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植保专业用) 李国英 石河子农学院值病教研室 一九九四年三月 说 明 出于有利同学当前和今后学习的目的,有意多编了一些实验,但限于当前材料较少, 条件,时间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验不可能全做,其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请予以注意 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和有利掌握一般植病研究方法,实验分课堂实验和教学实习二部 分,已分别编出了“普病实验指导”和“植物病害的调查,诊断及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此二部分互相补充,各有侧重。 实验课应注意事项 实验室的操作是进行植物病理学工作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能所有操作需按指定程序 进行,努力学习正确方法,并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1、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 2、注意保持实验室之整洁,实验室必须保持肃静: 3、实验前必须先阅读实验指导,初步了解这次实验的内容与方法以保证实验的顺利 进行: 4、实验时需按指定方法观察和操作,绘图并写出实验报告: 5、所有绘图及报告应于指定日期交指导教师评阅,不许拖延,绘图要力求正确,不 允许草率从事: 6、实验材料必须爱护,不得浪费,剩余材料应交还原指定地点,离开实验室前,将 自己用的东西和实验台整理好,并把实验室打扫干净: 7、使用仪器须加以爱护,并按指定方法使用,遇有故障必须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损 坏物品,必须如实登记,按学校规定处理: 8、注意安全,凡易燃之物,使用时必须当心,如禁止用酒精灯相互接火等: 9、实验课应备物品: (1)2H或3H铅笔一支及铅笔刀(或沙纸一块,供磨笔用): (2)软橡皮一块: (3)尺一支: (4)报告纸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植保专业用) 李国英 石河子农学院值病教研室 一九九四年三月 说 明 出于有利同学当前和今后学习的目的,有意多编了一些实验,但限于当前材料较少, 条件,时间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验不可能全做,其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请予以注意。 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和有利掌握一般植病研究方法,实验分课堂实验和教学实习二部 分,已分别编出了“普病实验指导”和“植物病害的调查,诊断及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此二部分互相补充,各有侧重。 实验课应注意事项 实验室的操作是进行植物病理学工作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能所有操作需按指定程序 进行,努力学习正确方法,并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1、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 2、注意保持实验室之整洁,实验室必须保持肃静; 3、实验前必须先阅读实验指导,初步了解这次实验的内容与方法以保证实验的顺利 进行; 4、实验时需按指定方法观察和操作,绘图并写出实验报告; 5、所有绘图及报告应于指定日期交指导教师评阅,不许拖延,绘图要力求正确,不 允许草率从事; 6、实验材料必须爱护,不得浪费,剩余材料应交还原指定地点,离开实验室前,将 自己用的东西和实验台整理好,并把实验室打扫干净; 7、使用仪器须加以爱护,并按指定方法使用,遇有故障必须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损 坏物品,必须如实登记,按学校规定处理; 8、注意安全,凡易燃之物,使用时必须当心,如禁止用酒精灯相互接火等; 9、实验课应备物品: (1)2H 或 3 H 铅笔一支及铅笔刀(或沙纸一块,供磨笔用); (2)软橡皮一块; (3)尺一支; (4)报告纸
目录 实验一 植病害的症状观察 实验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临时玻片制作法 实验三 真菌的一般形态及子实体类型的观察 实验四、五 鞭毛菌亚门及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形态及其致病特点的观察 实验六、七 子囊菌亚门真菌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实验八、九 担子菌亚门真菌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实验十、十 半知菌亚门真菊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实验十二 植物菌病害的病状、诊断及接种方法实验 实验十三 植物病原细菌的格兰氏染色和鞭毛染色 实验十四 植物病毒的传播 实验十五 植物病毒内含体的观察 实验十六 植物病毒的生物测定 实验十七 植物病毒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实验十八 植物寄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症状的观察 实验十九寄生性种子植物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实验二十 半永久性玻片的制作方法 实验二十一 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实验二十二 植物病原物的显微测量和描绘 实验二十三 真菌孢子萌发试验 实验二十四病原体初侵染米源的检验(重点种子带菌检验)
