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卵菌纲 本纲致病真菌主要有水霉目和霜霉目,尤其后者几乎全为植物的寄生菌 与植病关系特别密切。 目的:观察卵菌纲重要目的区别及霜霉菌目重要致病真菌的形态特征及科 属的分类依据。 材料:1、水稻烂秧绵霉菌(或培养在大麻子上的水霉菌):2、瓜类绵腐病 菌(在新鲜黄瓜绵腐标本上):3、辣椒设霉病菌玻片标本:4、白菜(或菠菜) 霜霉病玻片标本及鹇标本;5、莴苣霜霉菌腊叶标本;6、向日葵霜霉病菌腊叶 标本:7、葡萄霜霉病菌玻片及向日葵霜霉病菌腊叶标本:8、禾本科杂草霜霉 病菌玻片标本:9、谷子白发病菌孢子玻片标本:10、黄瓜霜霉病菌腊叶标本及 玻片标本:11、十三陵字花科白锈病菌标本及切片:12、显微镜:13、乳酸酚 棉兰液:14、蒸馏水:15、解剖针等。 内容及方法: (一)水霉目 菌丝体发达粗壮,孢子囊多为棒状,有性生殖在藏卵器内形成一致多个卵 孢子,多为腐生,少数可在不适于植物生长的情况下寄生为害如水稻烂秧。 观察水稻烂秧绵霉菌(Achlya spp)或水霉菌(Sapralegnia sp)。 (1)注意症状,为害水稻秧苗,多发生在根芽之间的芽口处,产生放射状 绵状的霉,即病菌菌丝,幼苗因根部腐烂,萎黄而枯死。 (2)观察其孢子囊及藏卵器的玻片标本,或直接挑取少许培养的菌体在显 微镜下观察,注意菌丝体的形态和孢子囊再生的方式等。 若发现有成熟的孢子囊,则稍待片刻可观察到流动孢子释放的情况。 (3)取玻片标本观察其雄精器和藏卵器及其配合方式,卵孢子和形态及卵 球的数量等(若在培养物上看到,则不用切片)。 若观察水霉菌,则直接挑取在大麻籽上培养的菌体进行观察。 (二)霜霉目 藏卵中只产生一个卵孢子,孢子囊由与菌丝无区别至有明显地分化,孢子 囊大多为园形,由不脱落产生游动孢子至脱落而直接萌芽,很明显地看出本目 真菌由水生习性向陆生习性的演化,该目根据寄生性和孢子囊梗的形状分为三 科,腐霉科、霜霉科、白锈科。 1、腐霉科:孢囊醒与菌丝无显著区别,或有区别,非专性寄生菌引起多种
二、卵菌纲 本纲致病真菌主要有水霉目和霜霉目,尤其后者几乎全为植物的寄生菌, 与植病关系特别密切。 目的;观察卵菌纲重要目的区别及霜霉菌目重要致病真菌的形态特征及科 属的分类依据。 材料:1、水稻烂秧绵霉菌(或培养在大麻子上的水霉菌);2、瓜类绵腐病 菌(在新鲜黄瓜绵腐标本上);3、辣椒设霉病菌玻片标本;4、白菜(或菠菜) 霜霉病玻片标本及鹇标本;5、莴苣霜霉菌腊叶标本;6、向日葵霜霉病菌腊叶 标本;7、葡萄霜霉病菌玻片及向日葵霜霉病菌腊叶标本;8、禾本科杂草霜霉 病菌玻片标本;9、谷子白发病菌孢子玻片标本;10、黄瓜霜霉病菌腊叶标本及 玻片标本;11、十三陵字花科白锈病菌标本及切片;12、显微镜;13、乳酸酚 棉兰液;14、蒸馏水;15、解剖针等。 内容及方法: (一)水霉目 菌丝体发达粗壮,孢子囊多为棒状,有性生殖在藏卵器内形成一致多个卵 孢子,多为腐生,少数可在不适于植物生长的情况下寄生为害如水稻烂秧。 观察水稻烂秧绵霉菌(Achlya spp)或水霉菌(Sapralegnia sp)。 (1)注意症状,为害水稻秧苗,多发生在根芽之间的芽口处,产生放射状 绵状的霉,即病菌菌丝,幼苗因根部腐烂,萎黄而枯死。 (2)观察其孢子囊及藏卵器的玻片标本,或直接挑取少许培养的菌体在显 微镜下观察,注意菌丝体的形态和孢子囊再生的方式等。 若发现有成熟的孢子囊,则稍待片刻可观察到流动孢子释放的情况。 (3)取玻片标本观察其雄精器和藏卵器及其配合方式,卵孢子和形态及卵 球的数量等(若在培养物上看到,则不用切片)。 若观察水霉菌,则直接挑取在大麻籽上培养的菌体进行观察。 (二)霜霉目 藏卵中只产生一个卵孢子,孢子囊由与菌丝无区别至有明显地分化,孢子 囊大多为园形,由不脱落产生游动孢子至脱落而直接萌芽,很明显地看出本目 真菌由水生习性向陆生习性的演化,该目根据寄生性和孢子囊梗的形状分为三 科,腐霉科、霜霉科、白锈科。 1、腐霉科:孢囊醒与菌丝无显著区别,或有区别,非专性寄生菌引起多种
植物幼苗的猝倒病、疫病和果实的烂果等。 (1)观察瓜类绵腐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注意观察其病状特点,在黄瓜绵腐标本上,长出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使 果实腐烂变质,幼苗发生猝倒等。 以针挑取黄瓜绵腐病菌的菌体制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有无分 隔?孢子囊作何形态?有无分化的孢囊梗?菌丝上有无雄精器及藏卵器(用乳 酚油棉兰液染色后看的更清楚)。若将生长旺盛的少量菌丝体移植到清水中,在 20℃下培养24小时,此菌丝体可产生大量游动孢子囊,在其水培养中,可以见 到球形藏卵器和近园形的雄器。注意观察卵球的数目。 (2)观察Phytophthora Capsici 注意观察其症状特点,引起辣子死秧,使整株萎焉、枯死、引起茄果类和 瓜类烂果,并在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 挑取其白色霉层,观察其孢子囊的形状、乳突等,取玻片标本观察其卵孢 子。 2、霜霉菌科均为专性寄生菌。孢子囊梗有发达的分枝,自气孔伸出,分枝 的方式是分属的依据。 (1)观察供给的各种霜霉病的标本,并注意它们所构成的病征特点。 (2)观察供给的各种霜霉病的玻片标本,注意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及谷 子白发病卵孢子的特点,根据检索表查出它们各为那属真菌。 (3)挑取白菜霜霉病菌(或菠菜霜霉病菌),瓜类霜霉病菌和向日葵霜霉 病菌,自制玻片标本,观察其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及着生情况,并绘图。 (4)白锈菌是专性寄生菌,孢囊梗短棒状,许多孢囊梗聚生在寄主表皮层 下,孢子囊梗上串生,这些孢囊梗和孢子囊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 表皮,成熟和孢子囊随气流传播,本科只一属,白锈菌属(Abg0)。 观察十字花科白锈病菌(Aibugo candida(Pers)Kuntze)的标本。 (1)观察受病叶片及花苔的症状,有何异同? (2)取白锈病菌切片镜检,观察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及其着生情况。 附:霜霉菌科分藏属检索表。 1、卵孢子壁与卵壁愈和或几乎愈合,孢囊梗主干粗壮,10微米或更粗, 一般15一25微米,上端分枝也较粗而密集,顶端丛生小便,寄生于禾本科植物, 2、孢子囊有乳突,萌发生游动孢子…
植物幼苗的猝倒病、疫病和果实的烂果等。 (1)观察瓜类绵腐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注意观察其病状特点,在黄瓜绵腐标本上,长出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使 果实腐烂变质,幼苗发生猝倒等。 以针挑取黄瓜绵腐病菌的菌体制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有无分 隔?孢子囊作何形态?有无分化的孢囊梗?菌丝上有无雄精器及藏卵器(用乳 酚油棉兰液染色后看的更清楚)。若将生长旺盛的少量菌丝体移植到清水中,在 20℃下培养 24 小时,此菌丝体可产生大量游动孢子囊,在其水培养中,可以见 到球形藏卵器和近园形的雄器。注意观察卵球的数目。 (2)观察 Phytophthora Capsici 注意观察其症状特点,引起辣子死秧,使整株萎焉、枯死、引起茄果类和 瓜类烂果,并在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 挑取其白色霉层,观察其孢子囊的形状、乳突等,取玻片标本观察其卵孢 子。 2、霜霉菌科均为专性寄生菌。孢子囊梗有发达的分枝,自气孔伸出,分枝 的方式是分属的依据。 (1)观察供给的各种霜霉病的标本,并注意它们所构成的病征特点。 (2)观察供给的各种霜霉病的玻片标本,注意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及谷 子白发病卵孢子的特点,根据检索表查出它们各为那属真菌。 (3)挑取白菜霜霉病菌(或菠菜霜霉病菌),瓜类霜霉病菌和向日葵霜霉 病菌,自制玻片标本,观察其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及着生情况,并绘图。 (4)白锈菌是专性寄生菌,孢囊梗短棒状,许多孢囊梗聚生在寄主表皮层 下,孢子囊梗上串生,这些孢囊梗和孢子囊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 表皮,成熟和孢子囊随气流传播,本科只一属,白锈菌属(Atbugo)。 观察十字花科白锈 病菌(Aibugo candida(Pers)Kuntze)的标本。 (1)观察受病叶片及花苔的症状,有何异同? (2)取白锈病菌切片镜检,观察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及其着生情况。 附:霜霉菌科分藏属检索表。 1、卵孢子壁与卵壁愈和或几乎愈合,孢囊梗主干粗壮,10 微米或更粗, 一般 15—25 微米,上端分枝也较粗而密集,顶端丛生小便,寄生于禾本科植物。 2、孢子囊有乳突,萌发生游动孢子……………………………………………
指梗霉属(Sclerospora) 3、孢子囊顶部无变形的囊盖顶区(无乳突),萌发生芽 管…霜指霉层(Peronosclerospora) 1、卵孢子壁与藏卵器壁分离孢囊梗主干较细,不超过15毫米,多8一10 微米。 2、孢囊梗具单轴分枝或近双叉分枝。 3、孢囊梗与主轴呈直角,小枝顶站钝… 单轴霉属(Piasmopara) 如: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ia) 向日葵霜霉病菌(Plasmopara haistedii) 茼麻霜霉病菌(Piasmopara Srvortivii) 3.孢囊梗与主轴呈锐角,不枝顶端尖…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如:瓜类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大麻霜霉病菌(P.Cannabina) 2、孢囊梗双叉分枝 3、分枝顶端膨大呈盘状,四周有小梗…盘梗霉属(Bremia 如:莴苣霜霉病(Bremia Lactucae) 蒲公英霜霉病菌(Bremiafaraxaci)) 3、分枝顶端尖…霜霉属(Peronospora) 如:十字花科霜霉病菌(P.Parasitica) 大豆霜霉病菌(P.manshurica) 菠菜霜霉病菌(P.spinaciae) 甜菜霜霉病菌(P.shachti) 首蓿霜霉病菌(Prij0 liorm) 葱霜霉病菌(P.schachti) 作业:绘制下列真菌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1、瓜类绵腐病菌孢子囊形态,雄器,藏卵器结合方式。 