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再用微动螺旋调节,使物名胜清晰为止。 (5)使用完毕后,将油镜转开,用擦镜纸沾二甲苯,拭去油迹,再用干擦 镜纸轻拭。 一般显微镜头至玻片距离(a)如下: 10×左右物镜的a=5.0-7.5毫米 40×左右镜的a=0.5毫米左右 100×物镜a=0.1毫米左右 三、显微镜的保护 1、取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轻轻放置,勿使受强力振动。 2、每次镜检之前都应将各部透镜,反光镜及铁部分等处尘土用毛笑、绒布 轻轻擦净,如有擦不去的污点,可用擦镜纸沾二甲苯拭擦。再用软绸或纱擦净 切勿用酒精、乙醚等擦,以防将表皮漆溶去,造成损伤。 3、接目镜,接物镜等处如单用擦镜纸擦不净时,可用擦镜纸沾二甲苯清洁 之,切不可用普通纸或其它物擦拭。 4、用微动螺旋调节时,不要常向一方转动,以免过度而损坏。 5、不常使用的镜子,可涂少量镜表油或亚麻子油,使用完毕后放入镜箱, 或加防尘罩于低温干燥的室内保存。 四、临时玻片制作法 植物病原的检查,是病工作者的经常工作,其尤以临时玻片法最常用,必 须反复练习,以期熟练。 1、材料的选取:根据材料的特点和观察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常 用的方法可概括为挑、刮、拨、切、撕。 (1)挑:对于在基物表面生长茂密的霉状病原体如霜霉菌,白粉菌、锈病 和黑粉菌 的冬孢子,个体明显的分生孢子器等,可用尖细的拨针,挑取少许制片,在保 证材料典型的情况下,所取材料不要过多,以免重叠,影响观察。 (2)刮:对于病原体稀少,或者放大镜也不能清楚看出霉层存在的病害标 本,可采用三角拨针(或刀片)沾蒸馏水少许,刮取病原制片,即在病部顺同 一方向刮取2一3次,将刮得的物沾在载玻片上的浮载剂中,载玻片应擦得很法 净,浮载剂应尽可能的少,否则少量的病原体在大滴的浮载剂中极易分散漂流, 在显微镜下难以寻找
(4)再用微动螺旋调节,使物名胜清晰为止。 (5)使用完毕后,将油镜转开,用擦镜纸沾二甲苯,拭去油迹,再用干擦 镜纸轻拭。 一般显微镜头至玻片距离(a)如下: 10×左右物镜的 a=5.0—7.5 毫米 40×左右镜的 a=0.5 毫米左右 100×物镜 a=0.1 毫米左右 三、显微镜的保护 1、取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轻轻放置,勿使受强力振动。 2、每次镜检之前都应将各部透镜,反光镜及铁部分等处尘土用毛笑、绒布 轻轻擦净,如有擦不去的污点,可用擦镜纸沾二甲苯拭擦。再用软绸或纱擦净, 切勿用酒精、乙醚等擦,以防将表皮漆溶去,造成损伤。 3、接目镜,接物镜等处如单用擦镜纸擦不净时,可用擦镜纸沾二甲苯清洁 之,切不可用普通纸或其它物擦拭。 4、用微动螺旋调节时,不要常向一方转动,以免过度而损坏。 5、不常使用的镜子,可涂少量镜表油或亚麻子油,使用完毕后放入镜箱, 或加防尘罩于低温干燥的室内保存。 四、临时玻片制作法 植物病原的检查,是病工作者的经常工作,其尤以临时玻片法最常用,必 须反复练习,以期熟练。 1、材料的选取:根据材料的特点和观察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常 用的方法可概括为挑、刮、拨、切、撕。 (1)挑:对于在基物表面生长茂密的霉状病原体如霜霉菌,白粉菌、锈病 和黑粉菌 的冬孢子,个体明显的分生孢子器等,可用尖细的拨针,挑取少许制片,在保 证材料典型的情况下,所取材料不要过多,以免重叠,影响观察。 (2)刮:对于病原体稀少,或者放大镜也不能清楚看出霉层存在的病害标 本,可采用三角拨针(或刀片)沾蒸馏水少许,刮取病原制片,即在病部顺同 一方向刮取 2—3 次,将刮得的物沾在载玻片上的浮载剂中,载玻片应擦得很法 净,浮载剂应尽可能的少,否则少量的病原体在大滴的浮载剂中极易分散漂流, 在显微镜下难以寻找
(3)拨:对于产生在植物皮层下或半埋于基物内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 盘、子囊壳等。可把病原体连同寄生组织一同拨下,放在载玻片上的浮载剂中, 用两只解剖针,一支稳定材料,另一支小心拨去不含病原体的植物组织,使现 原体外露,在显微镜下观察。 (4)切:许多病原体,为了详细观察它的外部和内部的细微构造,侵染过 程等,必须制成很薄的切片进行观察,常用徒手切片法,具体方法是:选适当 材料,夹在通草、胡萝卜、马铃薯块中,左手持应切之物,右手持徒手切片或 一般刀片,从左至右将植物体切成薄片,切下的材料,最好随即放入盛有清水 的培养皿中,然后用移植饵或挑针在扩大镜下挑选其可用者,用显微镜观察。 (5)撕:有些病原体如白粉病菌和霜霉菌的无性世代及比核菌的菌丝等(在 乳酚油中透明后看得更清楚),常用撕取病部表皮的方法,观察的更为清楚。 2、常用的浮载剂 多用蒸馏水,有时也用乳酚油等。 五、本次实验具体做法一一挑取甜菜白粉病菌闭囊壳制片,具体做法如下: 1、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净,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 2、用挑针取甜叶上的小黑点(白粉菌闭囊壳)几粒,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 上,随即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检查其形态。 3、外形看完后,用挑针在盖玻片上轻压小黑点处,使闭囊壳破裂,观察内 部的子囊,并绘制甜白粉菌形态图。 六、绘图要求 将显微镜下抟年垤的实物标本较准确的表达出来,常常是通过绘图来完成 的,在实验室内绘制生物标本和一般画和漫画有很大不同,以清楚和准确为准, 为此要求达到以下几点: 1、一切特征均用线务和点表示。禁止涂阴影。 2、恰当掌握各部分比例,不要过大或过小,造成比例失调,失去原物形态。 3、图上各部分名称标字,一律用平行虚一,注在右方,标本名称注在图的 正下方。 4、所有绘图,注字一律用铅笔。 作业: 1、绘制甜菜白粉病菌囊壳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在显微镜检查中,简述通过那几部分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3)拨:对于产生在植物皮层下或半埋于基物内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 盘、子囊壳等。可把病原体连同寄生组织一同拨下,放在载玻片上的浮载剂中, 用两只解剖针,一支稳定材料,另一支小心拨去不含病原体的植物组织,使现 原体外露,在显微镜下观察。 (4)切:许多病原体,为了详细观察它的外部和内部的细微构造,侵染过 程等,必须制成很薄的切片进行观察,常用徒手切片法,具体方法是:选适当 材料,夹在通草、胡萝卜、马铃薯块中,左手持应切之物,右手持徒手切片或 一般刀片,从左至右将植物体切成薄片,切下的材料,最好随即放入盛有清水 的培养皿中,然后用移植饵或挑针在扩大镜下挑选其可用者,用显微镜观察。 (5)撕:有些病原体如白粉病菌和霜霉菌的无性世代及比核菌的菌丝等(在 乳酚油中透明后看得更清楚),常用撕取病部表皮的方法,观察的更为清楚。 2、常用的浮载剂 多用蒸馏水,有时也用乳酚油等。 五、本次实验具体做法——挑取甜菜白粉病菌闭囊壳制片,具体做法如下: 1、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净,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 2、用挑针取甜叶上的小黑点(白粉菌闭囊壳)几粒,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 上,随即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检查其形态。 3、外形看完后,用挑针在盖玻片上轻压小黑点处,使闭囊壳破裂,观察内 部的子囊,并绘制甜白粉菌形态图。 六、绘图要求 将显微镜下抟年垤的实物标本较准确的表达出来,常常是通过绘图来完成 的,在实验室内绘制生物标本和一般画和漫画有很大不同,以清楚和准确为准, 为此要求达到以下几点: 1、一切特征均用线务和点表示。禁止涂阴影。 2、恰当掌握各部分比例,不要过大或过小,造成比例失调,失去原物形态。 3、图上各部分名称标字,一律用平行虚一,注在右方,标本名称注在图的 正下方。 4、所有绘图,注字一律用铅笔。 作业: 1、绘制甜菜白粉病菌囊壳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在显微镜检查中,简述通过那几部分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实验三真菌的一般形态及子实体类型的观察 目的:真菌的种类繁多,形态复杂,而真菌的分类又以形态为基础。通过 这次实验对真菌的各种重要的基本构造(营养体和繁殖体)进行观察,使之真 菌有个初步概念。 材料:无隔菌丝、有隔菌丝、磨菇、小麦雪腐病菌菌核标本。