目 录 实验一 植病害的症状观察 实验二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临时玻片制作法 实验三 真菌的一般形态及子实体类型的观察 实验四、五 鞭毛菌亚门及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形态及其致病特点的观察 实验六、七 子囊菌亚门真菌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实验八、九 担子菌亚门真菌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实验十、十一 半知菌亚门真菌及其致病特点观察 实验十二 植物菌病害的病状、诊断及接种方法实验 实验十三 植物病原细菌的格兰氏染色和鞭毛染色 实验十四 植物病毒的传播 实验十五 植物病毒内含体的观察 实验十六 植物病毒的生物测定 实验十七 植物病毒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实验十八 植物寄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症状的观察 实验十九 寄生性种子植物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实验二十 半永久性玻片的制作方法 实验二十一 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实验二十二 植物病原物的显微测量和描绘 实验二十三 真菌孢子萌发试验 实验二十四 病原体初侵染来源的检验(重点种子带菌检验)
实验一植病害的症状观察 目的:初步了解病害的多种性及危害性,并认识各种不病害的症状类型, 以建立植物病害的概念,为植物病害的诊断打下基础。 材料:小麦杆黑粉病、小麦散黑粉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白粉病、麦类 条纹花叶病、小麦线虫病、水稻干尖线虫病、棉花角斑病、苹果树腐烂病、桃 树穿孔病、小麦丛矮病、苹果缺铁病、白菜软腐病、瓜叶枯病、甜菜褐斑病、 向日葵霜霉病、油菜霜霉病、油菜白锈病、玉米矮花叶病。 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分析 病名 受害部位 症状类型简述病原物特征(病征) 作业:将观察的标本按要求填入上表
实验一 植病害的症状观察 目的:初步了解病害的多种性及危害性,并认识各种不病害的症状类型, 以建立植物病害的概念,为植物病害的诊断打下基础。 材料:小麦杆黑粉病、小麦散黑粉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白粉病、麦类 条纹花叶病、小麦线虫病、水稻干尖线虫病、棉花角斑病、苹果树腐烂病、桃 树穿孔病、小麦丛矮病、苹果缺铁病、白菜软腐病、瓜叶枯病、甜菜褐斑病、 向日葵霜霉病、油菜霜霉病、油菜白锈病、玉米矮花叶病。 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分析 病名 受害部位 症状类型简述 病原物特征(病征) 作业:将观察的标本按要求填入上表
实验二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临时玻片制作法 显微镜是植病工作者常用工具之一,必须熟练掌握,临时玻片制作法是植 病工作者检查病原常用的方法。 目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和使用,并学会临时玻片制 作法的操作过程。 用具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挑针、纱布、蒸馏 水、甜菜白粉病菌闭囊壳及杨树腐烂病标本。 步骤和方法: 一、熟悉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参照图) 1、镜座:马蹄形之移座,以支持镜之全部。 2、镜柱:为镜座直立短柱,上支镜臂及载物台。 3、倾斜关节:为镜柱与镜臂连接关节,可倾斜锐臂于90度范围内,以便 检视。 4、镜臂:为取镜时手握之处,弯曲如臂。 5、载物台:或称镜台,为放载玻片平台,台中有一孔道,借以透光,台之 后沿常用二压夹,用以固定玻片。 6、集光器:附于载物台之下,集合由反光镜所来之光线射入镜筒,集光器 可上、下移动,以求适宜强度之光线。 7、彩虹光圈:装于集光器下,用以调节光之强弱 8、反光镜:在集光器下,镜有两面、一为平面镜,一为凹镜,可以上下翻 换,平面镜反射光线较散,反以光线进入少,凹面镜反射光线集中,进入光线 较多,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9、镜筒:为中空之长筒,位于旋转器的上方,连接于镜臂下端。 10、接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可以旋转,下装接物镜。 11、12、13、接物镜:为转换器上之镜头,一为低倍、一为高倍、一为油 镜,用时对准筒下方,此镜为重要部分,注意镜头决不可接触玻片。 14、接目镜:插入镜上端,其作用使接物镜放大之象再放大入目,接目镜 测微尺即置于其中
