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1.肾脏的功能单位为 A.肾单位B.肾小球C.肾皮髓质D.肾小囊E.肾小球旁器 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液(原尿)在肾小管中被吸收的占总量 A.10%B.30%C.50%D.80%E.99% 3.下列哪个不属于肾单位的组成成分? A.肾小球B.肾小囊C.近端肾小管D.远端肾小管 集合管 4.导致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为: A.水钠潴留B.毛细血管静水压和通透性C.血浆渗透压降低D.淋巴回流受阻 E.以上都正确 5.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下列哪项检查最早出现变化 A.血清肌酐B.BUNC.血尿酸D.CcrE.血β2微球蛋白 6.镜下血尿是指 A.尿液颜色无改变而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5个 B.尿液颜色无改变而Adi's计数1小时尿红细胞>5万 尿液颜色无改变而Addi's计数12小时尿红细胞>50万 D.尿液颜色无改变而Addi's计数12小时尿红细胞>100万 E.尿液颜色无改变而Addi's计数1小时尿红细胞>25万 7.肉眼血尿时尿中含血量至少 A.尿内含血量>1mlB.尿内含血量>2mC.尿内含血量>5ml D.尿内含血量>10mE.尿内含血量>20ml 8.镜下脓尿是指镜检 A.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5个 B.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10个 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102个D.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105个 E.尿白细胞满视野 9.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测定 A.肾小球滤过功能B.远曲小管的排泄功能C.肾脏的血流情况 D.远端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E.集合管的排泄功能 10.氯化铵负荷试验主要用于诊断:
A1 1.肾脏的功能单位为: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皮髓质 D.肾小囊 E.肾小球旁器 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液(原尿)在肾小管中被吸收的占总量 A.10% B.30% C.50% D.80% E.99% 3.下列哪个不属于肾单位的组成成分?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近端肾小管 D.远端肾小管 E.集合管 4.导致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为: A.水钠潴留 B.毛细血管静水压和通透性 C.血浆渗透压降低 D.淋巴回流受阻 E.以上都正确 5.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下列哪项检查最早出现变化: A.血清肌酐 B.BUN C.血尿酸 D.Ccr E.血2 微球蛋白 6.镜下血尿是指: A.尿液颜色无改变而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5 个 B.尿液颜色无改变而 Addi’s 计数 1 小时尿红细胞>5 万 C.尿液颜色无改变而 Addi’s 计数 12 小时尿红细胞>50 万 D.尿液颜色无改变而 Addi’s 计数 12 小时尿红细胞>100 万 E.尿液颜色无改变而 Addi’s 计数 1 小时尿红细胞>2.5 万 7.肉眼血尿时尿中含血量至少 A.尿内含血量>1ml B.尿内含血量>2ml C.尿内含血量>5ml D.尿内含血量>10ml E.尿内含血量>20ml 8.镜下脓尿是指镜检 A.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5 个 B.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10 个 C.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102 个 D.尿白细胞每高倍镜下>105 个 E.尿白细胞满视野 9.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测定 A.肾小球滤过功能 B.远曲小管的排泄功能 C.肾脏的血流情况 D.远端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E.集合管的排泄功能 10.氯化铵负荷试验主要用于诊断:
A.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B.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C.混合性肾小管性酸中毒 D.高钾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E.以上都不是 11.关于功能性蛋白尿,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多为小分子蛋白尿B.尿蛋白量<1.024hC.可见于高热 D.包括直立性蛋白尿E.可见于剧烈运动后 12.肾小球每日滤过的原尿可达_L,其中_以上的水和溶质被肾小管重吸收 50,90% 360,99% 13.近端肾小管主要承担肾小球滤液的重吸收功能,一般情况下滤过的葡萄糖和氨基酸_被 重吸收 90%B.95%C.97% E.100% 14.男性,19岁,咽痛咽痛后12小时出现肉眼血尿,尿白蛋白0.8g/d,无水肿,BP120/80mmHg, Scr92umo/L。