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辅导 主讲:XXX
《基础会计》教学辅导 主讲:XXX
目录 会计等式和会计要素 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 账户分类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财产清查 ·会计报表 会计循环(上) 会计循环(下) 会计核算形式 ·会计工作的组织
目录 • 总 论 • 会计等式和会计要素 • 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 • 账户分类 • 会计凭证 • 会计账簿 • 财产清查 • 会计报表 • 会计循环(上) • 会计循环(下) • 会计核算形式 • 会计工作的组织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的, 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很 长的历史时期,在原始社会,会计只是“生产职能的附 带部分”,会计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复杂,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 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 我国在西周奴隶社会,有“司书”、“司会”等官吏专门 从事会计工作。“司书”是记账的,主要对财物收支进行 登记。“司会”是进行会计监督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官厅政府的收付会计。官厅会计 便成为我国古代会计的中心,主要计量、记录、计算和考 核朝廷的财物赋税收支,这是古代会计的显著特点
第一章 总 论 一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的, 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很 长的历史时期, 在原始社会,会计只是“生产职能的附 带部分”,会计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复杂,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 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 我国在西周奴隶社会,有“司书”、“司会”等官吏专门 从事会计工作。“司书”是记账的,主要对财物收支进行 登记。“司会”是进行会计监督的。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官厅政府的收付会计。官厅会计 便成为我国古代会计的中心,主要计量、记录、计算和考 核朝廷的财物赋税收支,这是古代会计的显著特点
唐宋时期,生产力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记 账、算账的古代会计结算法,即“四柱结算 法”,亦称“四柱清册”。所谓“四柱”是 指旧管(相当于“上期结存”)、新收(相 当于“本期收入”)、开除(相当于“本期 支出”)、实在(相当于“本期结存”)四 个部分。“四柱结算法”把一定时期内财物 收支记录,通过“旧管十新收=开除十实在” (即上期结存十本期收人=本期支出十本期结 存)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检查日 常记账的正确性,又可系统、全面和综合地 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这是我国古代会计的 个杰出成就,即使在现代会计中,仍然运 用这一平衡关系
• 唐宋时期,生产力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记 账、算账的古代会计结算法,即“四柱结算 法”,亦称“四柱清册”。所谓“四柱”是 指旧管(相当于“上期结存”)、新收(相 当于“本期收入”)、开除(相当于“本期 支出”)、实在(相当于“本期结存”)四 个部分。“四柱结算法”把一定时期内财物 收支记录,通过“旧管十新收=开除十实在” (即上期结存十本期收人=本期支出十本期结 存)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检查日 常记账的正确性,又可系统、全面和综合地 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这是我国古代会计的 一个杰出成就,即使在现代会计中,仍然运 用这一平衡关系
明末清初,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用以计算 盈亏。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相当于各项收入) 缴”(相当各项支出)、“存”(相当于各项资 产)、“该”(相当于资本、各项负债)四大类, 运用“进一缴=存一该”的平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 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在两表中计算求出 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勾稽全 部账目的正误。 ·清朝,“天地合账”。在这种方法下,账簿采用垂 直书写,直行分为上下两格,上格记收,称为 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登记 的数额必须相等,即所谓“天地合” ·“四柱结算法”、“龙门账”和“天地合账”充分 显示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传统中式簿记的特点
• 明末清初,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用以计算 盈亏。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相当于各项收入)、 “缴”(相当各项支出)、“存”(相当于各项资 产)、“该”(相当于资本、各项负债)四大类, 运用“进—缴=存一该”的平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 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在两表中计算求出 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勾稽全 部账目的正误。 • 清朝,“天地合账”。在这种方法下,账簿采用垂 直书写,直行分为上下两格,上格记收,称为 “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登记 的数额必须相等,即所谓“天地合”。 • “四柱结算法”、“龙门账”和“天地合账”充分 显示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传统中式簿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