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体象形 这种字有两个以上的构件,构件之间既 有形体上的联系——几个构件形成了 幅复合性图画,又有意义上的联系 几个构件的意义之和就是这幅画的含义 “汉字的构造”着眼于形体上的联系这 主要、本质特征
(二)合体象形 ◼ 这种字有两个以上的构件,构件之间既 有形体上的联系——几个构件形成了一 幅复合性图画,又有意义上的联系—— 几个构件的意义之和就是这幅画的含义。 “汉字的构造”着眼于形体上的联系这 一主要、本质特征
以构件可否单用为标准,我们把这类象 形字分为以下三小类: ■1构件均不可单用的合体象形字。如: 卵、合 目” 2由可单用和不可单用的构件组成的合 体象形字。如:“祭、盾、丹、卑”等 ■3所有构件均可单用的合体象形字。如 “典、寒、朝、乳、多”等
◼ 以构件可否单用为标准,我们把这类象 形字分为以下三小类: ◼ 1.构件均不可单用的合体象形字。如: “卵、合、晶”等。 ◼ 2.由可单用和不可单用的构件组成的合 体象形字。如:“祭、盾、丹、卑”等。 ◼ 3.所有构件均可单用的合体象形字。如: “典、寒、朝、乳、多”等
在象形字的形体分类上,一直存在着误区。这 误区可以杨五铭《文字学》P58的阐述为代 表(刘志成《汉字学》P70-72同)。对各旁均 不可单用和部分偏旁可以单用的合体象形字 (如“聿、血、眉、果”等),它着眼于形, 将它们留归象形字;而对各旁均可单用的合体 象形字,又着眼于意,将它们归为会意字,称为 比形会意(比形会意与比义会意又构成了会意 字的两个小类)。对 种字采取两个不同的 标准划分,这在逻辑学上违背了同一律原则 其结果造成了归类的混乱
◼ 在象形字的形体分类上,一直存在着误区。这 个误区可以杨五铭《文字学》P.58的阐述为代 表(刘志成《汉字学》P.70-72同)。对各旁均 不可单用和部分偏旁可以单用的合体象形字 (如“聿、血、眉、果”等),它着眼于形, 将它们留归象形字;而对各旁均可单用的合体 象形字,又着眼于意,将它们归为会意字,称为 比形会意(比形会意与比义会意又构成了会意 字的两个小类)。对同一种字采取两个不同的 标准划分,这在逻辑学上违背了同一律原则, 其结果造成了归类的混乱
四、象形字的义类 1、象身。 1)大类。立、並、黄、央、乘、美、無、天。 (2)人类。北、比、从、化、尼、众、保、长、尿、屎、旅、 尾、并、戍、伐、何 (3)女类。安、妇、妻、妥、母、奴。 (4)卩类。印、辟、即、既、卿、次、死、令。 (5)爪类。采、昌、舀 (6)又类。羞、为、秉、兼、祭、史、及、得。 (7)攴类。牧、败、般 (8)廾类。弄、弃、粪、兵、戒、丞、兴 (9)卂类。鬥、执、报 (10)口类。司、鲁。 (11)止类。步、陡、降、涉、正、各、出、去、後
四、象形字的义类 1、象身。 ◼ (1)大类。立、並、黄、央、乘、美、無、天。 ◼ (2)人类。北、比、从、化、尼、众、保、长、尿、屎、旅、 尾、并、戍、伐、何。 ◼ (3)女类。安、妇、妻、妥、母、奴。 ◼ (4)卩类。印、辟、即、既、卿、次、死、令。 ◼ (5)爪类。采、昌、舀。 ◼ (6)又类。羞、为、秉、兼、祭、史、及、得。 ◼ (7)攴类。牧、败、般。 ◼ (8)廾类。弄、弃、粪、兵、戒、丞、兴。 ◼ (9)丮类。鬥、执、报。 ◼ (10)口类。司、鲁。 ◼ (11)止类。步、陡、降、涉、正、各、出、去、後
2、象工 (1)皿类。益、盥 (2)干类。獸、单。 (3)戈斧类。戈、或、戊、戌、我 (4)矢类。矢、晋、射。 (5)户类。户、门、闩、开。 (6)匚类。区、匠、医。 (7)东类。动、量、重。 (8)斗类。斗、升 (9)豆类 登 (10)巨类。工、巨、矩。 (11)乡类。彭、须
2、象工 ◼ (1)皿类。益、盥。 ◼ (2)干类。獸、单。 ◼ (3)戈斧类。戈、或、戊、戌、我。 ◼ (4)矢类。矢、晋、射。 ◼ (5)户类。户、门、闩、开。 ◼ (6)匚类。区、匠、医。 ◼ (7)东类。动、量、重。 ◼ (8)斗类。斗、升。 ◼ (9)豆类。豆、豐、登。 ◼ (10)巨类。工、巨、矩。 ◼ (11)彡类。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