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lgA肾炎 C.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D.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肾结核 15.下述哪项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典型的尿液改变? A.单纯蛋白尿B.蛋白尿和血尿C.单纯血尿D.透明管型和红细胞管型 E.颗粒管型 16.下列哪项措施对急性肾炎活动期的治疗最重要? A.休息和控制感染 B.低蛋白饮食 激素冲击 D.透析治疗 E.免疫抑制剂治疗 17.男性,28岁,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出现肉眼血尿,血压为20/12kPa,尿检示:红细 胞100±/HP,蛋白(++),当时肾功能正常。按"急性肾小球肾炎"保守治疗施治,病情未 见改善。复査血红蛋白:Hb130g几,Scr3oumo/L,B超示双肾稍增大。临床上首先应采 取 A.激素治疗B.使用细胞毒药物C.对症支持治疗D.肾穿刺E.透析治疗 18.男性,28岁。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出现颜面及下肢轻度水肿,无贫血,血压125/80mmHg, 尿检示:Pr(+++),红细胞15~20/HP,血清补体下降,Scr120μumo/L。按急性肾小球肾炎 处理,1年后随访尿pro(++),RBC20/HP,血清补体已恢复正常,Scr140μumoL,分析 其可能的病理类型为: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B.急进性肾炎C.IgA肾病D.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A.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B.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C.混合性肾小管性酸中毒 D.高钾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E.以上都不是 11.关于功能性蛋白尿,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多为小分子蛋白尿 B.尿蛋白量<1.0/24h C.可见于高热 D.包括直立性蛋白尿 E.可见于剧烈运动后 12.肾小球每日滤过的原尿可达_L,其中_以上的水和溶质被肾小管重吸收. A.30, 90% B.50, 90% C.90, 90% D.180,99% E.360,99% 13.近端肾小管主要承担肾小球滤液的重吸收功能,一般情况下滤过的葡萄糖和氨基酸_被 重吸收. A.90% B.95% C.97% D.99% E.100% 14.男性,19岁,咽痛咽痛后12小时出现肉眼血尿,尿白蛋白0.8g/d,无水肿,BP 120/80mmHg, Scr 92mol/L。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IgA 肾炎 C.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D.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E.肾结核 15.下述哪项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典型的尿液改变? A.单纯蛋白尿 B.蛋白尿和血尿 C.单纯血尿 D.透明管型和红细胞管型 E.颗粒管型 16.下列哪项措施对急性肾炎活动期的治疗最重要? A.休息和控制感染 B.低蛋白饮食 C.激素冲击 D.透析治疗 E.免疫抑制剂治疗 17.男性,28 岁,上呼吸道感染后 2 周出现肉眼血尿,血压为 20/12 kPa,尿检示:红细 胞 100/HP,蛋白(++),当时肾功能正常。按"急性肾小球肾炎"保守治疗施治,病情未 见改善。复查血红蛋白:Hb 130g/L,Scr 300mol/L,B超示双肾稍增大。临床上首先应采 取: A.激素治疗 B.使用细胞毒药物 C.对症支持治疗 D.肾穿刺 E.透析治疗 18.男性,28 岁。上呼吸道感染 2 周后出现颜面及下肢轻度水肿,无贫血,血压 125/80mmHg, 尿检示:Pr(+++),红细胞 15~20/HP,血清补体下降,Scr 120mol/L。按急性肾小球肾炎 处理,1 年后随访尿 pro(++),RBC 20 /HP,血清补体已恢复正常, Scr 140mol/L,分析 其可能的病理类型为: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急进性肾炎 C.IgA 肾病 D.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E.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9.男性,25岁,3月前发现颜面水肿,血压14095mmHg,自觉疲乏、恶心、肌肉酸痛 尿检:Pr(++)、红细胞20-~25/HP,可见红细胞管型,无显著贫血,Scr230umol/L,B超示 双肾体积增大。病程中肌酐进行性升高至600 umol/L,尿量亦逐渐减少 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C.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 D.急性间质性肾炎E.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进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表现上的主要不同点为 A.链球菌感染后3天内发生 B.蛋白尿、血尿更严重 C.急速发展的肾功能不全 D.有显著的高血压及心脏并发症 E.