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压:原治上 许珏七箱 许珏(1848一1916),字静山,号复虑。江苏无锡人。举人。 入山东巡抚丁宝桢幕。1885年,随出使美、西,秘大臣张荫桓前 往欧美。1890年,以侯补知县任出使英、法、意、比大臣薛福成 参赞。后又以侯选道赏四品卿衔出使意大利。辛亥后,隐居不 出。有复庵先生集。下文造自《复庵先生集>(台湾文海版)。 原治上 唐虞以前邈矣。三代之不能为唐、虞,秦、汉之不能为三代, 唐、宋以降之不能为秦汉。说者日:由风俗之偷也,政事之荀也。 而吾谓:不然。天下之大利在生齿之繁,天下之大患亦在生齿之 繁。生齿繁,则风俗政事随之而敝矣。入之生子也,多者或至 十数,而寡者至于无阔。计其多寡之中,一生二者常也。人之生 子也,早者年未迨冠,迟者六十七十而犹提抱稀。计其迟早之 中,三十其大凡也。然则一人之身阅三十年,则倍之矣。又三十 年,则再倍之矣。循是以往,未至百年,面一人者且十人焉。又 循是以往,未二百年面一人者且百人焉。又循是以往,未三百 年而一人者且千人焉。 自古水旱疾疫之灾,其小者未足以多杀人,其大者恒百年而 一见,然极其害。死者不过半天下而止耳。干戈争夺之患,其
2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微文集四 小者亦未足以多杀人,其大者恒二三百年而一见,然极其害,虽 屠载至修,亦必存什一焉。夫此民也,忽焉去其半,甚且去其九, 草罐禽称不过是矣。然积百年而亡其半,向之十者犹有五也,或 二百年,或三百年而存什一,向之百者犹可什,向之于者犹未减 于百也。然则综岁之丰凶,世之治乱而计之,积三百年一人之身 无有不百人者也。 或日:人之生也,有殇者,有天者,有废疾不能人者,有贫 不能姿者,有为乱面覆其族者,积三百年安得背百人?日:固也。 然吾泗天下天殇废疾贫独祸乱之人,不能什之九,其绵绵延延世 有子孙看,殆不止什之一也。即日不过什之一,而由三百年计 之,虽不百人,其犹有不足十人者乎!夫即以十倍之数计之,而生 齿亦大可患矣。 三代以降,由汉而唐,而宋,而明,而至于今日,其间相距或 五六百年,或三四百年,亦不仅以三百年为断也。世相嬗,人相 续,然则今日之生齿不且十于明,百于米,干于唐,而万于汉乎? 何酸言唐虞三代之治也。 原治中 或日:生齿之紫固已然,使制民之产,贫富相等,则风裕不至 于偷,擢其秀而良者,使司牧之,愚而悫者,衣食奔走焉,则政事 亦不至于荀也。日:势不能也。请勿言国,姑以家言之。有人于 此有田千亩,有屋百趣,夫若妇安坐而食,畜奴婢舆马裕如也。 无何而有子数人,有孙十数人,计产而析之,田不足百亩,屋不足 十磁,终岁勤力,仅足以食,求如向之畜奴婢奥马不得也,然犹未
许珏:原治中 3 至于贫也。迨其曾元则十数人者,且数十人,且百人,人有田十 亩,屋一楹,又承百年麻散之后,俯仰事畜,势不能给,于是向之 役人者,转面服役于人。且夫此百人者,智愚不齐也,勤惰不一 也。彼智而勤者,早作夜思,苦心劳力,虽十亩之耕,一楹之庇, 久之而足衣食,久之丽畜妻子。愚且指者,思区区者终难藉以 活也,不如贸之。贸之而得值,犹少毁须臾之死也。于是兼并之 事起焉。兼并者,非得已也,成于彼此之相需也。 鸣呼!天下犹是矣。方周之初,一夫授田百亩,又有所谓一 易之地二百亩,再易之地三百亩焉。又有所谓上地莱五十亩,中 地菜百亩,下地莱二百亩焉。岂侈以市惠哉?人不足而田有馀 也。及至战国,井田不能遍给,于是商轶、李悝之徒,开阡陌,.辟 革菜,举向之沟浍畛涂,悉垦为田。又不能遍给,于是始听民 得卖买田,彼亦从民之欲而养其生也,非迫使为之也。然而贫 益贫,富益富,风俗于是不能复古。其不能复古,由生齿之繁 也,势也。 古之长民者,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周宜、<戴 记,犹存量略。然观春秋之世,宾兴造士,事已不行,则周制之废 久矣。汉人入仕,由郡县吏。魏、晋以后,由九品中正。较之今制, 犹为近古。然而贤否混语,名实错乱,于时识者已深病之。后之 人君知贤与否,本无定评也,于是科举设焉。不问其才行何若, 所考校者,文字一日之长也。又久之,而糊名易书之禁兴稿。不 辨其文字之工拙何若,所凭恃者,举子一日之命也。朝面释褐, 夕而服官,其所为黜莎幽明者,亦绝异于古也。然而行之千有馀 年,世转相安者,何也?以其贤否之评不系乎此也。藉使今日面 行周之制,日有德盖一乡者,吾使长一乡,有才高一邑者,吾使宰 一邑。则此所谓资,彼所谓不贤也,一人所谓才,众人所谓不才