实验二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临时玻片制作法 显微镜是植病工作者常用工具之一,必须熟练掌握,临时玻片制作法是植 病工作者检查病原常用的方法。 目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和使用,并学会临时玻片制 作法的操作过程。 用具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挑针、纱布、蒸馏 水、甜菜白粉病菌闭囊壳及杨树腐烂病标本。 步骤和方法: 一、熟悉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参照图) 1、镜座:马蹄形之移座,以支持镜之全部。 2、镜柱:为镜座直立短柱,上支镜臂及载物台。 3、倾斜关节:为镜柱与镜臂连接关节,可倾斜锐臂于 90 度范围内,以便 检视。 4、镜臂:为取镜时手握之处,弯曲如臂。 5、载物台:或称镜台,为放载玻片平台,台中有一孔道,借以透光,台之 后沿常用二压夹,用以固定玻片。 6、集光器:附于载物台之下,集合由反光镜所来之光线射入镜筒,集光器 可上、下移动,以求适宜强度之光线。 7、彩虹光圈:装于集光器下,用以调节光之强弱 8、反光镜:在集光器下,镜有两面、一为平面镜,一为凹镜,可以上下翻 换,平面镜反射光线较散,反以光线进入少,凹面镜反射光线集中,进入光线 较多,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9、镜筒:为中空之长筒,位于旋转器的上方,连接于镜臂下端。 10、接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可以旋转,下装接物镜。 11、12、13、接物镜:为转换器上之镜头,一为低倍、一为高倍、一为油 镜,用时对准筒下方,此镜为重要部分,注意镜头决不可接触玻片。 14、接目镜:插入镜上端,其作用使接物镜放大之象再放大入目,接目镜 测微尺即置于其中
15、粗动螺旋:装于镜臂二侧,状如轮盘,中有一轴,前后转动,镜臂则 上下移动。 16、微动螺旋:在粗动螺旋的下方或外侧,每转一圈,镜筒便移动0.1mm 顺时针方向旋转,镜筒下降,逆时针方向旋转,镜筒上升。 二、显微镜之使用 1、低倍接物镜检查法 (1)转动旋转器,使低倍镜位于中央 (2)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镜中光线呈乳白色为止) (3)将检查之玻片置于接物台中央,转动粗螺旋到玻片上病原放大,物象 较清楚为止,注意镜头决不能与玻片接触 (4)稍转微动螺旋,使物象更清楚、明晰 (5)视野中光线过强或不足时,可上下调节集光器,放入或缩小集光器下 之彩虹光圈,以调节之。 2、高倍镜的检查法 在低倍镜检查的基础上,如需要详细观察局部特征时,可用高倍镜视之。 (1)将人低倍镜下欲进一步要看的部分,移动玻片或载物台,使之位于视 野中央 (2)转动旋转器,置高倍镜于中央 (3)眼看着转动螺旋,将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检查视野,再向上旋转粗动 螺旋,使得物象清晰为准。 (4)若光线不足时,可调节集光器或略开大彩虹圈调节之,但有的显 微镜,只要将低倍转到高倍镜就可看到物象我们即这种方法一般需在证明 方可直接采用,不能 冒然行事,以防损坏镜头。 3、油镜检查法 为检查微小物体及细微结构之用 (1)先用低倍镜找到目的物,并移到正中,然后用高倍镜检查,使仍保持 在中央部位。 (2)升起镜筒,在玻片或盖片上下滴香柏油(柏木油)或马腊油一滴。 (3)将油镜转到观察部位,用粗调使物镜前端与油滴接触,至接近玻片标 本为止
15、粗动螺旋:装于镜臂二侧,状如轮盘,中有一轴,前后转动,镜臂则 上下移动。 16、微动螺旋:在粗动螺旋的下方或外侧,每转一圈,镜筒便移动 0.1mm, 顺时针方向旋转,镜筒下降,逆时针方向旋转,镜筒上升。 二、显微镜之使用 1、低倍接物镜检查法 (1)转动旋转器,使低倍镜位于中央 (2)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镜中光线呈乳白色为止) (3)将检查之玻片置于接物台中央,转动粗螺旋到玻片上病原放大,物象 较清楚为止,注意镜头决不能与玻片接触 (4)稍转微动螺旋,使物象更清楚、明晰 (5)视野中光线过强或不足时,可上下调节集光器,放入或缩小集光器下 之彩虹光圈,以调节之。 2、高倍镜的检查法 在低倍镜检查的基础上,如需要详细观察局部特征时,可用高倍镜视之。 (1)将人低倍镜下欲进一步要看的部分,移动玻片或载物台,使之位于视 野中央 (2)转动旋转器,置高倍镜于中央 (3)眼看着转动螺旋,将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检查视野,再向上旋转粗动 螺旋,使得物象清晰为准。 (4)若光线不足时,可调节集光器或略开大彩虹圈调节之,但有的显 微镜,只要将低倍转到高倍镜就可看到物象我们即这种方法一般需在证明 方可直接采用,不能 冒然行事,以防损坏镜头。 3、油镜检查法 为检查微小物体及细微结构之用 (1)先用低倍镜找到目的物,并移到正中,然后用高倍镜检查,使仍保持 在中央部位。 (2)升起镜筒,在玻片或盖片上下滴香柏油(柏木油)或马腊油一滴。 (3)将油镜转到观察部位,用粗调使物镜前端与油滴接触,至接近玻片标 本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