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不佳 21.男性,59岁。因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入院。血压轻度升高,轻度氮质潴留。肾活检 结果为膜性肾病。其病理描述中应有 A.弥漫性系膜基质增多 B.弥漫性肾小囊基膜增厚 C.毛细血管襻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基膜有钉突样反应 D.毛细血管襻内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见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E.毛细血管襻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见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22.男性,28岁,体检发现无症状性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0.7g,血压、肾功能、血清补 体和B超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下列检查中哪项对诊断最有帮助? A.肾活检术 B.排泄性尿路造影 C.肾区CT或MRI D.血清免疫球蛋白E.尿路Ⅹ线平片 23.男性,62岁。因肾病综合征入院作肾活检,病理显示膜性肾病。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 双侧肾区疼痛,尿量减少,低热,蛋白尿显著增多伴肉眼血尿,下肢水肿加重,肾功能较前 有减退。B超示双肾大小较前有所增大。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 伴发肾结石 B.原有膜性肾病加重 C.伴发泌尿系肿瘤所致 D.肾静脉血栓形成所致 E.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泌尿系结核病 24.男性,20岁。因水肿伴大量蛋白尿入院。经肾活检证实为微小病变肾病。应用泼尼松 6Umg/d,8周后,水肿略有改善,蛋白尿稍有减少但远未缓解。此时应采取何种措施最佳? A.维持激素量,延长疗程B.增加激素量,再治疗8周 C.减少激素剂量 D.重复肾活检 E.维持激素用量,加用细胞毒类药物 5.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非免疫因素也参与,这些因素为:
E.非 IgA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9.男性,25 岁, 3 月前发现颜面水肿,血压 140/95 mmHg,自觉疲乏、恶心、肌肉酸痛。 尿检:Pr(++)、红细胞 20~25/HP,可见红细胞管型,无显著贫血,Scr 230mol/L,B 超示 双肾体积增大。病程中肌酐进行性升高至 600mol/L,尿量亦逐渐减少。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急性肾小管坏死 20.急进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表现上的主要不同点为: A.链球菌感染后 3 天内发生 B.蛋白尿、血尿更严重 C.急速发展的肾功能不全 D.有显著的高血压及心脏并发症 E.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不佳 21.男性,59 岁。因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入院。血压轻度升高,轻度氮质潴留。肾活检 结果为膜性肾病。其病理描述中应有: A.弥漫性系膜基质增多 B.弥漫性肾小囊基膜增厚 C.毛细血管襻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基膜有钉突样反应 D.毛细血管襻内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见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E.毛细血管襻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形成,见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22.男性,28 岁,体检发现无症状性蛋白尿,24h 尿蛋白定量 0.7g,血压、肾功能、血清补 体和 B 超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下列检查中哪项对诊断最有帮助? A.肾活检术 B.排泄性尿路造影 C.肾区 CT 或 MRI D.血清免疫球蛋白 E.尿路 X 线平片 23.男性,62 岁。因肾病综合征入院作肾活检,病理显示膜性肾病。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 双侧肾区疼痛,尿量减少,低热,蛋白尿显著增多伴肉眼血尿,下肢水肿加重,肾功能较前 有减退。B 超示双肾大小较前有所增大。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伴发肾结石 B.原有膜性肾病加重 C.伴发泌尿系肿瘤所致 D.肾静脉血栓形成所致 E.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泌尿系结核病 24.男性,20 岁。因水肿伴大量蛋白尿入院。经肾活检证实为微小病变肾病。应用泼尼松 60mg/d,8 周后,水肿略有改善,蛋白尿稍有减少但远未缓解。此时应采取何种措施最佳? A.维持激素量,延长疗程 B.增加激素量,再治疗 8 周 C.减少激素剂量 D.重复肾活检 E.维持激素用量,加用细胞毒类药物 25.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非免疫因素也参与,这些因素为:
