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仕途徘徊于儒、道、释之间人生 的“至情”论 第二节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142 录 《牡丹亭》的题材渊源人物性格冲突 浪漫主义风格文化警示意义 第.三节“临川四梦”中的另外三部戏.149 《紫钗记》 《南柯记》《邯郸记》 “四梦”之比较 第四节汤显祖的影响.155 汤显祖影响下的剧作家汤剧的社会影响 “临川四梦”的演出与传播 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162 第一节《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162 玄奘取经题材的神化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 作者问题吴承恩《西游记》的版本 第二节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165 戏笔中存至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 值的肯定呼唤着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 人性美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 第三节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170 极幻与极真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戏言寓诸幻笔 第四节《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174 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封神演义》《西游 记》等神魔小说的影响 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183 第一节《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183 5
V 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的时代 作者之谜《金瓶梅》的版本 第二节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185 由一家而写及天下国家 从暴露社会的矛盾 走向剖视扭曲的人性 《金瓶梅》的悲剧性 关于性描写的问题 第三节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189 寄意于时俗从歌颂到暴露人物性格的 立体化网状结构妙在家常口头语 第四节《金瓶梅》的续书及其影响. .194 《续金瓶梅》等续书《金瓶梅》奠定了世情 小说发展的基础《金瓶梅》在国外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198 第一节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198 《清平山堂话本》及“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冯梦龙与“三言”凌濛初与“二拍” 《型世言》及明末其他白话短篇小说集 第二节市民社会的风情画.202 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 的张扬对于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 民化“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第三节“无奇之所以为奇”. .207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细致入微的写 心艺术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第四节明代的文言小说.211 《剪灯新话》与其他传奇小说不同类别的 文言笔记小说专集与丛书的大量刊行明代 文言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6☐
目 第十一章晚明诗文.220 第一节李贽.221 录 价值观念中的叛逆色彩“童心说' 犀利坦直的文风 ▲ 第二节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223 以“性灵说”为内核的文学主张直写胸臆 的抒情特征清新轻逸的艺术风格 浅率 化的流弊 第三节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226 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继承与变异幽深奇僻的 艺术境界 晚明文学思潮的回落 第四节晚明小品文.228 小品文的兴盛小品文的创作特色小品 文的影响 第万节明末文坛.232 复社与几社 陈子龙、夏完淳诗歌创作的时 代特征 第十二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237 第一节明代散曲.237 相对沉寂的明初散曲弘治正德年间散曲的 重新兴盛嘉请后散曲创作的繁荣 第二节明代民歌.243 明代民歌创作的繁荣《山歌》与《挂枝儿》
第八编清代文学.251 录 绪论.253 第一节文化专制下的学术和文学 .253 文化专制:独尊程朱理学编书与禁书 日益严苛的文字狱汉学的兴盛 桐城古 文正宗的确立文学的滞化现象 第二节清代人文思潮与文学.257 清初的学术转向理欲之辨的深化文学 社会功用的强调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 文学中的人文意识 第三节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262 集历代文学之大成文学古典形态的再度 辉煌新兴文体的飞跃演变的趋势 第一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270 第一节遗民诗人.270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屈大均和吴嘉纪 其他遗民诗人 第二节古文三大家.275 清初散文侯方域魏禧汪豌 其他古文家 第三节钱谦益与虞山诗派.278 钱谦益的行迹与心态 前期的诗作宏伟 沉郁典丽的《后秋兴》 虞山诗派 第四节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282 吴伟业的身世观照历史兴亡痛失名节 ☐
梅村体一歌行体的新境界 第五节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285 目 词的中兴陈维崧和阳美词派朱彝尊和 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和“京华三绝 第六节王士祺与康熙诗坛.291 “钱王代兴” 王士镇的神韵说和其神韵诗 入蜀使粤诗的变化康熙朝的其他诗人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300 第一节清初戏曲. .300 吴伟业和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剧李玉等苏 州刷作家的新编历史剧李渔的风情喜剧 第二节《长生殿》.307 洪界生平 天宝遗事的历史底蕴《长生 殿》的重史意识与杨贵妃形象 化长恨为长 生的意蓝艺术风格 第三节《桃花扇》.313 孔尚任的际遇与《桃花扇》的创作历史反 思与征实精神下层人物形象 国家至上 的思想 戏刷剧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321 第一节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321 清初的小说续书两种续法:仿造和假借 陈忱的行迹 假“水浒”人物以写心 小说的抒情性 第二节《醒世姻缘传》.324 作者与成书年代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 荒唐的因果报应模式 鲜活的社会众生相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