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烯、炔及其衍生物 非共轭π→π*跃迁,~m位于190m以下的远紫外区 例如:乙烯165mm(E15000),乙炔173nm C=C与杂原子O、N、S、C相连,由于杂原子的助色 效应,^m红移。 小结:C=C,C=C虽为生色团,但若不与强的 助色团N,S相连,π→>兀*跃迁仍位于远 紫外区
2.2.2 烯、炔及其衍生物 非共轭 → *跃迁, λmax位于190nm以下的远紫外区。 例如:乙烯165nm(ε 15000),乙炔 173nm C=C与杂原子O、N、S、Cl相连,由于杂原子的助色 效应, λmax红移。 小结:C=C,C≡C虽为生色团,但若不与强的 助色团N,S相连, → *跃迁仍位于远 紫外区
223含杂原子的双键化合物 1含不饱和杂原子基团的紫外吸收(如下页表所示) 0→)G*、n→σ*、兀→)兀属于远紫外吸收 n→>π*跃迁为禁戒跃迁,弱吸收带一一R带 2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当醛、酮被羟基、胺基等取代变成酸、酯、酰胺时, 由于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影响羰基,~m蓝移 3硫羰基化合物 R2C=S较R2C=O同系物中n→π*跃迁λm红移
2.2.3 含杂原子的双键化合物 1.含不饱和杂原子基团的紫外吸收 (如下页表所示) σ→* 、 n→* 、 π →π*属于远紫外吸收 n→ π *跃迁为禁戒跃迁,弱吸收带--R带 2.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当醛、酮被羟基、胺基等取代变成酸、酯、酰胺时, 由于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影响羰基,λmax蓝移。 3.硫羰基化合物 R2C=S 较 R2C=O 同系物中n→ π *跃迁λmax红移
含不饱和杂原子基团的紫外吸收 化合物类别 官能团结构式 代表化合物 λm(nm) 溶剂 酮 丙酮 15 己烷 RC-R RHO 乙醛 庚烷 酸 RCOOH 乙酸 水 酯 RCOOR 乙酸乙酯 207 69 石油醚 酰氯 RCOCl 乙酰氯 235 己烷 甲亚胺 丙酮肟 190 5000 水 腈 乙腈 <160 重氮 NN 重氮甲烷 347 45 二氧六环 亚硝基 亚硝基丁烷 乙醚 665 硝酸酯 硝酸乙酯 270 二氧六环 硝基 NO 硝基甲烷 271 6 乙醇 亚硝酸酯 -ONO 亚硝基戊酯 218.5 1120 石油醚 346.5 亚砜 环己基甲基亚砜 210 1500 乙醇 砜 二甲基砜 <180
23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 231共轭体系的形成使吸收移向长波方向 共轭烯烃的π→>π跃迁 165nm 217nm 均为强吸收带,c≥1000 称为K带 c=c、C=C-c=C 乙烯和丁二烯的电子能级 共轭体系越长,其最大吸收越移往长波方向, 且出现多条谱带
2.3 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 2.3.1 共轭体系的形成使吸收移向长波方向 共轭烯烃的π →π*跃迁 均为强吸收带, ≥10000, 称为K带。 共轭体系越长,其最大吸收越移往长波方向, 且出现多条谱带