根状菌索、 子座(麦角菌)、黑根霉,小麦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标本或玻片,菠菜霜霉菌的 卵孢子、小麦白粉病菌的叶片、桃白粉病菌的有性世代玻片、小麦腥黑穗病菌 的担子和担子孢子等。 纱布、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擦镜纸、蒸馏水、挑针等。 方法与步骤: 一、真菌营养体的观察 1、无隔菌丝的观察:挑取培养皿内的无隔菌丝少许,(疫霉菌或腐霉菌), 放在载玻片上的蒸馏水水滴中,盖上盖破片,观察菌丝有无分隔及其颜色,形 状等,绘图。 2、有隔菌丝的观察:照“1”法挑取有隔菌丝少许(交链孢霉或镰孢霉菌) 制片观察有无分隔及其颜色,形状等。绘图。 二、真菌营养体的组织体形态的观察 1、小麦雪腐病菌(或油菜菌核病菌)菌核的观察,观察菌核的形状、大小 及菌核的切片,注意切片表层细胞和内层细胞的颜色、形状组织紧密程度,细 胞壁的厚度等方面的区别。 2、小麦麦角病菌子座切片的观察 3、木材腐烂病菌根状菌索的观察 三、真菌的无性孢子及有性孢子的类型及形态观察 (一)无性孢子观察 1、黑根霉菌的孢囊孢子的观察,结合无隔菌丝的观察进行,自制玻片,注 意其孢子及孢囊孢子的形状?绘图。 2、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观察:挑取褐色霉层,自制玻片观察。 (二)有性孢子的观察 1、观察辣椒疫霉菌的卵孢子或油菜白锈病菌的卵孢子(玻片标本)。并绘 图
实验三 真菌的一般形态及子实体类型的观察 目的:真菌的种类繁多,形态复杂,而真菌的分类又以形态为基础。通过 这次实验对真菌的各种重要的基本构造(营养体和繁殖体)进行观察,使之真 菌有个初步概念。 材料:无隔菌丝、有隔菌丝、磨菇、小麦雪腐病菌菌核标本。根状菌索、 子座(麦角菌)、黑根霉,小麦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标本或玻片,菠菜霜霉菌的 卵孢子、小麦白粉病菌的叶片、桃白粉病菌的有性世代玻片、小麦腥黑穗病菌 的担子和担子孢子等。 纱布、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擦镜纸、蒸馏水、挑针等。 方法与步骤: 一、真菌营养体的观察 1、无隔菌丝的观察:挑取培养皿内的无隔菌丝少许,(疫霉菌或腐霉菌), 放在载玻片上的蒸馏水水滴中,盖上盖破片,观察菌丝有无分隔及其颜色,形 状等,绘图。 2、有隔菌丝的观察:照“1”法挑取有隔菌丝少许(交链孢霉或镰孢霉菌) 制片观察有无分隔及其颜色,形状等。绘图。 二、真菌营养体的组织体形态的观察 1、小麦雪腐病菌(或油菜菌核病菌)菌核的观察,观察菌核的形状、大小 及菌核的切片,注意切片表层细胞和内层细胞的颜色、形状组织紧密程度,细 胞壁的厚度等方面的区别。 2、小麦麦角病菌子座切片的观察 3、木材腐烂病菌根状菌索的观察 三、真菌的无性孢子及有性孢子的类型及形态观察 (一)无性孢子观察 1、黑根霉菌的孢囊孢子的观察,结合无隔菌丝的观察进行,自制玻片,注 意其孢子及孢囊孢子的形状?绘图。 2、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观察:挑取褐色霉层,自制玻片观察。 (二)有性孢子的观察 1、观察辣椒疫霉菌的卵孢子或油菜白锈病菌的卵孢子(玻片标本)。并绘 图
2、观察接合孢子(玻片标本),注意其颜色和形状。 43、观察桃白粉病菌闭囊壳子囊及子囊孢子。 4、观察小麦腥黑穗病菌的担子及担子孢子(或其它担子菌的切片)。 作业: 1、绘制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形态图。 2、绘制辣椒疫霉病菌卵孢子,接合菌的接合孢子及桃白粉病菌闭囊壳。 3、绘制黑根霉的孢子囊及孢囊孢子、小麦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图,两者有 何区别
2、观察接合孢子(玻片标本),注意其颜色和形状。 43、观察桃白粉病菌闭囊壳子囊及子囊孢子。 4、观察小麦腥黑穗病菌的担子及担子孢子(或其它担子菌的切片)。 作业: 1、绘制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形态图。 2、绘制辣椒疫霉病菌卵孢子,接合菌的接合孢子及桃白粉病菌闭囊壳。 3、绘制黑根霉的孢子囊及孢囊孢子、小麦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图,两者有 何区别
