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食晶些蠱馳工覆系鲁佩笔记 议扮 物质(有机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生色团和助色团的特性,而表示她分子本身的特 性。所以,仅仅靠紫外-可见光谱不能完全决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必须和其他的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可靠 的结论。 5.2应用 (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对未知样品进行鉴定 (2)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推断。 (3)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进行推断。 (4)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用于纯度的检查。 (5)如果一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有较强的吸收带,有时可用摩尔吸光系数来检查其纯度 6.定量分析 6.1定量测定的条件 (1)测定波长的选择 (2)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3)狭缝宽度的选择 (4)有色化合物的形成 A溶液的PH值 B显色剂用量 C反应时间 D反应温度 掩蔽 加试剂的次序 6.2单组分定量分析(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A标准曲线的测定 B样品测定 6.3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同时测定 原理:根据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种吸光物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体系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 度之和,即吸光度具有相加性 7.几种常见的分光光度计 (1)721可见分光光度计 测定的波长范围360-800nm,为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 (2)722可见分光光度计 测定的波长范围330-800mm,为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 (1)751紫外分光光度计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200-1000nm。在320-1000nm内,用钨丝等做光源, 在200-320mm内用氘灯做光源 作业: 1.P28第3题 2.简述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图)。 3.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物质定性分析上的应用 4.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物质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江苏食品学院生物工程系备课笔记 仪器分析 6 物质(有机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生色团和助色团的特性,而表示她分子本身的特 性。所以,仅仅靠紫外-可见光谱不能完全决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必须和其他的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可靠 的结论。 5.2 应用 (1)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对未知样品进行鉴定 (2)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推断。 (3)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进行推断。 (4)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可以用于纯度的检查。 (5) 如果一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有较强的吸收带,有时可用摩尔吸光系数来检查其纯度。 6. 定量分析 6.1 定量测定的条件 (1) 测定波长的选择 (2) 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3) 狭缝宽度的选择 (4) 有色化合物的形成 A 溶液的 PH 值 B 显色剂用量 C 反应时间 D 反应温度 E 掩蔽 F 加试剂的次序 6.2 单组分定量分析(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A 标准曲线的测定 B 样品测定 6.3 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同时测定 原理:根据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种吸光物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体系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 度之和,即吸光度具有相加性。 7. 几种常见的分光光度计 (1) 721 可见分光光度计 测定的波长范围 360-800nm,为一种 可见分光光度计。 (2) 722 可见分光光度计 测定的波长范围 330-800nm,为一种 可见分光光度计。 (1) 751 紫外分光光度计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 200-1000nm。在 320-1000nm 内,用钨丝等做光源, 在 200-320nm 内用氘灯做光源。 作业: 1. P28 第 3 题 2. 简述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图)。 3.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物质定性分析上的应用。 4.