4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微文集四 也。相讥相毁,相倾相轧,势求而贿取,苍素无定色,冠履无定 位,阳争阴党,朋起角立,小者狱讼,大者干戈,此大乱之道也。 且古之所谓长民者,自比长闾胥以上至乡大夫,此天子之卿也, 然其所治者,万二干五百家已耳。孔子称子路月:千室之邑可使 为之宰也。今天下州县,大者率十数万户,小者户亦盈万。彼其 所治,且什百于子路之治,与周之则也。以凡人之材力面贵以什 百大贤之任,安得不颠蹶乎? 古者,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是父子相继为治, 数百年而不易者也。其相佐理者,有世卿,世大夫,或数人,或 十数人,亦数百年而不易者也。博谋而远计,旦摩而夕拊,故 其为治也。详今一县之治,听于一令,令率数年而一易,且守 署更调之不恒,即有杰出之吏不传舍视其官,实心实致,无饰无 诈。然前者之是,后者之非,不转爵间仍扫地无馀矣。自县令以 至于封之帅,一辙也。政安得面不萄乎?欲不苟,而思以古之 道治之,则即吾向所谓大乱之道矣。故日政事之荀亦生齿为之 也,势也。 原治下 日:然则政事风俗,其终不可复古欤?使秦、汉以后,有尧 舜,秦、汉犹唐、虞也。宋、明以后有尧、舜,宋、明亦唐、虞也。日: 子衡期于尧、舜者,以其心乎?抑以其迹平?夫以其心,虽治百世 以后之天下,犹此心也。若其迹,则尧,舜而生秦,汉,必不能以 唐旗之治治之。生宋、明,并不能以秦、汉之治治之也。且为治 而期乎流,舜者,岂不以其能尽人物之性乎哉?
许班:原治下 5 夫自秦、汉以降,人物之不尽其性,亦酷矣。而生齿之繁,犹 若是,使尧,舜为之,至于今,其参赞化育者,犹将千百于今日也。 彼政事风俗安得而复古欤?日:然则祭何?日:尧、舜之世尚矣。 彼孔、孟者,皆心尧、舜之心者也。孔子见卫之庶,则思富之教之。 孟子日: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 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此政事风俗之本也。能富熊 教,斯谓政事。既富既教,乃有风俗。彼政事风俗者,以其心也,非 以其迹也。后世之所慕于古者,迹而已矣。且夫政亦何取复古 哉?措施准乎今,利泽及乎后,不规规于既往,而垂绪乎方来,斯 政之大者也。 天下之富在农工商,面农为本。今中国之土不足以给中国之 农,则本已病矣。古之戒逐末者,以其弃田而不耕,则地有遗 利,故为之厉禁以防之。今以口量地,千万于古,不为商贾,何 以自活?徒执抑未之说面多为关榷,以取盈焉,是末又病也。 农商病则工亦因之矣,民何侍而富?天下之教存乎士,谓其材智 之通达古今也,谓其廉耻之心之异乎齐民也。今叩以古今之宜, 则茫乎昧乎,诘其操守则忧贫嗜利无异于庸人,民何恃而教?鸣 呼1天下至大也,四海至广也,物力至饶也,人之心思智虑日出而 不穷也。拓海外之地可以广农,通万国之货可以裕商,精求化治 之法可以惠工,今之世有先我而为之者矣。人倡之而我嗾之,策 之下也,不犹愈于人日富而我日贫乎? 天下之教亦众矣。求其久而无弊者,团莫如周公孔子之教 也。诚得材智廉耻之士县明之,彼且折面入于我。古取士之法虽 不可行于今,然使多为之途,以延揽天下奇伟非常之人,四海之 大,必有起而应者,而仍不废今之科举,以收茫如昧如忧贫嗜利 之徒,使不至群噪而起,且驯习之,俾自知其陋而求返。凡当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