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1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人体生理学试题 2015年7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内环境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2.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386
试卷代号 :211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人体生理学试题 2015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00 分} 1.内环境稳态是指( )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2.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386 A.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 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3.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A.兴奋性 B.适应性 C.反馈 D.协调性 E.兴奋 4.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安静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E.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5.兴奋一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Ca2+ B.Na+ C.K+ D.CI- E.HCO, 6.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反极化 D.超极化 E.复极化 7.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值约为200mOsm B.与0.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与9%NaCI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E.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8.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E.嗜酸性粒细胞 9.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387
3.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 A. 兴奋性 C. 反馈 B. 适应性 协调性 E. 兴奋 4.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安静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C. 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E. 其大小接近铀平衡电位 5. 兴奋一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Z+ C. K+ E. HC0 6. 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 BD B. Na+ D. ClA. 极化 C. 反极化 E. 复极化 7.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数值约为 200mOsm B. 0.5% 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9%NaCl 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肢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B.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血浆肢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8.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 A. 红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嗜酸性粒细胞 9.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 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387
10.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z吸收障碍,可以发 生(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友病 D.小细胞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11.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 B.大动脉血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13.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A.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14.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心充盈期缩短 B.快速射血期缩短 C.诚慢射血期缩短 D.等容收缩期缩短 E.等容舒张期缩短 15.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复极4期不稳定 B.能自动除极 C.自律性高 D.兴奋性高 E.0期除极速度快 16.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舒张压 C.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D.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E。其它因素不变时,心率减慢,脉压变小 388
10. 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 BIZ 吸收障碍,可以发 生( )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友病 D. 小细胞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1.某女,息急性梗阻性化服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 A. 红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B. 血小板 D. 单核细胞 12. 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 心房压 B. 大动脉血压 C. 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 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 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13. 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A.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B.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D.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14. 正常人心率超过 180 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心充盈期缩短 B. 快速射血期缩短 C. 减慢射血期缩短 D. 等容收缩期缩短 等容舒张期缩短 15. 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 A. 复极 期不稳定 B. 能自动除极 C. 自律性高 D. 兴奋性高 E.O 期除极速度快 16. 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388 A. 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 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舒张压 C. 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D.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E. 其它因素不变时,心率减慢,脉压变小
17.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因素是() A.心血管系统中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B.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C.心脏射血 D.血管阻力 E.心脏的收缩能力 18.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长期活动加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形成中有重要 意义。其中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 A.血管紧张素原 B.肾素 C.醛固酮 D.血管紧张素I E.血管紧张素II 19.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 A.收缩压的高低 B.心收缩期的长短 C.心脏收缩力的大小 D.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E.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 20.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 B.回心血量不足,中心静脉压升高 C.心力衰竭,中心静脉压升高 D.静脉回流加快,中心静脉压降升高 E.是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 21.肺泡通气量() A.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 B.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C.是指每分钟尽力吸人肺泡的气体量 D.是指每分钟尽力吸人肺泡的气体量 E.等于(潮气量一无效腔气量)乘以呼吸频率 22.肺换气的动力是() A.气体的分压差 B.呼吸运动 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E.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389
17. 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因素是( ) A. 心血管系统中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c. 心脏射血 E. 心脏的收缩能力 B.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D. 血管阻力 18.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醒固酣系统长期活动加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形成中有重要 意义。其中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 ) A. 血管紧张素原 B. 肾素 c. 醒固酣 D. 血管紧张素 E. 血管紧张素 II 19. 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收缩压的高低 B. 心收缩期的长短 c. 心脏收缩力的大小 D. 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E. 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 20. 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 B. 回心血量不足,中心静脉压升高 c.心力衰竭,中心静脉压升高 D. 静脉回流加快,中心静脉压降升高 E. 是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 1.肺泡通气量( ) A.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 B. 是指每分钟吸人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c.是指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 D. 是指每分钟尽力吸人肺泡的气体量 E. 等于(潮气量一无效腔气量〉乘以呼吸频率 22. 肺换气的动力是( ) A.气体的分压差 c.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E. 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B.呼吸运动 D.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389
23.CO2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 A.中枢化学感受器 B.外周化学感受器 C.延髓呼吸中枢 D.脑桥呼吸中枢 E大脑皮层 24.缺氧对呼吸的影响,正确的是( A.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 C.严重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 D.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 E。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觉器 25.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 ) A.产生慢反应物质 B.副交感神经兴奋 C.交感神经兴奋 D.组织胺释放 E.乙酰胆碱释放 26.对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B.吸收指食物经过液化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人血液,淋巴循环 C.消化的方式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D.正常情况下,先发生机械性消化,再进行化学性消化 E.吸收和消化是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过程 27.胆盐的作用,除外() A.凝乳作用 B.乳化脂肪 C.促进胆汁的分祕泌 D.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8.胃液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A.胃蛋白酶原 B.内因子 C.糜蛋白酶原 D.盐酸 E.黏液 29.胰液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水 B.碳酸氢盐 C.胰蛋白酶 D.胰淀粉酶 E.胰脂肪酶 390
23. CO 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剌激〈 A.中枢化学感受器 C. 延髓呼吸中枢 E. 大脑皮层 24. 缺氧对呼吸的影响,正确的是( ) B. 外周化学感受器 D. 脑桥呼吸中枢 A.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B.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 c.严重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 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觉器 25.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 ( A. 产生慢反应物质 C. 交感神经兴奋 E. 乙酷胆碱释放 26. 对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 B. 副交感神经兴奋 D. 组织胶释放 A.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B. 吸收指食物经过液化后,透过消化道蒙古膜进入血液,淋巴循环 C. 消化的方式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D. 正常情况下,先发生机械性消化,再进行化学性消化 E. 吸收和消化是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过程 27. 胆盐的作用,除外( ) A. 凝乳作用 B. 乳化脂肪 C. 促进胆汁的分泌 D. 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E.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8. 胃液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 A.胃蛋白酶原 B. 内因子 C. 廉蛋白酶原 E. 蒙古液 29. 膜液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 390 C. 膜蛋白酶 E. 膜脂肪酶 D. 盐酸 B. 碳酸氢盐 D. 腕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