高血压B.高脂血症C.蛋白尿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6.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老年人罕见 B.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为7~12天,皮肤感染者潜伏期短于呼吸道感染者 C.重症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D.水肿少见 E.高血压少见 27.女性,18岁。因肾病综合征入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微小病变。激素治疗5周后 症状缓解。7天后发热,胸片提示双下肺炎症。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片提示病灶吸收,然而 水肿加剧,尿蛋白增至+++,少尿,Scr升至350umo/L。目前最适宜的治疗为: A.激素冲击治疗B.抗凝治疗C.加用环磷酰胺D.增加口服泼尼松用量 E.限制入液量,使用利尿剂 28.男性,15岁。因颜面伴下肢水肿2周入院。查体:血压正常。尿检:Pr(++++),定量 50gAL,尿红细胞0~1/HP,肾功能正常,血清白蛋白30g/L,胆固醇水平60mmoL,C 正常。尿蛋白圆盘电泳示中分子蛋白。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肾炎B.慢性肾炎C.微小病变D.膜性肾病E.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29.男性,2年前大量蛋白尿和镜下血尿,肾活检证实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标 准剂量激素治疗8周后完全缓解。2月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再次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仍用标 准剂量激素治疗8周,未见缓解。此时首先应: A.维持现激素用量,延长至1年 B.重复肾活检后确定治疗方案 C.维持现激素用法,加用细胞毒药物 D.检査有无肾静脉血栓形成 E.停用激素,改用细胞毒药物 30.患者,男,37岁。因蛋白尿伴下肢水肿1年入院。经肾穿刺证实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 硬化。则其病理描述中应有 A.50%以上肾小球病变,以系膜基质增生、球囊粘连为主要表现 B.受累小球病变弥漫,伴系膜细胞增多 C.免疫荧光可见IgM或C3在肾小球病变部分呈团块状沉积 D.电镜下可见病变小球上皮细胞下驼峰样致密物沉积 E.病变小球刚果红染色阳性 31.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临床特点为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蛋白尿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26.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老年人罕见 B.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为 7~12 天,皮肤感染者潜伏期短于呼吸道感染者 C.重症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D.水肿少见 E.高血压少见 27.女性,18 岁。因肾病综合征入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微小病变。激素治疗 5 周后, 症状缓解。7 天后发热,胸片提示双下肺炎症。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片提示病灶吸收,然而 水肿加剧,尿蛋白增至++++,少尿,Scr 升至 350mol/L。目前最适宜的治疗为: A.激素冲击治疗 B.抗凝治疗 C.加用环磷酰胺 D.增加口服泼尼松用量 E.限制入液量,使用利尿剂 28.男性,15 岁。因颜面伴下肢水肿 2 周入院。查体:血压正常。尿检:Pr(++++),定量 5.0g /L,尿红细胞 0~1/HP,肾功能正常,血清白蛋白 30g/L,胆固醇水平 6.0mmol/L,C3 正常。尿蛋白圆盘电泳示中分子蛋白。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微小病变 D.膜性肾病 E.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29.男性,2 年前大量蛋白尿和镜下血尿,肾活检证实为非 IgA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标 准剂量激素治疗 8 周后完全缓解。2 月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再次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仍用标 准剂量激素治疗 8 周,未见缓解。此时首先应: A.维持现激素用量,延长至 1 年 B.重复肾活检后确定治疗方案 C.维持现激素用法,加用细胞毒药物 D.检查有无肾静脉血栓形成 E.停用激素,改用细胞毒药物 30.患者,男,37 岁。因蛋白尿伴下肢水肿 1 年入院。经肾穿刺证实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 硬化。则其病理描述中应有: A.50%以上肾小球病变,以系膜基质增生、球囊粘连为主要表现。 B.受累小球病变弥漫,伴系膜细胞增多 C.免疫荧光可见 IgM 或 C3 在肾小球病变部分呈团块状沉积 D.电镜下可见病变小球上皮细胞下驼峰样致密物沉积 E.病变小球刚果红染色阳性 31.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临床特点为:
A.大量蛋白尿,24小时定量>3.5g B.高度水肿C.高脂血症D.低蛋白血症E.A+D 32.微小病变肾病引起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治疗为 A.糖皮质激素B.细胞毒药物C.雷公藤D.利尿剂E.补充人体白蛋白 33.肾病综合征使用泼尼松的原则是 A.应同时应用抗生素B.应同时应用环磷酰胺C.应合用利尿剂 D.激素初始量大,疗程足,停药需慢 E.对老年患者不能用大剂量 34.肾病综合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后,正确的用药方法应是: A.即可停药 B.即可减量,3个月内停药 C.1周后开始减量,每周减1次至15~20mg/d后维持1年 D.继续用药满6~8周开始减量,每2周减10%~20%至维持量,再用药半年~1年以上 E.继续用药满半年后开始减量,半年内停药 35.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不适合于改善肾小球疾病的大量蛋白尿? ARBB.ACE-IⅠC.潘生丁D.糖皮质激素E.血液透析 36.治疗"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最适合的方法是: A.激素加量 B.撤除激素 改用免疫抑制剂 D.中药治疗 E.联合运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37.关于急进性肾炎(RPGN),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Ⅲ型RPGN通常是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大部分患者循环中ANCA阳性 肾活检典型的表现为光镜下50%以上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及间质显著增生,部分毛细血管 襻呈双轨样改变 C.免疫荧光主要见IgM在肾小球不同部位弥漫沉着 D.电镜检查发现Ⅱ型和Ⅲ型无电子致密物沉着 E.Ⅱ型RPGN,即免疫复合物性RPGN,可见免疫复合物沿基底膜呈线样沉积 38.患者,女性,55岁。因血肌酐进行性上升2月就诊。肾穿刺示RPGN,抗肾小球基底 膜抗体阳性。目前患者Scr95sumo,空腹血糖13.5 mmol/L,每日尿量仅150ml左右。给 予甲基泼尼松龙480mg/d冲击3天后,未见显著改善,则应选择以下何种治疗: 加大激素剂量B.加用细胞毒药物C.隔日血浆置换直至血浆中抗基底膜抗体转阴 D.继续甲强冲击治疗E.积极抗凝治疗 39.慢性肾炎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水平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极低蛋白饮食是指每日:
A.大量蛋白尿,24 小时定量>3.5g B.高度水肿 C.高脂血症 D.低蛋白血症 E.A+D 32.微小病变肾病引起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治疗为 A.糖皮质激素 B.细胞毒药物 C.雷公藤 D.利尿剂 E.补充人体白蛋白 33.肾病综合征使用泼尼松的原则是 A.应同时应用抗生素 B.应同时应用环磷酰胺 C.应合用利尿剂 D.激素初始量大,疗程足,停药需慢 E.对老年患者不能用大剂量 34.肾病综合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 周,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后,正确的用药方法应是: A.即可停药 B.即可减量,3 个月内停药 C.1 周后开始减量,每周减 1 次至 15~20mg/d 后维持 1 年 D.继续用药满 6~8 周开始减量,每 2 周减 10%~20%至维持量,再用药半年~1 年以上 E.继续用药满半年后开始减量,半年内停药 35.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不适合于改善肾小球疾病的大量蛋白尿? A.ARB B.ACE-I C.潘生丁 D.糖皮质激素 E.血液透析 36.治疗"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最适合的方法是: A.激素加量 B.撤除激素 C.改用免疫抑制剂 D.中药治疗 E.联合运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37.关于急进性肾炎(RPGN),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Ⅲ型 RPGN 通常是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大部分患者循环中 ANCA 阳性 B.肾活检典型的表现为光镜下 50%以上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及间质显著增生,部分毛细血管 襻呈双轨样改变 C.免疫荧光主要见 IgM 在肾小球不同部位弥漫沉着 D.电镜检查发现Ⅱ型和Ⅲ型无电子致密物沉着 E.Ⅱ型 RPGN,即免疫复合物性 RPGN,可见免疫复合物沿基底膜呈线样沉积 38.患者,女性,55 岁。因血肌酐进行性上升 2 月就诊。肾穿刺示 RPGN,抗肾小球基底 膜抗体阳性。目前患者 Scr 955mol/L,空腹血糖 13.5mmol/L,每日尿量仅 150ml 左右。给 予甲基泼尼松龙 480mg/d 冲击 3 天后,未见显著改善,则应选择以下何种治疗: A.加大激素剂量 B.加用细胞毒药物 C.隔日血浆置换直至血浆中抗基底膜抗体转阴 D.继续甲强冲击治疗 E.积极抗凝治疗 39.慢性肾炎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水平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极低蛋白饮食是指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