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物质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江苏食晶些蠱馳工覆系鲁佩笔记 议扮 第三章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定义 习惯上简称光谱分析(AES,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是通过记录和测量元素的激发态原子 所发出的特征辐射的波长和强度对其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2.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因而原子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E也不同,各 能级间的跃迁所对应的辐射也不同。所以可根据所检测到的辐射的频率或波长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当元素含量不同时,同一波长所对应的辐射强度也不相同。所以可以根据 所检测到的辐射强度对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当电子在每两个轨道间跃迁时,就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由于原子轨道是不连续的,其价电 子的跃迁也是不连续的,因此得到的光谱不是连续光谱,而是线状光谱。这种谱线的波长取决于两能级间 的能量差。 △E=E2-E1=hv=hc/λ 有上公式可以看出,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越大,则辐射光的的波长越短。各种物质的光谱是很复杂的 不同元素原子结构有差异,能级间的能量差异各不相同,当受到激发后就辐射出各种元素固有的特征谱线 (3)激发电位:使原子激发的能量叫做激发电位。应该根基激发电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光源。激 发电位低的元素可以用能量较低的光源,如Na、K的谱线可用火焰激发。激发电位高的元素,用能量较高 的光源,如电弧、火花等光源。 激发电位低的元素用高能量光源激发时,往往会使其电离成离子,这种元素的原子达到电离所需要的 能量,称为电离电位。离子与中性原子一样,也能被激发产生光谱,这种光谱成为离子线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的步骤 (1)提供外部能量使被测试式样蒸发、解离,产生气态原子,并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激发至高 能态。处于高能态的原子自发地跃迁回低能态时,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2)经过分光后形成一系列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 (3)用光谱干板或检测器记录和检测各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并据此解析出元素定性和定量的结论。 4.光谱分析的特点 优点: (1)灵敏度高 (2)选择性好:能同时测定几十种元素,而无须复杂的分离手续。实现各组分的分别测定。 (3)准确度高:光谱分析的准确度随着被测元素含量的不同而不同。当含量大于1%分析的准确度 较差,含量小于0.1%,其准确度优于化学分析法。 (4)分析速度快: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几分钟可以测定十几中元素的分析结果。 (5)样品用量少:样品用量为几毫克一几十毫克样品 缺点 (1)由于取样量少,往往因为样品不均匀而使分析的误差增大 (2)光谱分析是一种相对的分析方法,需要一套标准样品对照,往往由于标准品不容易制备,给 光谱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 (3)对一些非金属元素,如硫、卤素等,光谱分析的灵敏度很低,不宜采用 (4)光谱仪价格昂贵,实验费用较大。一般的化验室很难采用。 5.光谱分析的仪器 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主要由光源、摄谱仪和观测系统三部分组成。 5.1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对式样的蒸发和激发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提供外部能量使被测试式样蒸发、解离,产生
江苏食品学院生物工程系备课笔记 仪器分析 7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 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定义: 习惯上简称光谱分析(AES,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是通过记录和测量元素的激发态原子 所发出的特征辐射的波长和强度对其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2.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因而原子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E 也不同,各 能级间的跃迁所对应的辐射也不同。所以可根据所检测到的辐射的频率或波长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当元素含量不同时,同一波长所对应的辐射强度也不相同。所以可以根据 所检测到的辐射强度对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当电子在每两个轨道间跃迁时,就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由于原子轨道是不连续的,其价电 子的跃迁也是不连续的,因此得到的光谱不是连续光谱,而是线状光谱。这种谱线的波长取决于两能级间 的能量差。 △E=E2 -E1= hv=hc/λ 有上公式可以看出,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越大,则辐射光的的波长越短。各种物质的光谱是很复杂的。 不同元素原子结构有差异,能级间的能量差异各不相同,当受到激发后就辐射出各种元素固有的特征谱线。 (3)激发电位:使原子激发的能量叫做激发电位。应该根基激发电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光源。激 发电位低的元素可以用能量较低的光源,如 Na、K 的谱线可用火焰激发。激发电位高的元素,用能量较高 的光源,如电弧、火花等光源。 激发电位低的元素用高能量光源激发时,往往会使其电离成离子,这种元素的原子达到电离所需要的 能量,称为电离电位。离子与中性原子一样,也能被激发产生光谱,这种光谱成为离子线。 