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教学要求:掌握桥环烃和螺环烃的命名,小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构象。理解环烷 烃的分类 2.多环芳烃 第二节的结构 ,苯的凯库勒结构式 2。苯的稳定性和氢化热 3,苯分子结枸的近代概念 第三节单环芳经的命名 第四节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1。亲由取代反应 2.氧化反应 3.加成反应 第六节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1。定位规律 2.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3。二取代苯的定位裁铺 4,定位规律的应用 习要点:以苯或甲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间硝基溴苯 (2)3-硝基-4-氯苯甲酸 第七节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 .煤的干 生物 的命名 其他环芳 第十节非芳经 1.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 ;足球摆 本章重点、难点:芳香烃的命名,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定位规律,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芳香烃的命名,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定位规律的应用。理解非苯芳烃的相关内容 堂八音旋光是均 第一节异构体的分类 第二节偏振光和旋光性 1偏报光 2.旋光性 3.旋光仪和比旋光度 习题要点:溶于氯仿中的胆笛醇的浓度是每100ml溶液中溶解6.15g,(1)一部分放在5cm长的旋光管 中,所观察到的旋光度是.12。,计算胆留醇的比旋光度。(2)同样的溶液放在10m旋光管 中,期其旋光度 第三节物质的旋光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于性与于分 第四节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
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75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桥环烃和螺环烃的命名,小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构象。理解环烷 烃的结构理论。 第七章 芳香烃 第一节 芳烃的分类 1.单环芳烃 2.多环芳烃 第二节 苯的结构 1.苯的凯库勒结构式 2.苯的稳定性和氢化热 3.苯分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第三节 单环芳烃的命名 第四节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 2.氧化反应 3.加成反应 第六节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1.定位规律 2.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3.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4.定位规律的应用 习题要点:以苯或甲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间硝基溴苯 (2)3–硝基–4–氯苯甲酸 第七节 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 1.煤的干馏 2.石油的芳构化 第八节 联苯及其衍生物 第九节 稠环芳香烃 1.稠环芳香烃的命名 2.萘的结构和性质 3.其他稠环芳烃 第十节 非苯芳烃 1.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 2.轮烯 3.足球烯 本章重点、难点:芳香烃的命名,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定位规律。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芳香烃的命名,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定位规律的应用。理解非苯芳烃的相关内容。 第八章 旋光异构 第一节 异构体的分类 第二节 偏振光和旋光性 1.偏振光 2.旋光性 3.旋光仪和比旋光度 习题要点:溶于氯仿中的胆甾醇的浓度是每 100ml 溶液中溶解 6.15g。(1)一部分放在 5cm 长的旋光管 中,所观察到的旋光度是-1.2。,计算胆甾醇的比旋光度。(2)同样的溶液放在 10cm 旋光管 中,预测其旋光度。 第三节 物质的旋光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1.手性与手性分子 第四节 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
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对映异构体和外消 投影 型的标记 第五节含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 不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 2.含两个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 第六节含不对称碳原子的环状化合物 第七节不含不对称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1,取代的丙二烯型化合物 2。取代的联装型化合物 第八节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1.天然产物中提取 2.外消旋体的拆分 3.手性合成 第九节旋光异构在研究反应历程中的应用 本津重点、难点:旋光性、比旋光度、手性分子、不对称碳、对映体、菲对映体、内消能体、外消旋体等基本概 投影式以及D一L和R-S构型标记法, 本章数学要求:了解关于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掌捏费做尔投影式以及D一L和R一S构型标记法。 第九章卤代烃 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1分秀 2.命名 习愿西 用普通金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属于伯、仲、叔卤代烃中的哪一种 (2)(CH)CBr (3)CHCH:CH:CHal (4)CH2=CHCHC 的 核取代反应 3与活浅金属的反应 黛四节亲核代反应历 型分千多核南代应历程《S2】 2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1) 3.影响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的因素 第五节清滁反应的历程 L双分子消险反应历程(下2 2.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E1) 第六节影响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竞争的因素 1。烷基结构的影响 2。亲核试剂的影响 3.溶剂极性的影哨 4.反应温度的影响 第七节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1.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分类 2结构对卤代烯烃与卤代芳烃化学性质的影响 3,不同结构代烃的签别 第八节卤代烃的制法 ,经的因代 2不饱和经的加成 3.由醇制各 16
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76 1.对映异构体和外消旋体 2.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 3.构型的标记 第五节 含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 1.含两个不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 2.含两个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 第六节 含不对称碳原子的环状化合物 第七节 不含不对称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1.取代的丙二烯型化合物 2.取代的联苯型化合物 第八节 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1.天然产物中提取 2.外消旋体的拆分 3.手性合成 第九节 旋光异构在研究反应历程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旋光性、比旋光度、手性分子、不对称碳、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等基本概 念;费歇尔投影式以及 D-L 和 R-S 构型标记法。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关于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掌握费歇尔投影式以及 D-L 和 R-S 构型标记法。 第九章 卤代烃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 2.命名 习题要点: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属于伯、仲、叔卤代烃中的哪一种。 (1)CH3CH2CHClCH3 (2)(CH3)3CBr (3)CH3CH2CH2CH2I (4)CH2=CHCH2Cl 第二节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卤代烷烃的化学性质 1.亲核取代反应 2.消除反应 3.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第四节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1.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2) 2.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 3.影响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的因素 第五节 消除反应的历程 1.双分子消除反应历程(E2) 2.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E1) 第六节 影响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竞争的因素 1.烷基结构的影响 2.亲核试剂的影响 3.溶剂极性的影响 4.反应温度的影响 第七节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1.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分类 2.结构对卤代烯烃与卤代芳烃化学性质的影响 3.不同结构卤代烃的鉴别 第八节 卤代烃的制法 1.烃的卤代 2.不饱和烃的加成 3.由醇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