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1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试题 2015年7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疾病是指()。 A.机体有不适感 B.细胞受损的表现 C.机体对内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 D.劳动力下降和丧失 E.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2.细胞水肿属于( )。 A.代偿性肥大 B.轻度变性 C.渐进性坏死 D.细胞内物质沉积 E.液化性坏死 348
试卷代号 :211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试题 2015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固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00 分} 1.疾病是指( )。 A. 机体有不适感 B. 细胞受损的表现 C. 机体对内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 D.劳动力下降和丧失 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2. 细胞水肿属于( )。 348 A. 代偿性肥大 C. 渐进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 B. 轻度变性 D. 细胞内物质沉积
3.支气管黏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 A.增生 B.再生 C.化生 D.萎缩 E.肥大 4.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 A.肠、肝、脾 B.肝、肾、心 C.心、脑、肺 D.脾、心、肝 E肠、脾、脑 5.“槟榔肝”是指( )。 A.肝脂肪变 B.肝慢性淤血 C.肝混浊肿胀 D.肝硬化 E.肝慢性炎症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 A.脑、心、肝等重要器管有较多血栓形成 B.全身小动脉内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C.全身小静脉内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D.毛细血管内广泛性的微血栓形成 E.全身小动,静脉内广泛性的小血栓形成 7.妊娠末期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主要由于( )。 A,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C.微循环血流淤滞 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E.肝功能障碍 8.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 A.散热减少 B.产热增加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9.患者口渴,尿少,尿钠高,血清钠>l50mmo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A.等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高渗性脱水 D.水肿 E.低渗性脱水 349
3. 支气管黠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 )。 A. 增生 c.化生 E. 肥大 4. 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 A.肠、肝、脾 B. 再生 D.萎缩 B. 肝、肾、心 c.心、脑、肺 D. 脾、心、肝 E. 肠、脾、脑 5. "槟掷肝"是指( )。 A. 肝脂肪变 B.肝慢性淤血 C. 肝混浊肿胀 D. 肝硬化 E. 肝慢性炎症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 )。 A. 脑、心、肝等重要器管有较多血栓形成 B. 全身小动脉内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c.全身小静脉内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D. 毛细血管内广泛性的微血栓形成 E. 全身小动,静脉内广泛性的小血栓形成 ,娃振末期产科意外容易诱发 DIC. 主要由于( )。 A.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B.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c.微循环血流淤滞 D. 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E. 肝功能障碍 8. 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 A. 散热减少 C.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B. 产热增加 D.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9. 患者口渴,尿少,尿纳高,血清铀>150mmol/ L. 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 A. 等渗性脱水 B. 水中毒 C. 高渗性脱水 D. 水肿 E. 低渗性脱水 349
10.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是(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水中毒 D.低钾血症 E.高钾血症 11.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有机我骏盐缓冲系统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蛋白藏缓仲系统 12.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3.缺氧是由于()。 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吸人气中氧含量减少 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14.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A.低张性低氧血症 B.等张性低氧血症 C.缺血性缺氧 D.淤血性缺氧 E.低动力性缺氧 15.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16.属于发热的是()。 A.妇女月经前期 B.应激 C.剧烈运动后 D.中暑 E.伤寒 350
10. 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是( )。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水中毒 E. 高饵血症 1.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有机前:去盐援神恶统 .11..,..去 12. 血浆 C0 浓度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 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3. 缺氧是由于( )。 D. 低饵血症 B.元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B.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人气中氧含量减少 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14.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 15.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16. 属于发热的是( )。 350 A. 妇女月经前期 C. 剧烈运动后 E. 伤寒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D. 淤血性缺氧 B. 应激 D. 中暑
17.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 A.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B.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C.巨噬细胞增生 D.缺损周围收缩 E.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 18.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A.变性,坏死,增生 B.变质,渗出,增生 C.炎症介质的释放 D.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19.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 A.白细胞渗出 B.分解代谢亢进 C.局部酸中毒 D.红细胞渗出 E.炎症介质形成 20.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A,心排血量降低 B.动脉血压降低 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外周阻力升高 E.外周阻力降低 21.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儿茶酚胺 B.心肌抑制因子 C.血栓素A2 D.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I 22.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多灌少流 B.不灌不流 C.少灌少流 D.少灌多流 E.多灌多流 23.良、恶性肿瘤区别要点不包括( )。 A.肿瘤的组织分化 B.生长方式 C.复发与转移 D。压迫与阻塞 E.生长速度 351
17.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 A.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B.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C. 巨噬细胞增生 D. 缺损周围收缩 E. 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 18.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A. 变性,坏死,增生 c.炎症介质的释放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19.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自细胞渗出 C. 局部酸中毒 E. 炎症介质形成 20.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A.心排血量降低 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E. 外周阻力降低 B. 变质,渗出,增生 D.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B. 分解代谢亢进 D. 红细胞渗出 B. 动脉血压降低 D. 外周阻力升高 1.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 儿茶酣胶 B. 心肌抑制因子 C. 血栓素 D. 内皮素 E. 血管紧张素 22.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多灌少流 B. 不灌不流 C. 少灌少流 D.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 23. 良、恶性肿瘤区别要点不包括( A. 肿瘤的组织分化 C. 复发与转移 E. 生长速度 B. 生长方式 D. 压迫与阻塞 351
24.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A.肿瘤体积的大小 B.肿瘤发生的部位 C.肿瘤的生长速度 D.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E.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25.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心瓣膜是( 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肺动脉瓣 E.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受累 26.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感冒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27.高血压病时心脏的向心性肥大是指( )。 A.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 B.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扩张 C.左室壁厚正常而心腔明显扩张 D.左室、左房心肌明显肥厚 E。左室及右室心肌均肥厚 28.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 A.心排血量降低 B.心力储备降低 C.心脏指数降低 D.射血分数降低 E.动脉血压降低 29.右心衰竭的表现不包括()。 A.下肢水肿 B.肝肿大 C.少尿 D.食欲缺乏,恶心呕吐 E.心性哮喘 30.慢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黏膜容易发生化生的是()。 A.黏液上皮 B.移行上皮 C.鳞状上皮 D.杯状上皮 E.肠型上皮 352
24. 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A. 肿瘤体积的大小 c.肿瘤的生长速度 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25.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心瓣膜是( A. 二尖瓣 主动脉瓣 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受累 B. 肿瘤发生的部位 D.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B. 三尖瓣 D. 肺动脉瓣 26. 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菌是( )。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杆菌 C. 感冒杆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27. 高血压病时心脏的向心性肥大是指( A. 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 C. 左室壁厚正常而心腔明显扩张 E. 左室及右室心肌均肥厚 28. 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A.心排血量降低 C. 心脏指数降低 E. 动脉血压降低 29. 右心衰竭的表现不包括( )。 A. 下肢水肿 D.溶血性链球菌 B.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扩张 D. 左室、左房心肌明显肥厚 B.心力储备降低 D. 射血分数降低 B. 肝肿大 c.少尿 D.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 E. 心性哮喘 30. 慢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蒙古膜容易发生化生的是( )。 352 A. 蒙古液上皮 B. 移行上皮 c.鳞状上皮 E. 肠型上皮 D. 杯状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