2、白菜(或菠菜)霜霉病菌、莴苣霜霉病菌,向日葵霜霉病菌,葡萄霜霉 病菌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 3、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的形态
指梗霉属(Sclerospora) 3 、 孢 子 囊 顶 部 无 变 形 的 囊 盖 顶 区 ( 无 乳 突 ), 萌 发 生 芽 管………………………………霜指霉层(Peronosclerospora) 1、卵孢子壁与藏卵器壁分离孢囊梗主干较细,不超过 15 毫米,多 8—10 微米。 2、孢囊梗具单轴分枝或近双叉分枝。 3、孢囊梗与主轴呈直角,小枝顶站钝………………………………………… 单轴霉属(Piasmopara) 如: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ia) 向日葵霜霉病菌(Plasmopara haistedii) 茼麻霜霉病菌(Piasmopara Srvortzivii) 3.孢囊梗与主轴呈锐角,不枝顶端尖…………………………………………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如:瓜类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大麻霜霉病菌(P.Cannabina) 2、孢囊梗双叉分枝 3、分枝顶端膨大呈盘状,四周有小梗…………盘梗霉属(Bremia) 如:莴苣霜霉病(Bremia Lactucae) 蒲公英霜霉病菌(Bremiafaraxaci) 3、分枝顶端尖………………霜霉属(Peronospora) 如:十字花科霜霉病菌(P.Parasitica) 大豆霜霉病菌(P.manshurica) 菠菜霜霉病菌(P.spinaciae) 甜菜霜霉病菌(P.shachtii) 苜蓿霜霉病菌(P.trifoliorm) 葱霜霉病菌(P.schachti) 作业:绘制下列真菌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1、瓜类绵腐病菌孢子囊形态,雄器,藏卵器结合方式。 2、白菜(或菠菜)霜霉病菌、莴苣霜霉病菌,向日葵霜霉病菌,葡萄霜霉 病菌孢子囊及孢囊梗的形状。 3、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的形态
三、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形态及其致病特点的观察 该亚门真菌绝大多数为腐生菌或昆虫的寄生菌,仅个别种类引起果实腐烂 现以葡枝霉(Rhizopus Stolonifer)和接合孢子玻片进行观察。 (1)观察甘薯软腐病标本,注意其症状特点。 (2)自甘薯软腐病薯块上挑取少许软腐病菌(带黑色园点状的)制片观察 孢子囊、孢囊梗、葡伏枝和假根,孢囊孢子等,并绘图。 (3)观察接合孢子玻片(示范镜),并绘图。 作业: 1、绘制甘薯软腐病菌形态图,并注意各部分名称。 2、绘制接合孢子形态图,它和卵孢子有何区别
三、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形态及其致病特点的观察 该亚门真菌绝大多数为腐生菌或昆虫的寄生菌,仅个别种类引起果实腐烂, 现以葡枝霉(Rhizopus Stolonifer)和接合孢子玻片进行观察。 (1)观察甘薯软腐病标本,注意其症状特点。 (2)自甘薯软腐病薯块上挑取少许软腐病菌(带黑色园点状的)制片观察 孢子囊、孢囊梗、葡伏枝和假根,孢囊孢子等,并绘图。 (3)观察接合孢子玻片(示范镜),并绘图。 作业: 1、绘制甘薯软腐病菌形态图,并注意各部分名称。 2、绘制接合孢子形态图,它和卵孢子有何区别
实验六、七子囊菌亚门真菌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子囊菌是较高等的真菌,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子囊菌的营养体一 般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无性阶段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产生子 囊和子囊孢子。根据是否形成了囊果,子囊果的类型和子囊的结构、子囊菌亚 门分为六个纲,其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是以下五个纲: 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没有子囊果。 不整囊菌纲(Plectomycetes),子囊果是闭囊壳。 