭证,确定有无跨期 入账的情况。 3.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 年度主营业务成本总额, 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 营业务成本金额,如有重 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 明原因。 3.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各 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如有重 大波动应查明原因。 3.分析比较本年度各个月份的 人工费用发生额,如有异常波 动,应查明原因。 4.审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重 点查分配方法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生 产技术条件,是否体现受益原则,分配 方法是否保持稳定,有无随意变更的情 况;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有无以人为估计数代替分配数的情况。 对按预定分配率分配费用的企业,还应 查明计划与实际差异是否及时调整。 4.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 抽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 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是否 与销售收入配比。 4.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 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经 过授权否,材料发出汇总表经 过适当的人员复核否,材料单 位成本计价方法适当否,是否 正确及时入账 4.结合应付工资的审查,抽查 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 是否正确。 5.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 查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 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 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 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本年度内有无重 大变动。 5.检查主营业务成本账 户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 售退回等)是否有其充分 理由。 5.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 本的企业: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直 接材料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 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5.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 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查明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 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6.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 利润表中是否已恰当披 露
05审计学习笔记第十二章 第4页共8页 粟米令狐 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公式 原材料期初余额十本期购进一原材料期末余额一其他发出额=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十直接人工成本十制造费用=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一在产品期末余额=产品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一产成品期末余额=销售成本 12.4分析性复核 简单比较法 1.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年度各个月份存货余额及其构成,以评价期其总体合理性 结构分析 2.比较前后各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以评价其总体合理性—相关帐户 3.对每月存货成本差异率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调节成本的现象 一比率比较 4.~生产成本总额及单位生产成本, 5.~制造费用总额及其构成 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年度内各个月份——成本核算 6.~工资费用的发生额 以评价本期生产成本的总体合理性 7.~主营业务成本总额及单位销售成本, 8.~直接材料成本, 9.将存货余额与现有的订单、资产负债表日后各期的销售额和 与以后比 下一年度的预测销售额进行比较,以评估存货滞销和跌价的可能性 存货比较 10.将存货跌价损失准备与本年度存货处理损失的金额相比较 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计提足额的跌价损失准备: 与以前比 11.将与关联企业发生存货交易的频率、规模、价格和账款结算条件, 与非关联企业对比,判断是否利用与关联企业交易虚构业务调节利润。 关联方 普遍规律:年年相比,月月相比,相关账户相比,比率相比,评价该项目的总体合理性。 P252表注意 (二)比率分析法 1、存货周转率 2、毛利率 评价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积压的指标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成本及销售价格的变化。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100%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导致存货周转率变动 可能导致毛利率波动 (1)有意或无意地减少存货储备: 销售价格发生变动 (2)存货管理或控制发生变动: 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动 (3)存货成本项目发生变动 单位产品成本发生变动 (4)存货核算方法发生变动 (4)固定制造费用比重较大时销售数量发生变动 (5)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基础或冲销政策发生变动 (6)销售额发生大幅度变动。 12.54存货的监盘 、存货监盘的定义和作用 1、存货监盘:是指注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査 两层含义:一是注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 是注师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抽查 2、注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亲自观察存货盘点过程。--无法参加监盘,注师必须执行充分的函证或其他程序 3、存货监盘作为一项核心的审计程序,通常可同时实现存在、完整性和所有权多项审计目标
05 审计学习笔记 第十二章 第 4 页 共 8 页 粟米令狐 (1)有意或无意地减少存货储备; (2)存货管理或控制发生变动; (3)存货成本项目发生变动; (4)存货核算方法发生变动; (5)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基础或冲销政策发生变动; (6)销售额发生大幅度变动。 (1) 销售价格发生变动; (2) 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动; (3) 单位产品成本发生变动; (4) 固定制造费用比重较大时销售数量发生变动 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公式: 原材料期初余额+本期购进-原材料期末余额-其他发出额=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产品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销售成本 12.4 分析性复核 (一) 简单比较法 1.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年度各个月份存货余额及其构成,以评价期其总体合理性----------结构分析 2.比较前后各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以评价其总体合理性------相关帐户 3.对每月存货成本差异率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调节成本的现象------------------比率比较 4.~生产成本总额及单位生产成本, 5.~制造费用总额及其构成, 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年度内各个月份----成本核算 6.~工资费用的发生额, 以评价本期生产成本的总体合理性 7.~主营业务成本总额及单位销售成本, 8.