实验四、五鞭毛菌亚门及接合菌亚门 真菌的形态及其致病特点的观察 鞭毛菌亚门真菌,形态差别很大,营养体从比较原始的原质团到很发达的 无隔菌丝体,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根据流动孢子鞭毛的 特征,鞭毛菌亚门分为四纲:根肿菌纲、壶菌纲、丝壶菌钢和卵菌纲。 一、根肿菌纲和壶菌纲 目的:通过十字花科根种病菌和玉米褐斑病菌的形态及其所致病害特点的 观察,了解这些最低级而原始种类的真菌的形态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材料及用具:1、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切片及标本:2、甜菜多粘菌切片 标本:3玉米褐斑病菌切片及标本;4、显微镜:5、盖玻片和载玻片:6、解剖 针和刀片:7、纱布:8、浮载剂(乳酚油、乳酚油棉兰、蒸馏水)。 内容及方法: (一)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iasmodiophora brassicae)。 (1)观察受害植物根部有什么显著变化?表现什么症状? (2)在膨大的病根细胞中,有颜色较深,呈颗粒状的原生质关物此即病菌 的菌体,它们有无一定形状? (3)在某些比正常细胞大数掊的受病细胞中,其内有为数众多的鱼卵状物, 较上述菌体透明,即休眠孢子。 (二)甜菜多粘菌(PoLymxa bedae):观察甜多沾菌的切片标本,注意 其休眠孢子囊的形状和排列。 (三)玉米褐斑病菌(Physoderma maydis)。 (1)观察受病的玉米叶片,叶鞘等标本,受病组织上有无紫褐色的隆起病 斑?它们是否较多地发生在叶鞘、叶基、主脉附近等易于存水的部位?这与病 菌的生活习性有何相关? (2)观察玉米褐斑病菌的组织切片,或自制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在病组织细胞内有无扁球形,金黄色至黄褐色的休眠孢子囊?即用挑针挑破病 部,在表皮下有大量褐色粉末,即为病菌的休眠孢子囊,在显微镜下观察休眠 孢子囊的形态和特征。 作业:绘制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和玉米褐斑病菌形态特征图
实验四、五 鞭毛菌亚门及接合菌亚门 真菌的形态及其致病特点的观察 鞭毛菌亚门真菌,形态差别很大,营养体从比较原始的原质团到很发达的 无隔菌丝体,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根据流动孢子鞭毛的 特征,鞭毛菌亚门分为四纲:根肿菌纲、壶菌纲、丝壶菌钢和卵菌纲。 一、根肿菌纲和壶菌纲 目的:通过十字花科根种病菌和玉米褐斑病菌的形态及其所致病害特点的 观察,了解这些最低级而原始种类的真菌的形态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材料及用具:1、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切片及标本;2、甜菜多粘菌切片 标本;3 玉米褐斑病菌切片及标本;4、显微镜;5、盖玻片和载玻片;6、解剖 针和刀片;7、纱布;8、浮载剂(乳酚油、乳酚油棉兰、蒸馏水)。 内容及方法: (一)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iasmodiophora brassicae)。 (1)观察受害植物根部有什么显著变化?表现什么症状? (2)在膨大的病根细胞中,有颜色较深,呈颗粒状的原生质关物此即病菌 的菌体,它们有无一定形状? (3)在某些比正常细胞大数掊的受病细胞中,其内有为数众多的鱼卵状物, 较上述菌体透明,即休眠孢子。 (二)甜菜多粘菌(PoLymxa bedae):观察甜多沾菌的切片标本,注意 其休眠孢子囊的形状和排列。 (三)玉米褐斑病菌(Physoderma maydis)。 (1)观察受病的玉米叶片,叶鞘等标本,受病组织上有无紫褐色的隆起病 斑?它们是否较多地发生在叶鞘、叶基、主脉附近等易于存水的部位?这与病 菌的生活习性有何相关? (2)观察玉米褐斑病菌的组织切片,或自制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在病组织细胞内有无扁球形,金黄色至黄褐色的休眠孢子囊?即用挑针挑破病 部,在表皮下有大量褐色粉末,即为病菌的休眠孢子囊,在显微镜下观察休眠 孢子囊的形态和特征。 作业:绘制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和玉米褐斑病菌形态特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