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杂交优势利用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第十一章 杂交优势利用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提纲 杂种优势的慨念及估计 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 杂种优势利用步骤 经济杂交方式 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提纲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估计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估计 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 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 杂种优势利用步骤 杂种优势利用步骤 经济杂交方式 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估计 概念:不同种群(种、品种、品系等)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 活力、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 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的现象, 质量性状:畸形、缺损和致死、 半致死现象减少; 数量性状:群体均值提高。生产性能提高,抗性和适应性加强 “杂交优势”和“杂种优势”?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和估计 概念:不同种群(种、品种、品系等)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 活力、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 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的现象. 质量性状:畸形、缺损和致死、半致死现象减少; 数量性状:群体均值提高。生产性能提高,抗性和适应性加强 “杂交优势 ” 和 “杂种优势 ” ?
杂种优势估计 HF1一杂种优势 d一显性效应值 Hn=dy2 y一杂交两种群(品种、品 系等)的基因频率之差。 完全显性时正1,即杂种优势最大;d小于1时杂种优势 相应减小;无显性时,正0,则H0,不表现杂种优势, 这是所有基因都是加性效应基因的结果。 y: 因为广p1-P,如果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之差较大,则 杂种优势也较大;如果卫,-P0,即两杂交亲本基因频率 相同,H==0,则没有杂种优势。 如有多对基因,则杂种优势为Σdy
d: 完全显性时d=1,即杂种优势最大;d小于1时杂种优势 相应减小;无显性时,d=0,则 HF1=0,不表现杂种优势, 这是所有基因都是加性效应基因的结果。 y: 因为y=p1-p2,如果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之差较大,则 杂种优势也较大;如果p1- p2=0,即两杂交亲本基因频率 相同, HF1==0,则没有杂种优势。 如有多对基因,则杂种优势为Σdy2 。 杂种优势估计 HF1= d y2 HF1—杂种优势 d —显性效应值 y —杂交两种群(品种、品 系等)的基因频率之差
杂种优势的度量 杂种优势用杂交后代性能与双亲均值差异来度量。即: H=F1-P 为了各性状间便于比较,一般以杂种优势率来表示,即: H(%)= F-P ×100 杂种优势值; H(%)一杂种优势率; 一一代杂种平均值; P—杂交亲本种群平均值。 两品种或品系杂交时,P=(P公+P母)/2; 多品种或品系杂交时,亲本均值(P)按各亲本在杂种中 的基因比例进行加权平均
杂种优势用杂交后代性能与双亲均值差异来度量。即: H=F1-P 为了各性状间便于比较,一般以杂种优势率来表示,即: H F P P (%) = − × 1 100 H——杂种优势值; H(%)——杂种优势率; F1——一代杂种平均值; P——杂交亲本种群平均值。 两品种或品系杂交时, P=( P公+ P母)/ 2; 多品种或品系杂交时,亲本均值( P)按各亲本在杂种中 的基因比例进行加权平均。 杂种优势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