~直接材料成本, 9.将存货余额与现有的订单、资产负债表日后各期的销售额和 与以后比 下一年度的预测销售额进行比较,以评估存货滞销和跌价的可能性; -------存货比较 10.将存货跌价损失准备与本年度存货处理损失的金额相比较, 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计提足额的跌价损失准备; 与以前比 11.将与关联企业发生存货交易的频率、规模、价格和账款结算条件, 与非关联企业对比,判断是否利用与关联企业交易虚构业务调节利润。 ----------关联方 普遍规律:年年相比,月月相比,相关账户相比,比率相比,评价该项目的总体合理性。 P252 表注意 (二) 比率分析法 1、存货周转率 2、毛利率 评价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积压的指标。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成本及销售价格的变化。 存货周转率 = (主营业务成本 / 平均存货)×100% 毛利率 =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100% 导致存货周转率变动: 可能导致毛利率波动 12.5 4 存货的监盘 一、存货监盘的定义和作用 1、存货监盘:是指注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 两层含义:一是注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 二是注师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抽查。 2、注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亲自观察存货盘点过程。--------无法参加监盘,注师必须执行充分的函证或其他程序。 3、存货监盘作为一项核心的审计程序,通常可同时实现存在、完整性和所有权多项审计目标
05审计学习笔记第十二章 第5页共8页 粟米令狐 存货监盘计划 (一)制定存货监盘计划的基本要求 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 盘存制度 1、编制存货监盘计划的依据 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基础: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 3、有效的存货监盘需要制定周密、细致的计划一因为:(1)存货具有较高的固有风险 (2)只有一次机会 1、实质性测试为主的存货监盘方式-少数项目构成了存货的主要部分 对于价值较高的存货百分之百的实质性测试: 4、存货监盘方式 对于其他存货可视情况进行抽查 2、控制测试为主的存货监盘方式大多数审计业务 绝大多数审计程序将限于询问、观察以及抽查 1、了解存货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 2、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其他的内控 评价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4、审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 (二)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实施的工作 5、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 6、考虑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1存货、净利润与其他资产的相对金额与内在联系 1针对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考虑2各类存货的相对金额 3存放于各地点存货的相对金额 2、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 ①存货的数量和种类 3、★★评价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②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 (1)固有风险 ③运输的便捷程度 A、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具体包括: ④废旧过时的速度或易损坏程度 B、生产制造企业的存货比其他企业的存货具有更高的固有风险。 ⑤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 C、外部因素也会对固有风险产生影响。如:技术进步 D、可能增加审计复杂性和固有风险的情况 (2)控制风险 ①长期的制造过程 (3)检查风 ②固定价格合约 (4)重要性水平 ③商品存货 ④服装与其他时装相关行业 ①存货情况 ⑤鲜活、易腐商品存货 4、审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 了解了②存货盘点程序 ⑥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存货 ③其他在以前年度存货审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⑦单位价值高昂的存货。 ①熟悉在库存货 A、有助于{②组织管理方式 5、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 ③在盘点工作开始之前发现潜在问题。 B、对于多处存放存货的情况-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和盘点惯例, 评价审计风险以及除存货监盘外的其他替代程序的可行 从而确定需要参与盘点的范围
05 审计学习笔记 第十二章 第 5 页 共 8 页 粟米令狐 ①存货情况 ②存货盘点程序 ③其他在以前年度存货审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存货监盘计划 (一) 制定存货监盘计划的基本要求 1、 编制存货监盘计划的依据 2、 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基础: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 3、 有效的存货监盘需要制定周密、细致的计划--------因为:(1)存货具有较高的固有风险 (2)只有一次机会 1、实质性测试为主的存货监盘方式---------少数项目构成了存货的主要部分 对于价值较高的存货百分之百的实质性测试; 4、 存货监盘方式 对于其他存货可视情况进行抽查 2、控制测试为主的存货监盘方式---------大多数审计业务 绝大多数审计程序将限于询问、观察以及抽查 (二) 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实施的工作 1、针对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考虑 2、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 3、★★评价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1)固有风险 A、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具体包括: B、生产制造企业的存货比其他企业的存货具有更高的固有风险。 C、外部因素也会对固有风险产生影响。如:技术进步 D、可能增加审计复杂性和固有风险的情况 (2)控制风险 (3)检查风险 (4)重要性水平 4、审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 了解 ①熟悉在库存货 A、有助于 ②组织管理方式 5、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 ③在盘点工作开始之前发现潜在问题。 B、对于多处存放存货的情况-------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和盘点惯例, 评价审计风险以及除存货监盘外的其他替代程序的可行性, 从而确定需要参与盘点的范围 (1) 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 (2) 盘存制度 (3) 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 1.存货、净利润与其他资产的相对金额与内在联系 2.各类存货的相对金额; 3.存放于各地点存货的相对金额。 ①长期的制造过程 ②固定价格合约 ③商品存货 ④服装与其他时装相关行业 ⑤鲜活、易腐商品存货 ⑥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存货 ⑦单位价值高昂的存货。 ①存货的数量和种类 ②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 ③运输的便捷程度 ④废旧过时的速度或易损坏程度 ⑤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 1、了解存货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 2、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其他的内控 3、评价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4、审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 5、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 6、考虑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7、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