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的步骤 (1) 提供外部能量使被测试式样蒸发、解离,产生气态原子,并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激发至高 能态。处于高能态的原子自发地跃迁回低能态时,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2) 经过分光后形成一系列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 (3) 用光谱干板或检测器记录和检测各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并据此解析出元素定性和定量的结论。 4. 光谱分析的特点 优点: (1) 灵敏度高 (2) 选择性好:能同时测定几十种元素,而无须复杂的分离手续。实现各组分的分别测定。 (3) 准确度高:光谱分析的准确度随着被测元素含量的不同而不同。当含量大于 1%分析的准确度 较差,含量小于 0.1%,其准确度优于化学分析法。 (4) 分析速度快: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几分钟可以测定十几中元素的分析结果。 (5) 样品用量少:样品用量为几毫克---几十毫克样品。 缺点: (1) 由于取样量少,往往因为样品不均匀而使分析的误差增大; (2) 光谱分析是一种相对的分析方法,需要一套标准样品对照,往往由于标准品不容易制备,给 光谱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 (3) 对一些非金属元素,如硫、卤素等,光谱分析的灵敏度很低,不宜采用。 (4) 光谱仪价格昂贵,实验费用较大。一般的化验室很难采用。 5. 光谱分析的仪器 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主要由光源、摄谱仪和观测系统三部分组成。 5.1 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对式样的蒸发和激发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提供外部能量使被测试式样蒸发、解离,产生
江苏食晶些蠱馳工覆系鲁佩笔记 议扮 气态原子,并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激发至高能态。处于高能态的原子自发地跃迁回低能态时,以辐 射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光谱分析中的经典光源有:支流电弧、交流电弧、电火花;新型光源有激光和等离子体等。 (1)直流电弧 采用上下两个电极,两极间施加一定直流电压(220-380V、5-30A),使两极间产生高压电弧。电 极温度较高,适合于难挥发的元素。 (2)交流电弧 髙压和低压交流电弧两种。电极温度低,交流电弧比较稳定,重现性和精确度好,适合于定量分 析 (3)高压火花 利用高压8000-15000V产生电火花,激发温度20000-40000有利于难激发元素的测定 (4)激光光源: 高强度,高单色性的光。可对直径10-250微米的微小区域进行显微分析。局部温度可达到1000X 以上 (5)ICP(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焰炬): 利用高频感应激发的光源。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激发光源 5.2摄谱仪: 光源发射的光,经过色散元件色散为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并用照相的方法记录光谱的仪器叫做摄谱 仪。按照所使用色散元件的不同,分为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两大类。 根据棱镜分辨能力的不同,可以将 (1)棱镜摄谱仪 根据棱镜分辨能力的不同,可以将棱镜分为大型摄谱仪(分辨力最妤)、中型摄谱仪和小型摄谱仪 (2)光栅摄谱仪 性能优于棱镜摄谱仪,其色散率和分辨率都高,适合于分析那些谱线比较复杂的元素 5.3观测系统 (1)感光板 将感光材料涂在玻璃上而成 (2)光谱摄谱仪(映谱仪) 定性分析使用的仪器。 (3)测微光度计(黑度计) 定量分析中应用的仪器 作业: 1.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特点
江苏食品学院生物工程系备课笔记 仪器分析 8 气态原子,并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激发至高能态。处于高能态的原子自发地跃迁回低能态时,以辐 射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光谱分析中的经典光源有:支流电弧、交流电弧、电火花;新型光源有激光和等离子体等。 (1) 直流电弧: 采用上下两个电极,两极间施加一定直流电压(220-380V、5-30A),使两极间产生高压电弧。电 极温度较高,适合于难挥发的元素。 (2) 交流电弧: 高压和低压交流电弧两种。电极温度低,交流电弧比较稳定,重现性和精确度好,适合于定量分 析。 (3) 高压火花: 利用高压 8000-15000V 产生电火花,激发温度 20000-40000K。有利于难激发元素的测定。 (4) 激光光源: 高强度,高单色性的光。可对直径 10-250 微米的微小区域进行显微分析。局部温度可达到 10000K 以上。 (5) ICP(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焰炬): 利用高频感应激发的光源。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激发光源。 5.2 摄谱仪: 光源发射的光,经过色散元件色散为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并用照相的方法记录光谱的仪器叫做摄谱 仪。按照所使用色散元件的不同,分为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两大类。 根据棱镜分辨能力的不同,可以将 (1) 棱镜摄谱仪 根据棱镜分辨能力的不同,可以将棱镜分为大型摄谱仪(分辨力最好)、中型摄谱仪和小型摄谱仪。 (2) 光栅摄谱仪 性能优于棱镜摄谱仪,其色散率和分辨率都高,适合于分析那些谱线比较复杂的元素。 5.3 观测系统 (1) 感光板 将感光材料涂在玻璃上而成。 (2) 光谱摄谱仪(映谱仪) 定性分析使用的仪器。 (3) 测微光度计(黑度计) 定量分析中应用的仪器 作业: 1.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2.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3.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