枋菌纲(Pyren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壳。 腔菌纲(Loculoasc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座,子囊是双囊壁的。 盘菌纲(Disc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血。 由于子囊菌菌丝体在寄生体内的扩展是有限性的,因此子囊菌病害以点发 性为多,受害部位都有较明显的边缘,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病斑,此外还能引导 起局部畸形,如疮痂、溃疡、皱缩,也可引导起器官腐烂和植株菱蔫。 第一次:半子囊菌纲,不整囊菌纲和核菌纲(白粉菌目)。 目的:认识半子囊菌纲和不整囊菌纳和核菌纲白粉菌目的基本特征及其致 病特点,重点识别外囊菌目和白粉菌目主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特点。 材料:1、培养的酵母菌:2、桃缩叶病组织切片及标本:3、桃白粉病叶标 本:4、小麦白粉病和甜菜白粉病病叶标本:5、苹果白粉病菌玻片:6、葡萄白 粉病菌玻片:7、桑里白粉玻片:8、榆白粉病标本;9、小蘖白粉病又丝壳:10、 显微镜检用具、解部针、乳酚油棉兰液等。 内容与方法 (一)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这是一类原始的子囊菌,为害多种果木的叶片,果实和枝条,引起菌害部 分畸形,它的特点是子囊不是由产囊细胞发育而来,而由双核丝上的双核细胞 发育而来,没有子囊果,子囊裸生。 1、观察培养的酵母菌的菌体,注意其营养体的形状,有无芽殖现象等。 2、观察桃缩叶病(Taphrlna deformams)的标本及切片。 (1)注意病叶的皱缩和肥肿情况,病叶背面白色的粉状物,就是病菌外生 的子囊层。 (2)观察桃缩叶病切片,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是否在叶表有一层排列整齐
实验六、七 子囊菌亚门真菌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子囊菌是较高等的真菌,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子囊菌的营养体一 般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无性阶段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产生子 囊和子囊孢子。根据是否形成了囊果,子囊果的类型和子囊的结构、子囊菌亚 门分为六个纲,其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是以下五个纲: 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没有子囊果。 不整囊菌纲(Plectomycetes),子囊果是闭囊壳。 枋菌纲(Pyren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壳。 腔菌纲(Loculoasc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座,子囊是双囊壁的。 盘菌纲(Disc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血。 由于子囊菌菌丝体在寄生体内的扩展是有限性的,因此子囊菌病害以点发 性为多,受害部位都有较明显的边缘,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病斑,此外还能引导 起局部畸形,如疮痂、溃疡、皱缩,也可引导起器官腐烂和植株萎蔫。 第一次:半子囊菌纲,不整囊菌纲和核菌纲(白粉菌目)。 目的:认识半子囊菌纲和不整囊菌纳和核菌纲白粉菌目的基本特征及其致 病特点,重点识别外囊菌目和白粉菌目主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特点。 材料:1、培养的酵母菌;2、桃缩叶病组织切片及标本;3、桃白粉病叶标 本;4、小麦白粉病和甜菜白粉病病叶标本;5、苹果白粉病菌玻片;6、葡萄白 粉病菌玻片;7、桑里白粉玻片;8、榆白粉病标本;9、小蘖白粉病又丝壳;10、 显微镜检用具、解部针、乳酚油棉兰液等。 内容与方法 (一)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这是一类原始的子囊菌,为害多种果木的叶片,果实和枝条,引起菌害部 分畸形,它的特点是子囊不是由产囊细胞发育而来,而由双核丝上的双核细胞 发育而来,没有子囊果,子囊裸生。 1、观察培养的酵母菌的菌体,注意其营养体的形状,有无芽殖现象等。 2、观察桃缩叶病(Taphrlna deformams)的标本及切片。 (1)注意病叶的皱缩和肥肿情况,病叶背面白色的粉状物,就是病菌外生 的子囊层。 (2)观察桃缩叶病切片,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是否在叶表有一层排列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